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红色嫩芽 文艺先驱

2021-09-22 01:19
传记文学 2021年9期

邵 蕾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2021年元月,内蒙古阿拉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雪后初霁,与旭日并起的,还有马头琴抑扬顿挫的乐音。蒙古舞袍高高扬起,嘹亮歌声随风飘荡,一首最初由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队员们表演的歌舞《牧民歌唱共产党》点燃了草原民族春节的热烈氛围。从1957年伊始,整整60 多年以来,有这样一支队伍,始终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广袤无垠的疆土之上,以天为幕布,历久弥新、繁荣壮大;也有这样一群人,坚持为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奉献,以地为舞台,朝夕往复、从未间断。他们是乌兰牧骑,也是草原上永远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红色的嫩芽:建国初期的文艺先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内蒙古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运输不便、通讯设施落后而发展缓慢,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低下,艺术创作也近乎处于停滞,精神生活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时任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前往北京中南海西花厅面见了周恩来总理。乌兰夫自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就坚守在家乡内蒙古从事革命工作。生于此、长于此的生命历程让他对家乡充满了深厚的情谊,同时也对内蒙古的文艺发展以及农牧民贫瘠落后的精神文化生活充满了焦虑和担忧。

乌兰夫向周总理详细汇报了自己在当地下乡检查工作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尤其是内蒙古地区当时文艺方面的壁垒与瓶颈。不利的地理与经济条件让当地居民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境况,仅存的文娱活动也落后脱节,显得枯燥单调,无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看不到电影,看不到演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图书”是内蒙古自治区原文化局秘书朱嘉庚对当时现实情况的描述。

听完乌兰夫的汇报,周总理提议说是否可以研究出一种能够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办法,建立起相应的队伍来解决这个现实困境。周总理的建议让乌兰夫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马不停蹄地立刻返回到内蒙古的农牧区进行调研。经过广泛的走访调查,乌兰夫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详实数据。随后他多次召开会议,组织了多位文艺工作者进行研讨,向与会嘉宾认真介绍了自己的调查结果以及想法规划,并听取了大量党员群众的建议。在综合考虑了地理条件、交通设施、群众参与度等多方面现实因素之后,讨论小组否决了建立那达慕大会形式的文艺汇演、利用文化馆举办演出等提议,因为这些手段皆不适用于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地区,且无法实现长期有效的文艺图景。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党组书记的布赫接任了这个工作。布赫是乌兰夫的长子,受到父亲的教导和影响,他很早就跟随父亲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并且长期从事当地的革命文艺工作。常年身处前线慰问演出的工作经验让布赫深知深入群众、扎根基层对于建设当地文艺工作的重要意义,只有真正走到群众生活中去,才能明白他们的需求,从而创作出符合时代潮流、让百姓感同身受的作品,找到切实适应内蒙古农牧区的文艺路线。由此,布赫开始率领工作组深入到锡林格勒盟、昭乌达盟、乌兰察布盟等农牧区。为了调研到最全面准确的数据,布赫和他带领的党员小组成员整日风餐露宿,变换多种交通工具,奔走在内蒙古边远偏僻的地段。终于,广泛的调研加上农牧民和基层干部的意见,让布赫找到了适合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地区文艺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在乌兰夫和布赫的指示、引导之下,第一支乌兰牧骑于1957年6月17日在当时文艺生活较为发达的地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正式宣告成立。“乌兰牧骑”这个名字,启发自布赫钟情的一本书《列宁的故事》,书中农民将列宁在农村讲解革命道理时的地点命名为“红角”,布赫将这个名字翻译成蒙古语,并最终选定“乌兰牧骑”。“乌兰”意为红色,“牧骑”意为树上的嫩芽。“红色的嫩芽”即“乌兰牧骑”,又被称为“红色文化工作队”,表明了大家立足于我国的红色文艺,建立一支新兴的、多功能的、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文化工作队的坚定决心和抱负。

经过讨论决议,布赫和工作小组将工作试点定在了内蒙古自治区以牧业为主、人烟稀少但具有较好文艺背景的苏尼特右旗,并迅速组建了第一支文艺宣传队,邀请苏尼特右旗文化馆馆长乌力吉陶克套担任第一支文艺宣传队的队长。乌力吉陶克套深知党和国家的委托之重,迅速投入到工作之中。面对刚组建的乌兰牧骑人才缺乏、没有乐器的艰苦状况,乌力吉陶克套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最为珍视的一把小提琴。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队员们和基层干部、党员群众都纷纷将自己拥有的乐器无偿送到了文化馆。

