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利 龚致平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龚致平老师四物消风散加减方治疗慢性湿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就诊治疗的76例慢性湿疹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其中38例患者以传统西药方案进行治疗,划分为传统西药组,另外38例患者以四物消风散加减方治疗,划分为中药研究组,分析两组药物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药研究组IL-4水平低于传统西药组,INF-y水平高于传统西药组,EASI评分低于传统西药组,复发率低于传统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症状发生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消风散加减方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慢性湿疹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水平,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且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四物消风散;加减方治疗;慢性湿疹;有效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017-02
慢性湿疹属于皮肤炎性疾病,于皮肤科临床常见。慢性湿疹的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诱病因素均具有紧密关联,主要包括有感染、遗传、过敏等[1]。慢性湿疹患者病情所处阶段为浸润期,患者会出现皮肤粗糙、色素改变以及皮肤瘙痒等多种临床症状[2]。此外慢性湿疹还具有肥厚、对称性等多种疾病特点,在疾病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情况,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干扰[3]。临床中对于慢性湿疹患者主要通过药物方案进行干预,而传统西药在慢性湿疹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欠佳,为有效改善该临床状况,中药治疗成为了新的研究突破口。为了解龚致平老师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次研究选取了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76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状况进行具体分析,详情如下。
1 临床患者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患者资料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就诊治疗的76例慢性湿疹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其中38例患者以传统西药方案进行治疗,划分为传统西药组,另外38例患者以四物消风散加减方治疗,划分为中药研究组。传统西药组男女比例为21/17;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7.36±7.43)岁。中药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3/15;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7.85±7.56)岁。中药研究组与传统西药组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此次研究获得伦理标准委员会相关许可,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且同意参与。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诊断患者病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慢性湿疹的相关诊断标准[4];入选患者皮肤损伤部位的直径低于0.5 cm。排除标准:研究前服用影响研究结果药物患者,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患者,认知功能异常患者,沟通困难患者。
1.3方法传统 西药组用药方案为咪唑斯汀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药物治疗,用药详情:患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每日服药频率为1次,每次服药剂量标准为10 mg,同时在患者皮肤患处均匀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2次/ d。中药研究组用药方案为四物消风散加减方治疗,药方主要成分包括:6 g薄荷,6 g川芎,6 g蝉蜕,10 g防风,10 g生地黄,10 g茯苓,12 g山药,15 g蛇床子,15 g白术,15 g当归,15 g赤芍,15 g蒺藜,15 g白鲜皮,15 g牡丹皮,15 g薏苡仁,15 g地肤子,针对皮损肥厚患者可添加30 g鸡血藤,针对湿热重患者可添加15 g龙胆、15 g车前子,减去当归及生地黄,每日以清水煎制400 mL药剂,于早晚均分服药。传统西药组与中药研究组均持续用药总时长为28 d。
1.4观察指标 对传统西药组与中药研究组治疗前后白介素-4(IL-4)以及干扰素-y(INF-y)的水平进行检测记录,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通过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法[5]对传统西药组与中药研究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情况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患者临床症状情况越严重。对传统西药组与中药研究组治疗后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以及病情复发情况进行统计记录,不良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嗜睡以及头晕。
1.5统计学方法 对传统西药组与中药研究组的IL-4水平、INF-y水平、EASI评分、不良症状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不良症状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IL-4水平、INF-y水平、EASI评分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顯著。
2 结果
2.1传统西药组与中药研究组治疗前后IL-4以及INF-y的水平 治疗前传统西药组与中药研究组IL-4以及INF-y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中药研究组IL-4水平低于传统西药组,INF-y水平高于传统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传统西药组与中药研究组治疗前后的EASI评分 治疗前中药研究组EASI评分为(12.89±1.67)分,传统西药组EASI评分为(13.03±1.59)分,两组EASI评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研究组EASI评分为(2.92±0.29)分,传统西药组EASI评分为(3.95±0.41)分,中药研究组EASI评分低于传统西药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3传统西药组与中药研究组治疗后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以及病情复发情况 治疗后中药研究组恶性呕吐发生例数为2例,嗜睡发生例数为0例,头晕发生例数为1例,不良症状发生率为7.89%,病情复发例数为2例,复发率为5.26%,传统西药组恶性呕吐发生例数为1例,嗜睡发生例数为1例,头晕发生例数为2例,不良症状发生率为10.53%,病情复发例数为8例,复发率为21.05%,两组不良症状发生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药研究组复发率均低于传统西药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IV型变态反应是慢性湿疹的主要发病机制,导致慢性湿疹发生的主要因素还包括TH1/TH2失衡[6]。IFN-y以及IL-2是TH1的主要分泌产物,IFN-y与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密切相关,可以对TH2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行有效抑制,此外也能够对由高水平IgE导致的超敏反应进行抑制。IL-4以及IL-5是TH2的主要分泌产物,IL-4具有较强的抗炎功能,可以对B细胞进行诱导,促进IgE快速合成,同时具有一定的免疫反应调节功能[7]。
在中医学理论中,慢性湿疹被划分为“湿疮”范畴,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方案干预患者病情,在该药方中,薄荷及蝉蜕具有止痒清热的功效,川芎能够活血祛风,防风可止痛胜湿解表,生地黄、当归以及赤芍可以滋阴养血,化瘀活血,茯苓能够补中健脾,山药可生津补脾,蛇床子及地肤子可以止痛祛风止痒,白术可益气健脾燥湿,蒺藜可行气疏肝,白鲜皮可清热解毒,牡丹皮可清热凉血化瘀,薏苡仁可以祛湿健脾,诸药共用可合奏健脾祛湿、止痒祛风、养血补血的功效[8]。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四物消风散可以有效促进T细胞快速分化成熟,增加INF-y等淋巴因子的分泌量,有效对患者免疫反应状态进行调节,促进TH1与TH2保持相对平衡[9]。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中药研究组IL-4水平低于传统西药组,INF-y水平高于传统西药组,EASI评分低于传统西药组,复发率低于传统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可以有效对患者体内免疫失衡状况进行调节,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两组不良症状发生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
综上所述,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在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表现良好,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韩燕. 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对慢性湿疹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评价[J]. 医学美学美容, 2019, 28(22): 53.
[2] 孙晓晖. 盐酸非索非拉定联合四物消风散加减对慢性湿疹患者IFN-γ、IL-4的影响[J]. 大医生, 2019, 4(23): 101-103.
[3] 王乐. 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 河北中医, 2019, 41(3): 379-382.
[4] 姚冬梅, 周月娟. 四物消风散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 15(14): 94-95.
[5] 曾丹, 周维康, 李惠, 等. 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对慢性湿疹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0(12): 1550-1554.
[6] 王鍵旋, 储开宇. 四物消风散加减联合肤痔清软膏治疗慢性肛周湿疹32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18, 34(7): 92-93.
[7] 庞红威. 四物消风散加减内服联合肤痔清软膏外用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 39(2): 40-41.
[8] 刘涓. 四物消风散加减方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9): 198-199.
[9] 陈燕. 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对慢性湿疹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65): 31-32.
*通信作者:龚致平(1965.06-),男,汉族,重庆长寿人,大学本科,现任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皮肤科,研究方向:中医皮肤疾病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