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光英 邹晓红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从我院收治的足月产妇中选取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建立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产妇分娩方式均为常规自然分娩,研究组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不同产程VAS评分和各产程时间,娩出后Apgar评分,以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三产程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第三产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發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2=4.9495,P=0.026<0.05);结论:无痛分娩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既可减轻疼痛程度、分娩时间,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新生儿呼吸质量和分娩安全性。
【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罗哌卡因;分娩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1-0037-02
近年来,产妇分娩中愈加重视产妇感受,旨在通过减轻产妇不适提升分娩顺利性,进一步保证母婴安全。多数产妇分娩过程中会伴有多种情绪,包括紧张和恐惧等,而对产妇影响最为严重因素为疼痛,不仅会对产妇交感神经产生刺激,引发应激反应,而且能抑制催乳素分泌,影响产后喂养,甚至增加分娩风险[1-2]。为此,临床中开始推广使用无痛分娩,分娩中通过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等方式,减轻产妇产生的痛感,降低对母婴影响。现阶段,临床中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该方式,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其安全性以及对母婴影响,已经得到众多相关研究人员积极认可[3-4]。本次研究将我院选取的110例足月产妇作为分娩观察和回顾性分析目标,探讨将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中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足月产妇选取110例作为分娩状况观察对象,根据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分别设置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55例,对照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7.1±2.3)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21±1.03)周;研究组:年龄20~33岁,年龄均值(26.9±2.2)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20±1.05)周;对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统计分析(P>0.05)。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定为足月产妇,孕周为37~42周;②单胎妊娠;③无头盆不称和畸形;④产妇生命体征稳定;⑤对镇静、镇痛药物过敏体质产妇;⑥本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⑦产妇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产妇临床资料缺失;②患有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功能障碍③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
1.2方法 全部产妇入院后均进行超声检查、胎儿电子监护等,并通过“头盆评分”排除存在头盆不称等状况产妇,确定具体分娩方式,确定时间为产妇第一产程宫口开约2~3 cm时。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自然分娩方式,不使用任何麻醉药物进行处理,密切观察产妇状况,适当给予相应指导和护理。研究组实施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具体措施:采用硬膜外穿刺针(驼人公司)进行穿刺,将L2-L3间隙处作为穿刺点,穿刺结束后,由头端开始置入硬膜外导管,深度控制在3 cm,并留置导管。产妇宫缩期间,确4ug/mL芬太尼(生产厂家: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97)+01%罗哌卡因(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716)3 mL混合溶液注入,静待5 min后,观察并判断产妇有无脊麻征象,再取10 mL混合液注入,再次静待5 min,对麻醉平面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要求麻醉平面后,连接自控泵,间隔1h给药1次,每次用药量为4~5 mL。对于镇痛效果不佳产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量。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停止给药,并密切观察产妇血压、疼痛程度、脉搏、宫缩、体温、胎心以及产程进展等方面状况。若出现胎儿宫内感染和宫内窘迫等情况,及时改用剖宫产。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三产程疼痛程度评分和分娩时间,其中,疼痛程度评分采用国际公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由患者根据主观感觉来确定分数,0分代表无任何疼痛感,1~3分代表疼痛轻微,4~6分表示疼痛明显,7~10分,表示疼痛剧烈且难以忍受[5-6]。②观察两组新生后出生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取出生后1 min、5 min及10 min评分,根据新生儿心率、皮色、肌张力和运动、呼吸和反射5项体征评分,总分10分,7分为呼吸正常,不足7分为窒息[7]。③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三项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率越低分娩方式安全性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20.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例)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c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不同产程VAS评分和各产程时间比较 研究组三产程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两组娩出后1 min、5 min时Apgar评分比较 两组1 min、5 min和10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16.3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分娩是产妇较为复杂生理过程,整个分娩阶段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较多风险,会对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因此,为提高分娩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应采用相应方式进行干预降低相关因素对分娩效果影响。以往产妇顺产分娩中主要以自然分娩方式为主,产妇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疼痛,引发应激发硬,进而影响其生命提升稳定性,导致母体内环境紊乱,增加产妇心理压力,甚至可能会延长分娩时间,影响规律宫缩,增加耗氧,加快体力衰竭,加剧胎儿窒息风险和产后出血等风险[8]。近年来,随着对无痛化和安全化分娩方式需求日渐加大,无痛分娩方式备受重视,开始实施无痛分娩,尤其是高龄产妇分娩中,通过减少产妇疼痛程度方式,稳定母体生命体征和内环境,并通过减少疼痛程度方式提升分娩顺利性,减少剖宫产率,以此保证母婴健康,加快产妇产后恢复[9]。而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作为常用麻醉给药方式,以此实施无痛分娩,可阻断痛觉神经,且不影响运动神经,确保镇痛效果同时可有效控制腹肌和肛提肌收縮,不会增加分娩阻力,利于加快阴道分娩、改善胎儿宫内窘迫与窒息,降低剖宫产率,提升分娩质量,分娩方式安全性高,分娩后恢复速度快,临床使用效果理想[10-11]。
本次对产妇无痛分娩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三产程疼痛程度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min、5 min和10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对照组为16.36%,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优(P<0.05);说明相比于自然分娩方式,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无痛分娩,既可减轻产妇疼痛程度,缩短分娩时间,又可降产后并发症,利于保证母婴安全性。张桂铭[12]在无痛分娩研究中,以10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无痛分娩下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3.77%,自然分娩发生率为16.98%,组间差异明显(c2=4.970,P=0.026<0.05),本次研究结果与张桂铭对母婴并发症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产妇分娩中采用不同分娩方式,会对母婴结局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传统自然分娩方式下产妇疼痛严重,且产生存在多种不良母婴结局。与之相比,无痛分娩中,通过连续硬膜外麻醉,不仅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升分娩顺利性,缩短分娩时间,而且可减少分娩风险,进一步保证新生儿呼吸质量和产妇安全性。因此,应加强对无痛分娩中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研究与应用,发挥其在保证母婴安全和改善分娩结局方面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炳辉, 蔡晓东.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程和母婴状况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9): 134-136.
[2] 叶宁, 朱珠. 持续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四要素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34(3): 203-208.
[3] 韩飞鹏. 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高危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31): 74-75.
[4] 蒋维, 应静君, 李华. 连续硬膜外麻醉、心理干预联合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分析[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 37(9): 441-442.
[5] 王志敏. 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产妇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状况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19, 32(12): 117-118.
[6] 徐春晓, 康程, 熊添. 缩宫素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无痛分娩产妇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 12(8): 975-977.
[7] 徐涛. 无痛分娩中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26): 68, 70.
[8] 张萌, 张迎辉, 王巍, 等. 硬膜外麻醉与分娩镇痛仪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比较[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4): 319-320.
[9] 李云祥, 邢海林, 项东, 等. 连续硬膜外麻醉辅助导乐仪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 陕西医学杂志, 2019, 48(3): 82-84.
[10] 王慧英, 杨秀琴, 付玉芳, 等. 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麻醉与分娩镇痛仪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对比[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25(27): 21-24.
[11] 王瑞雪, 祝美洲, 陈静. 罗哌卡因硬膜外连续麻醉对自然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7, 34(2): 204-204.
[12] 张桂铭. 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高龄初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23(29): 4280-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