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这样一支装备轻便、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服务的综合性文化工作专业队伍终于组成并落实下来。起初的这支乌兰牧骑队伍规模很小,仅由9 名成员、2 辆勒勒车(也称辘轳车)与4 件乐器组成,但其中唱歌、跳舞、乐器、演戏、好来宝等艺术人才兼备,符合当时对乌兰牧骑队伍的全部构想。之后,他们秉持着“把舞蹈跳到每一个牧场,把歌声唱进每一座蒙古包”的目标,几乎走遍了当地每一片土地,访遍了每一位牧民的家。

玛奈乌兰牧骑:牧民群众的骨肉至亲

1957年6月的一天,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文化馆的排练厅迎来了乌兰牧骑的首次展演,演出大获成功,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此后,这个首支成立的乌兰牧骑文艺宣传队立即开始准备下乡演出,如同布赫所说“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从赛罕乌力吉苏木到全区的各个村庄,乌兰牧骑的队伍逐渐壮大,脚步也从未停下。一望无际的草原,到处都是他们的舞台。

金花是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牧骑的第一代队员,从十几岁加入乌兰牧骑开始,已经过去了几十余年。回忆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乌兰牧骑的生涯,她总是流露出万千的感慨和欣慰的喜悦。她说:“在乌兰牧骑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美好、最值得回忆的时光,我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那片我深爱的毛乌素沙地。”在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和落后的交通状况下,仅有的一辆马车用来载物,步行成为了乌兰牧骑队员们唯一的移动方式。春来秋去、寒来暑往,从来不曾终止或懈怠。辽阔的草原里、荒芜的沙漠中、险峻的戈壁上,他们推着满载表演道具和服饰的破旧马车,一步步走得困难却坚定。

乌兰牧骑队员在演出

内蒙古水源匮乏,炎夏酷暑时分饥渴难耐,却仅能在遥远的行途中寻得一方牛蹄之涔,用沙丘下一小湾压着小蝌蚪的积水解渴。到了严冬时节,天气条件更为恶劣和不稳定。金花在回忆一次演出经历时说:“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60年12月5日,天降大雪,我们队抄小路去乌审召镇演出,70 多里路从早上7 点多走到晚上12 点多才到。”严峻的气候条件让队伍中的很多队员都冻伤了手脚,身体状况也低迷虚弱,但见到蒙古包旁一个个翘首期盼的身影、一张张满怀期待的面容,听到他们持续不断的欢呼和掌声,队员们便立刻忘却身体的不适,抛下长途跋涉的辛劳,奏起乐、唱起歌、跳起舞来,为牧民们献上一场场精心编排的演出。

优秀的文艺可以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塑造一个民族的品格,要使文艺从群众中来,也走到更多的群众中去,让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方针政策和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通过文艺作品深入人心,这样的信念深植于乌兰牧骑每位成员的内心,也是支撑他们上雪山、下草地、过戈壁、涉滩涂的力量所在。在建国初期那个物质和精神都不甚富足的年代,乌兰牧骑的队员不仅担任起牧区文艺标兵的角色,而且还竭尽所能地帮助当地民众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宣讲党的政策法规,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关怀孤独索居的老人。春夏,队员们与农牧民们一起骑马,去田间地头劳作,帮助劳动能力较弱的老人完成耕种和接羔保育、剪羊毛的工作;秋冬,他们便与牧民一起骑骆驼去打草,与他们同吃同住、抗灾保畜,共同度过艰难的岁寒时节。

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伊兰曾经回忆说:“牧民当时对我们非常欢迎,叫我们‘玛奈乌兰牧骑’,也就是‘我们的乌兰牧骑’的意思。”一位年过六旬的巴润宝拉格嘎查牧民呼格吉勒图也这样讲述自己与乌兰牧骑队员们的深厚情谊:“那时候我们家可穷了,啥也没有,种菜的地方有一个西瓜,我们直接把那个西瓜打开跟乌兰牧骑队员们一起吃了,那个时候西瓜特别不好买。”这群在蔚蓝天空下、广袤草原上纵情歌舞的“红色嫩芽们”,已然融入了其足迹所至的每一个县市、村庄和聚居区里,成为了牧民们心目中能歌善舞的草原精灵,成为了他们共同的骨肉至亲。

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有一口井虽然已经荒废多年、不再使用,但至今仍被完好无损地存续、保留下来。这口井被称为“乌兰牧骑井”,其中记载着乌兰牧骑队员们和当地农牧民之间一段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动人情谊。20世纪60年代,缺乏洁净稳定的生活用水来源,是困扰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们已久的一个难题。由于当地的地质干旱、水源稀少且水质不稳定,很多牧民常常要赶着勒勒车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去取水,一来一去就需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沙漠上的气候阴晴不定,取水的途中还常会遇到马车陷入沙地前行受阻、或马匹受惊打翻水桶的情况。

