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杰 王江滨 杨丽英
【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采用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检查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10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均实施头颈部动脉CTA检查(观察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照组),分析两组检出率、血管狭窄性病变检出率、诊断效能。结果:主要诊断类型: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狭窄、其他、正常等,其中观察组为94.00%、对照组为97.00%,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检出轻度35.00%、中度34.00%、重度22.00%、闭塞3.00%;对照组检出轻度35.00%、中度35.00%、重度23.00%、闭塞4.00,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诊断效能: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头颈部动脉CTA检查敏感性96.91%、准确性97.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效果确切,值得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头颈部血管疾病;血管狭窄;诊断效能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163-02
头颈部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病发生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若疾病未及时控制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亦可威胁其生命安全,鉴于此需及早对该项疾病进行诊断,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继而改善其预后效果[1-2]。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因其具有创伤性且检查费用较高,故无法于临床广泛推广,近年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3]检查因可清晰显示头颈部血管异常病变情况,且具有无创、图像分辨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为深入了解其诊断价值,本文遴选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疑似頭颈部血管疾病患者100例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100例研究,其中男/女=53/47,年龄40~80(59.25±16.25)岁,原发性疾有6例大面积脑梗死、30例腔隙性脑梗死、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合并症有56例高血压、28例冠心病、42例糖尿病、30例颈椎病,本研究患者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1)年龄>20岁者,患者均经过明确诊断,具有相关的临床表现;(2)自愿接受本次研究者;(3)无重大认知、精神类疾病者;(4)心理状态正常者[4]。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丢失者,患有严重恶性疾病或者其他影响本文研究的疾病者;(2)未患头颈部血管疾病者,或者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免疫系统疾病者;(3)重大认知、精神类疾病者,或意识障碍性疾病,无法有效配合研究者;(4)心理疾病者;(5)已确诊存在血管性疾病者;(6)血液系统疾病者;(7)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8)不依从、不配合及拒绝参加研究者。
1.2 方法
纳入研究100例受检者均实施头颈部动脉CTA检查,选择CT血管造影机(东芝Aquilion TSX-301A),设置管电流(135 mA)、管电压(120 kv)、扫描速度(0.5 s/圈)、螺距(0.956)、层厚(1 mm)等参数,指导受检者选择仰卧位,对心脏上部至双眼水平线之间进行扫描,而后以3.0 mL/s速度自肘前静脉注射80 mL(浓度350 mg/mL)碘造影剂,注射完成后对头颈部血管进行扫描,而后将其上传至工作站获得图像,由2名经验丰富影像学医师阅片、诊断。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狭窄、其他、正常等检出率。
(2)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准确率、敏感性。
(3)分析两组轻度狭窄(管腔阻塞<30%)、中度狭窄(管腔阻塞30%~69%)、重度狭窄(管腔阻塞≥70%)、血管闭塞检出率[5]。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与独
立样本t检验进行对比与分析,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出率比较
主要诊断类型: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狭窄、其他、正常等,其中观察组为94.00%、对照组为97.00%,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统计两组血管狭窄性病变检出率
观察组检出轻度35.00%、中度34.00%、重度22.00%、闭塞3.00%;对照组检出轻度35.00%、中度35.00%、重度23.00%、闭塞4.00,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 表2。
2.3 两组患者准确率、敏感性指标比较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头颈部动脉CTA检查敏感性96.91%、准确性97.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头颈部血管疾病为常见脑部血管疾病,因此类疾病致残率、致死率较高,故需及早进行诊断及治疗,旨在延缓病情进展,继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率[6],头颈部动脉CTA检查作为诊断头颈部疾病的新型方案具有无创优势,在检查过程中通过快速采集患者头颈部血管数据,而后将其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图像、数据处理,从而形成血管影像资料[7];其次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在检查过程中可降低检查所需时间,在不增加动脉损伤程度的同时,提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检出率(94.00%)与对照组100.00%相比无差异,可见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可获得与金标准接近准确率,分析:头颈部动脉CTA检查过程中可准确反映血管壁是否出现钙化情况,亦可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血管形态学改变,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其次该检查方案与其他方案相比费用低、所需时间少,不仅可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亦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查工作,以便头颈部血管疾病及时得到诊断与治疗,弥补其他检查方案不足之处,但其依旧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检查过程中若患者血管斑块出现钙化情况,会导致造影剂与已钙化斑块之间密度差较低,在对动脉狭窄观察过程中会受容积影响,导致无法充分显示内膜片[9],因此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诊断过程中极易出现误诊情况,鉴于此医师在头颈部动脉CTA检查操作过程中需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且自身需具备极高的专业能力,在疾病诊断中可根据提供的影像学图案准确诊断,降低误诊发生率,使临床真正实现早期诊断、治疗,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改善其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10]。
综上所述,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丰富参考,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治兵,袁圆,张锐,等.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0):132-133.
[2] Martins AB,Ferreira D,Sant’Ana M,et al.Prognostic importance of the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in head and neck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Oral Oncology,2019(93):52-58.
[3] Su MS,Kyung KH,Crotty EJ,et al.CT Angiography Findings of 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With 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J].AJR.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2020,214(6):1369-1376.
[5] 林立勋,李云启,石国钰,等.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1):241-242.
[6] 刘长河,许青宗,华娜.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伴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3):4-7.
[7] Ierardi AM,Colletti G,Biondetti P,et al. Percutaneous sclerotherapy with gelified ethanol of low-flow vascular malformations of the head and neck region:preliminary results.[J].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Ankara,Turkey),2019,25(6):459-464.
[8] 牛宏图,孙晓丽,徐健华,等.头颈部CTA对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DUS和DSA对比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740-1742.
[9] 顾志蓉.探讨在头颈部血管CT造影(CTA)检查时利用生理盐水注射流率的变化提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J].科學养生,2019,22(9):233.
[10] 洪文丽,黄曦毅,叶浩翊,等.头颈联合CTA血管成像对于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