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黎妮,唐 洋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
随着社会网络化、科技化的发展,“互联网+”迅速在教育领域普及开来。2015年,教育部连续发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强调“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要求“职业院校要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正式拉开了教学诊改工作的序幕。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支持高职院校的教学诊改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各层级建立多结构的动态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使得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进一步强化,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1]。
质量保证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评价的复杂性,包括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平衡性、学科专业内在的差异性等。这导致高职院校在院系、专业、课程等各层面都未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各层级的诊断评价功能有所缺失。
质量反馈机制待提升:不少院校目前建有多级信息反馈和教学评价制度,但存在信息反馈慢,处理问题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不高等问题,且有部分数据采集、教学评价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收集、汇总、处理的方式,获取的数据繁琐且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质量监控缺乏有效性: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不够健全,教学基本建设质量监控不到位,容易出现时紧时松、上紧下松的现象,持续改进的动力不足,同时质量保障体系重定性分析、轻定量分析,重过程监控、轻阶段评价,重资源条件、轻效果衡量,重专家意见、轻学生反馈。
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手段有待提高,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孤岛严重,数据分析结果也仅仅是简单的呈现,并未转化为具体的改进措施。加之没有完整的教学信息数据化的采集、分析和管理平台作支撑,缺乏对出现问题的预警功能,容易形成教学质量管理的监控漏洞。
教学诊改是一项全新的探索,在目前运行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中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师生对学校质量理念的认同度还不够,质量意识还有待提升,校园质量文化氛围还须进一步打造;二是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缺乏,或较为零碎,不成体系。随着新高考制度改革由学校导向转为专业导向,高校更应主动适应和调整,建立长效的教学诊改机制,构建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正确树立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专业质量,内涵建设成效取决于专业结构等全员质量意识。
通过教学管理大数据动态采集和分析,以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为依据,确定目标和标准。此目标和标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校运行数据和监控平台为支撑,以考核性诊改为抓手。将其与“教学质量诊断”标准结合后,可作为引导高职内部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工具,让教学管理运行于数字化环境之中,从而提升全校师生的质量意识,实现教师全员参与、融入质量生成的全程,并通过过程化的监督与阶段性诊断,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有效。因此,基于职业岗位群,以课程目标为驱动,笔者所在的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学校、专业、课程多层次多维度构建了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人才培养规格实现矩阵,为执行诊改运行工作提供有效支撑。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修改运行示意图见图1。
图1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诊改运行示意图
针对高职院校教学诊改“五横五纵”要求,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建立完善的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和内控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之间的质量依存关系,搭建网络化、全要素的,且具备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质量保证体系[2],建立多元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促进内部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
1)设立三级内部质量保证工作组织,分工负责,相互支撑。学校层面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部门(院部)层面设立质量保证工作组,专业(课程)与管理服务层面设立质量保证小组。
2)按照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工作方法,细化“五纵”工作环节,定期开展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按质量计划实施周期(专业、教师、学生为1学年,课程为学期),在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通过内部评价、外部调研,开展多元诊断,将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与质量目标和标准进行对比、偏差分析,排查质量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提出改进措施,形成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的自我诊改报告,从而督促各层面及部门开展整改工作。同时,根据质量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对质量标准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质量目标的高效达成。
3)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诊改制度,即持续践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步骤,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保证制度和运行机制。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年召开1~2次工作会议,听取质量办工作汇报,提出意见建议,讨论工作部署;质量办实行月例会制度,通报工作情况,听取专项工作组汇报,讨论具体工作,进行工作布置,编发双月简报,通报工作情况,宣传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教学诊改的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诊改的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3]
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参照,明确教学质量评价目标,引入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训实践、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管理与评价等要素,分类制订学校内部教学运行和质量管理评价标准。通过多元诊断的方式,进行源头数据分析与标准匹配、阶段性自评、过程化管理,以便及时发现教学管理工作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改进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教师、管理者的成长发展。
2.2.1 专业层面