在锡林郭勒草原的一次下乡演出中,乌兰牧骑队员巴图朝鲁了解到这个情况,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决定要组织队员们帮助当地牧民打出一口井。于是,巴图朝鲁将表演的地点定在了打井位置的附近,白天为牧民们表演丰富的文艺节目,晚上便借着月光的清辉投入紧张的打井工作。据巴图朝鲁回忆说,当时没有机械设备,“只能一锹一镐地挖,大家依靠捆在腰间的绳子一个个进去”。夜间井中渗出的地下水冰冷刺骨,巴图朝鲁却毅然决然地光脚跳进了井里,不顾身体上的寒冷与疲累,通宵达旦地为牧民们挖井。终于,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井里终于流出了汩汩清水。当巴图朝鲁舀起第一碗甘冽的净水捧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面前时,老人苍老的眼眶中流出了两行滚烫的热泪。为了纪念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显著功绩,当地人将那口井命名为“乌兰牧骑井”,凡是乌兰牧骑所到之处,大家都称誉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先锋队,是福国利民的红色工作队。

文艺轻骑兵:拥护党的精神旗帜

文化是一个民族前进发展的活水源头和不竭动力,所谓“文以化人”,大抵此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充分肯定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从建国初期的方兴未艾到如今的百花齐放,中国的文艺与经济、科技、城市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时代的脉搏,也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正面的指导、推进、调整作用。乌兰牧骑所创作的音乐、舞蹈作品之所以深入人心,获得了当地牧民的一致认可和喜爱,其缘由就在于它将创作的触角扎根于无边无际、包罗万象的茫茫草原上,取材于多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忧其之忧、乐其之乐,不断挖掘本土文化基因中的精华,并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以达到宣讲教育、教化人心的社会功用。

乌兰牧骑表演的节目形式以歌舞为主,还有说唱表演、器乐演奏、歌剧话剧、笑格亚热(蒙古语相声)等多种艺术形式。此外,乌兰牧骑以“红色”为其创作的思想来源和鲜明底色,坚持用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来宣传民族民间优秀丰厚的文化要素、边疆地区的先进事迹,以及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扶持办法等,共享精神力量,传达时代佳音。例如小剧《两朵红花》《为了孩子》、马头琴独奏《唱支山歌给党听》《万马奔腾》、器乐合奏《阿苏如》《八音》、好来宝《党的关怀》《宏伟的计划》、舞蹈《挤奶姑娘》《草原女民兵》等,都是深得观众喜爱、脍炙人口的乌兰牧骑作品。

2017年,在乌兰牧骑建立60周年之际,乌兰牧骑中的一批年轻队员萌发了给习近平总书记写封信的想法,并得到了队员们的一致赞成和鼓励。于是,年轻一代中的骨干队员黄小云等16 名成员迅速组织并一起动笔给他们心中最敬爱的习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将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乌兰牧骑事业的热爱、对祖国与人民的深情在信件中娓娓道来。这封信很快得到了回复!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亲切回信。在拿到习总书记回信的第一时间,锡林郭勒盟委书记罗虎在就匆匆赶来苏尼特右旗,为队员们传达。读着读着,许多队员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在信件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乌兰牧骑对坚固全国文艺战线的杰出贡献,并指示队员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此后的几年,总书记都十分关注乌兰牧骑的情况。2019年7月15日,习总书记在内蒙古赤峰考察时,在临潢家园社区再次肯定了乌兰牧骑的进步和成果,他指出:“乌兰牧骑很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续大力提倡、支持、扶持和推广。”乌兰牧骑的发展、壮大和创新都伴随着习总书记的指示、关怀和帮助,总书记的激励和指导让队员们在如沐春风的同时也获得了前行的不竭动力。

六十余载间风云变迁,乌兰牧骑的参与人数越来越多,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如今,在内蒙古自治区100 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活跃着80 多支乌兰牧骑队伍,队员人数更是达到了3000 多位,其中具有较高文艺水平和创作素养的新生代成员数量也在稳步递增。随着时代背景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乌兰牧骑的职能、任务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不变的是他们忠诚于党、服务于人民的职责与初心。多年来,各地的乌兰牧骑在创新文艺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当地优秀的文化资源与民族精神、增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生力量;用乌兰牧骑精神服务基层群众、维护各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社会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方面均取得了瞩目的功绩。

舞蹈《一封回信》表现了乌兰牧骑队员们收到习总书记回信后的欣喜和激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开局之年。2020年11月末,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白玉刚在全区乌兰牧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修班上再一次明确指出:“要努力把乌兰牧骑建成为党的声音和主张的宣传队、服务基层群众的文艺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队、弘扬新时代精神的奋斗队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示范队,在新时代保持好‘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本色。”

