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朗,范海洲
(1.安徽建筑大学数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安徽建筑大学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601)
2020年春季学期,因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1-13]。线上教学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课程资源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智慧树、学堂在线等;二是实验类平台,如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综合平台;三是直播平台,如钉钉、雨课堂、腾讯课堂、ZOOM、企业微信、QQ视频等;四是校内平台,如课程中心平台、SPOC平台等[14]。面对教学新技术、新场景,安徽建筑大学教师也积极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然而,线上教学情况如何?后疫情时代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如何开展?为了厘清这些问题,基于安徽建筑大学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展开了统计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策略。
黄文祥等对71所高校的有效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各高校使用的线上教学平台呈多样化特点,主要包括腾讯会议、ZOOM、超星、智慧树、钉钉、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雨课堂、学校平台、云班课、微信等[15],其中,有64所学校选用腾讯会议、60所学校选用超星、57所学校选用钉钉、50所学校选用智慧树(如表1所示)。表2是安徽建筑大学(以下用“本校”表述)教师使用线上教学平台的统计结果,和其他大多数高校类似,超星学习通和腾讯会议是本校教师常用的平台。超星学习通是本校官方建议采用的教学工具,相关的教学数据和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是相通的,因而使用超星学习通开展线上教学的人数最多,QQ群分屏直播教学在本校也深受教师们的欢迎。
表1 各高校使用线上教学平台情况
表2 安徽建筑大学教师使用线上教学平台情况
本校各个学院使用超星学习通、QQ群和腾讯会议平台的教师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也不一样,面对新的教学场景,部分学院的教师使用新技术开展教学时存在聚类行为,即他们大多选择同类教学平台。同一学院教师经常在一起交流讨论,这样的选择行为有助于他们解决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针对超星学习通平台,机电学院、经管学院以及公共管理学院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17.26%、15.31%和14.66%;针对QQ群平台,土木学院和数理学院所占比重较高,分别为28.41%和27.27%;针对腾讯会议平台,建筑规划学院所占比重最高,达到了36.5%。
在QQ群、腾讯会议和腾讯课堂等直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共享屏幕功能将PPT课件、语音等信息实时同步给学生,学生在手机或电脑端通过教师共享屏幕学习,有问有答,确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在线教学的“课堂”体验感。然而,直播授课也有自身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把控学生上课的状态,讲课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和记笔记的时间很难掌握。因技术上的限制,教师难以将有些教学设计完整呈现。教师讲课时要不断去看学生的回复,无法获得学生的实时反馈,因此在课堂上难以实现有效互动。没有学校学习的大环境,学生在家学习全靠自觉,自律性较差的学生积极性不高,容易开小差,学习效果无法得到保证。部分同学所在地区网络质量不好,这影响了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超星学习通平台要求教师首先建立课程,课前上传课程PPT、录屏或现有教学平台的视频资源。每次上课前学生独立完成该课程教学日历中当日的视频学习。上课期间,学生需完成签到,参与授课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完成课堂练习,课后完成教师发布的作业。实际使用时,师生们普遍反映上课期间信息网络拥堵严重,平台无法登陆,学生无法按时签到。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时,公式无法输入,图片无法绘制以及线上编辑,只能拍图片上传。少数同学由于家庭条件限制,无法按时参与上课期间的线上互动。低年级同学普遍反映白天上课,晚上要完成课程作业,上课前没有多余的时间完成教师所要求的视频学习。部分学生感觉缺乏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氛围,不适应这样的线上上课模式,没有按照教师要求主动参与网上课程学习。总之,超星学习通平台基于录播加辅导答疑模式开展课程学习,学生提问积极性不高,除签到和少量讨论外,基本无互动,难以督促学生认真在线学习。
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阵地之一。虽然各类线上教学平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开展线上教学,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各类平台优势,推动各类线上教学平台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文从提高高校线上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构建智慧课堂等角度出发,提出以下相应策略。
(1)搭建线上教学综合平台。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教师虽然采用“1个主要直播平台+N个辅助平台”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平台的经常切换会给教学行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目前急需搭建一个集直播、录播、线上考试以及监考、多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多个功能为一体的,且同时满足政府特别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需求的线上综合教学平台。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O2O(Online to Offline)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会成为未来教学的基本模式,线上教学综合平台的搭建必将有助于这种教学模式在高校中推广和普及。
(2)创新教师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在线教学质量,必须建设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因缺乏线上的教学设计经验和课堂组织经验,在进行线上教学时仍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教师提供在线教学能力培训资源,让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在线教学能力。加强线上教学设计方面的专题培训,让一线教师能够通过多源信息综合判断学生的学情,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教法。
(3)践行现代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广大一线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落实师生角色互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等现代教学理念。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远程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需要提前设计多种性质的师生互动,组织学生在互动中进行不同形式的学习,在互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时,课前做教学的策划者和设计者,课中做教学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课后做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学习效果的研判者。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控制的能力。
(4)制定线上教学质量的评估文件,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保障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同质等效。在疫情期间,教学管理部门虽然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文件,但是有些管理文件还需要完善。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主要区别是,所有的线上教学都是可追踪的、有数字轨迹的。学校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实时数据,动态监测本校在线教学实施状况,予以及时指导。
(5)建设未来教室,实现常态化智慧教学。未来教室不是一个平淡无奇的网络多媒体教室,而是依靠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有利于师生从事教与学,可以无缝地接入相关资源,以自然的人机交互为特征的增强型教室。只有建设越来越多的未来教室,学校才可以实现常态化智慧教学,最终形成一个和谐自然的智慧课堂生态系统。
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所说,我们再也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状态,因为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16]。正所谓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因此,在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也理应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阵地,高校也必须有所作为。当然,线上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广大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信在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高校教学定会迎来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