制订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明确程序和调整条件。各专业应积极对接行业和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全面采集与分析包括人才需求状况、就业市场情况、毕业生跟踪调研、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能力测评与学业情况等多维度数据,形成科学的专业质量分析报告,作为专业调整、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修正的有效依据,从而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实施[4]。
聚焦人才培养核心要素,不仅要关注专业人才培养的输入、输出结果,也要关注专业建设过程,从数据平台深入挖掘、细致梳理出专业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培养目标与标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利用、人才培养过程与成效等五个维度三十个诊断点和四十八个关键量化指标。专业质量诊改关键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专业质量诊改关键指标
开展基于数据的状态分析,实施专业考核性诊改。通过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实时采集专业运行状态数据,监测专业建设、课程教学质量状态,撰写专业质量年度报告,及时反馈与改进。建立专业考核和测评数据库,吸收行企、政府、用人单位各类专家,学生与家长代表参与专业考核性诊断,将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作为专业招生与考核的依据[5]。
2.2.2 课程层面
依据课程建设规划,建立课程建设目标。围绕课程标准、教材建设、教学改革、考核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课程建设全面诊断,将建设内容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中,形成环环相扣的课程目标链。
开展课程规划和标准建设评价,促进课程建设水平提升。组织课程团队,吸收企业专家,分析影响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结合课程运行情况,针对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制订备课、授课、辅导答疑、考试等相关运行标准,找到课程质量的控制点,提出改进意见,形成常态化、周期性的课程诊改机制。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决策指挥系统(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目标与标准、课程标准)、质量生成系统(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考核、教学反馈、教学效果)、资源建设系统(教材选用与建设、资源使用与开发)、支持服务系统(条件保障、岗位文化营造)、监督控制系统(诊改制度与运行、诊改报告)等五个部分,组成了十五个诊断点。课程质量诊改控制要点如表3所示。
表3 课程质量诊改控制要点
表3 (续)
基于课程质量诊改要点,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在线监测和实时跟踪改进,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管控,建立课程教学数据分析机制,实行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断。同时结合期末课程教学测评、学生学习结果,进行适时性的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断,并根据诊断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6]。
2.2.3 教师层面
依据学校制定的阶梯式员工发展标准,结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拟订个人年度发展目标和计划;在运行数据平台中建立员工成长档案,记录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及成果,记录管理和服务人员工作成果;以发展目标、计划和标准为依据,开展员工年度自我评价,分析偏差,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形成员工个人年度质量报告。员工发展专项工作组结合员工队伍建设目标、质量标准和年度计划,在统计分析职工个人年度质量报告的基础上,开展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教学团队等员工队伍建设诊断,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形成员工队伍建设年度质量报告。
教师个人发展标准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创新分类评价方式,激励教师职业方向上的发展。根据教师成长规律,按照入职、胜任、成熟和双师等四个发展阶段,分类型设计发展途径,基于教师准入标准、专业带头人选拔标准、骨干教师选拔标准、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标准等,形成系统的标准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借助信息化平台,搭建教师发展诊断系统,建立教师成长电子档案袋,实时采集教师发展状态数据,建立教师自我诊断、改进反馈机制。教师发展标准包含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科研教研、社会实践四个维度,对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业绩、成果进行分类测评。教师发展自我测量诊改关键点如表4所示。
表4 教师发展自我测量诊改关键点
2.2.4 学生层面
学生依据学校制定的学生发展标准,结合个人发展规划,拟订个人年度发展目标和成长计划;统一编制学生自我发展问卷表,实施问卷式诊断,将诊断结果应用于学生学习的自我调适。学生发展工作组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和年度计划,统计分析学生自我发展问卷表,开展社会调查,形成学校学生发展质量年度报告。面向学校内部各组织机构和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发布和反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螺旋提升。
基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核心素养要求,从学业发展、职业发展、个人发展、社会能力四个维度,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规划、职业规划、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等二十个基本要素,制定学生自我诊断的学生发展标准[7]。通过自我发展诊断,让学生能最终实现学生全面进步与发展。
本文基于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质量与发展测量标准,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运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建模技术,拟建立适用于“五纵五横一平台”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诊断与改进的主题数据库、算法模型库、诊改数据库等;通过采集学校现有业务系统的全维度、多样化数据资源,对现有系统中暂无或缺失的相关数据提供填报入口,实现线上人工录入或导入;基于目标管理和考核性诊断的要求,针对五个层面创建和实施目标任务管理,建立考核机制,实施绩效考核;设置五个层面的质量控制点和阈值,对质量控制点进行跟踪、预测和预警,促进即时诊断与改进;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关联分析,对五个层面进行深度画像,多维度展示“五纵五横”的相关特征;针对五个层面的规划目标及数据发展轨迹进行横向和纵向比对,对学校发展、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及教学质量进行分析、评估,以展示目标与发展的差距,并生成诊改报告,以促进周期性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个性化的服务及消息推送,实现多终端(PC、APP)、多机制消息推送,推动各项任务的有效实施和及时预警。
在双高背景下,学校内部质量与监控大数据平台整体框架考虑由数据仓库建设、数据填报模块建设、目标指标管理模块建设、质量监控模块建设、大数据分析模块建设、诊断与改进模块建设、绩效管理模块建设等组成。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支撑是关键。通过创新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可理顺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思路,在落实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搭建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化质量管理后,对专业与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进行多元化、多维度的挖掘和分析,深度开展“自我诊改”,可充分了解现状与目标间的差距,最终形成质量持续提升的内动力,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