磁共振成像、超声弹性成像、X线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9-22 10:56牛向欣李娇娇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良性肿块恶性

刘 迪, 贺 松, 牛向欣, 李娇娇, 杨 帆, 张 斌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部,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目前在临床中对乳腺癌患者做到早期检查,能显著地提高患者诊断效果,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1]。X线和超声是临床中乳腺常用检查方式,其特点是无创、操作简单、检查成本相对较低,X线在检查癌组织周围浸润情况以及多灶病变、致密型乳腺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2]。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表现为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在钙化、弹性成像硬度支持分级表现较高,也容易导致误诊[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乳腺组织成像方面效果较为显著,尤其是针对隐性病灶,目前在乳腺癌的诊断、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4]。随着超声技术在临床中的不断应用和发展,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特点是将患者肿块硬度通过彩色成像得到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在乳腺癌良、恶性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本文旨在研究MRI、UE、X线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其在乳腺癌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147例,其中良性病变10例,恶性病变137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1.83±9.25)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5~2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1.14±1.50)kg/m2。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15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中关于乳腺癌的诊断标准[6],经过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非哺乳期患者;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肿瘤患者;精神异常患者;肝肾损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放疗、全身化疗、穿刺活检患者。

1.2 方法

1.2.1MRI检查

采用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型号:MAGNETOM Avantol,德国Siemens),在乳腺转移线圈支架上患者选择俯卧位,患者乳房与线圈自然垂直,两乳头保持水平在线圈中心。参数设置:TR(重复时间)为7.0 ms,TE(回波时间)为3.5 ms,翻转角设置为10°,矩阵为416×320,FOV(视野)为300~340 mm,层厚为2.0 mm。增强扫描:在患者手背静脉推注钆特酸葡胺(0.2 mmol/kg),时间为10 s,观察患者病灶强化状况、形态变化以及时间规律等。

1.2.2UE检查

采用超声诊断仪(型号:EUB6500,日立)进行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7.5~13.0 MHz。采用二维超声先对患者双侧的乳腺进行扫描,确定患者病变位置后将模式转换为UE模式,通过专用探头置于肿块上方,与皮肤垂直,对患者进行加压和解压,切换双画幅实时对比模式显现灰阶图像和弹性图像。应变率比值(SR)指患者病变部位与周围正常部位弹性应变指数比值。

1.2.3X线检查

采用全乳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Image MD,意大利Giotto),将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给予暴露后,对患者进行加压和解压,参数设置为25~35 kVp,切换为自动曝光模式,拍摄患者乳腺癌轴、斜位影像。

1.2.4BI-RADS分类评估[7]

0级表示患者超声检查正常,随访时间为1年;Ⅰ级表示患者有良性征象,随访时间为6~12个月;Ⅱ级表示患者伴有良性病变,短期随访时间为3~6个月;Ⅲ级表示患者检查异常,经过穿刺活检有3%~94%的恶性可能;Ⅳ级表示患者≥95%的恶性可能;Ⅴ级表示患者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所有图像评估均由我院2位以上经验丰富的影像主治医生进行评估,MRI评分、X线评分均由BI-RADS分级进行半定量评估[8],1~3级记为1~3分,4~6级记为4~6分。

1.2.5诊断价值

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乳腺癌患者影像学相关指标比较

如表1所示,与良性病变患者相比,恶性病变患者MRI评分、SR、X线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患者与恶性病变患者肿块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乳腺癌患者影像学相关指标比较

2.2 MRI、UE、X线检出乳腺肿块患者BI-RADS分类比较

如表2所示,在恶性病变中,MRI检查对Ⅴ类患者检出率高于UE、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良性病变中,MRI、UE、X线对Ⅲ、Ⅳ、Ⅴ类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MRI、UE、X线检出乳腺肿块患者BI-RADS分类比较(%)

2.3 MRI、UE、X线对乳腺癌检查结果比较

如表3所示,以Ⅳ、Ⅴ类为阳性诊断,MRI、UE乳腺癌检出率均高于X线乳腺癌检出率,漏检率低于X线乳腺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MRI、UE、X线对乳腺癌检查结果比较(%)

2.4 MRI、UE、X线对乳腺癌诊断效能比较

如表4所示,三项联合乳腺癌敏感性、准确性高于三项单一检查,特异性低于三项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MRI、UE、X线对乳腺癌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当患者肿块较大时可以给予触诊,但关于乳腺癌良、恶性很难辨别,尤其是肿块较小的患者在临床中很难发现,目前检查主要依赖血清肿瘤标志物、辅助超声和钼靶检查[9]。乳腺癌患者采用影像学检查既经济又方便操作,在大规模的普查中较实用,传统二维超声检查只能对患者良、恶性进行诊断,但是其特异性低,阴性病例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容易增加临床误诊率[10,11]。

UE影像学通过不同的颜色显示患者病灶弹性,从而对不同的组织界限进行区分,SR为乳腺癌临床鉴别提供依据[12,13]。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恶性病变患者MRI评分、SR、X线评分相对较高,肿块直径比较无差异,提示肿块直径大小不能作为乳腺癌诊断的依据,正常乳腺组织柔软度较高,大部分肿瘤组织较硬,周围正常组织硬变程度也相对较高,从而导致SR较高。

BI-RADS分级通过对患者乳房结构,肿块形状、边缘、回声、边界、钙化、血供,以及患者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等,给予定性分析,在乳腺病变患者具体分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有效地降低对乳腺癌患者的主观判断,提高其客观判断状况,从而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14,15]。本研究显示,在恶性病变中,MRI、UE、X线对Ⅲ、Ⅳ、Ⅴ类检出情况比较有差异,提示MRI、UE、X线在诊断乳腺癌良、恶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恶性乳腺癌患者检出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MRI、UE对乳腺癌的检出率较高,从而提高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准确性。三项联合诊断效能较高。三项优势分别体现在:X线是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断的有效手段,能较好地诊断乳腺癌患者病灶,区分周围正常乳腺组织[16]。乳腺癌患者微血管密度相对较高,MRI能有效地反映乳腺癌患者的毛刺变化,通过采用MRI检查能有效地提高患者诊断效率[17]。UE能根据患者不同的组织弹性系数,反映外力压迫组织变形的严重程度,通过彩色图像反映压迫前后的回声信号变化,其中红色表示患者组织弹性系数小,受压迫后位移距离相对较大;蓝色表示患者组织弹性系数大,受压迫后位移距离相对较小;绿色表示患者组织弹性系数中等,能客观反映乳腺癌患者组织硬度[18,19]。UE不仅能反映患者不同组织的弹性,还能在双画幅实时对比模式下,通过不同组织的弹性对病灶低回声给予定性分析,从而减少人为、形态学分级等因素对灵敏度的影响[20,21]。

综上所述,MRI、UE、X线三项联合在诊断乳腺癌良、恶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乳腺癌诊断效能较高,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良性肿块恶性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