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下,全区乌兰牧骑队员意气风发,相继创作了音乐快板《脱贫攻坚话真情》、小品《借驴》《曙光》、舞蹈《萨拉沁》等多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创新产业方面,积极推进“乌兰牧骑+”模式,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流动站与合作社相结合,送产业进牧户,大力推进对自治区牧民技能培训、脱贫增收的指导。在乌兰牧骑和当地金融集团的共同助力下,已帮助农牧民切实提高了畜牧和种植技术,并成功签下了一笔一万只羊的订单。此外,乌兰牧骑成员们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微信、微博等媒介对草原民族进行了多维度的文字介绍和直播宣传,促进文化与旅游在当地有机融合,也协助打通了政府与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新风吹遍中国北方那片富庶辽阔的草原。

宋正玉和两名队员在苦练顶碗舞

乌兰牧骑精神:持续书写的草原颂歌

刘玉琴曾经有过长达15年的乌兰牧骑队员、创作员与副指导员的经历,这段经历让她记忆深刻,时隔多年仍忍不住频频回首、一再追念。她想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和保留与乌兰牧骑队员们在一起的弥足珍贵的青春记忆。于是,在“乌兰牧骑诞生60周年”之际,她向内蒙古乌兰牧骑学会借来了《乌兰牧骑大事记》《乌兰牧骑赞》等地方史料书籍,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那红红的萨日朗》这本书的创作。在《那红红的萨日朗》中,我们仿佛也隔着历史的风尘,回到了当年的内蒙古草原,望见了奔走其中的乌兰牧骑队员们。他们的身影活跃于草原深处、“八百里瀚海”(塔敏查干沙漠)、贫困山区、田间地头,“从贫下中牧的蒙古包,到人民解放军的边防哨所,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到处都传遍了他们的歌声”。他们把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方针政策,通过歌舞表演、图画展览、演出宣讲,用当地牧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刻地影响了这片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人。

书中所记叙的一些有关乌兰牧骑队员们的事迹,读来依旧令人动容。舞蹈演员宋正玉在编创《顶碗舞》期间,带领队员反复演练编排。为了创作出将传统文化顶碗的舞蹈形式和新编排的歌曲、奏乐相得益彰的优秀作品,她顾不上休息,一遍遍反复地构思、试跳,长时间不间断的练习致使她的头皮都被严重磨破出血。队员们担心她的身体状况,她却毫不在意,甚至打趣说自己头顶上有一个“碗托”。就这样,由宋正玉编舞、祁·达林太编曲的《奶酒献给毛主席》诞生了。这首曲调选自民歌旋律、并经改革创新的作品成为了乌兰牧骑创作出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顶碗舞作品。

斯仁塔日娃是一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引导当地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乐于助人、崇德向善,帮助当地村庄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事迹也让他成为了“内蒙古好人榜”中的一员。听闻这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想看表演,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立即组织去老人家,向老人传递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听完老人的脱贫故事后,队员们内心生发出由衷的敬意,拉起马头琴、跳起民族舞,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演出。演出结束后,斯仁塔日娃的心情良久不能平静,握着队员们的手激动地说:“跟着共产党走不会错,跟着太阳走不怕冷。”乌兰牧骑的到来让他深深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与关怀,乌兰牧骑走遍万水千山,也将美好生活的前景与信念带入了千家万户。

乌兰牧骑的故事还在不断被续写,也吸引了全国各地更多目光的投射。2020年9月,中国文化报内蒙古记者站站长阿勒得尔图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纪事》出版。2021年3月,由演员严屹宽、彭小苒主演的献礼剧《理想照耀中国》之《我的乌兰牧骑》也正式开拍。乌兰牧骑作为全国文艺界的标杆翘楚与杰出榜样,他们的创作心得和基层经验正在得到全国文艺工作者的学习、借鉴和宣扬,希望以此帮助乌兰牧骑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让初心与使命、光荣与信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旋律。

无数在风里蹁跹着的裙裾,无数在记忆中飞扬着的笑颜,无数在内蒙古牧区积淀创作出的草原之歌,无数在中华沃土上存续发展着的文艺之精魄……草原上,乌兰牧骑文艺宣传队不断记录下蒙古族豪放英武的民族特色,持续书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战线的雄伟篇章,深切铭刻了党扎根人民、服务基层的初心所在。乌兰牧骑成立60 余年,一个个名字被记住、一场场演出得以延续,一代代乌兰牧骑队伍有了新的传承。但无论时代怎么改变,人民群众始终是乌兰牧骑精神的价值主旨。

今天,我们记录下这个起始于草原的故事,这群永远在人民群众中间的文艺先驱,以及他们共同的名字——乌兰牧骑,草原上永远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此刻,我们怀着对脚下这片热土清澈的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誊写下他们的名字,无比恭敬,满怀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