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撬动了纸质书的地位,我们放下来手里沉甸甸的书本,这一定程度上减薄了我们学习的内容,加快了我们读书的速度,只是这现在信息技术的列车太快,我们在列车上向外远眺,沿途的风景再美也只能有一个模糊的残影,为了达到真正增加智慧的目的,我们需要回到能够安心专注于书本中的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
开卷有益,如今我们更多时候是开机有益,与之而来的是碎片阅读对深层阅读生存空间的挤压。
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在学生时代探索知识,挑灯夜读的场所,日光灯下,一个个伏案低首,吸取着古代贤者和现当代精英的智慧。纸墨上闪烁着不同的属于人类智慧的果实,可惜的是越来越多年轻的心被更快捷网络吸引,少有人能沉醉于翻动纸页的幸福之中。
尤其是我们的中文国学,他们的芳香甘甜随着阅读借阅量的减少变得不再像以往一样在校园内被后辈广泛欣赏。综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所有的原本经常外借的书籍种类在书架上等待阅读者的时间逐渐变长。互联网上自由放肆的空气和时刻拿在手中的手机夺走了深思熟记的时间和精力。
中文作品中,描绘人情世俗、贪嗔痴怨文学纸质书籍虽变得难以与良人结缘,书中世界比起缓慢深刻的白纸黑字更多的是借光电在现实中偶然闪烁几分光景,但不幸之幸是和其他类别比他们还能是拥有最多的读者。
异国纸质书籍中以日本因与中国羁绊,受到更多大学生青睐,而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外文作家包括东野奎吾(日)、米兰·昆德拉(捷克)、雨果(法)等。
纸墨与虚渺的光电信号相比多了层具象的分量、添了分记忆的常情。所有的文字在屏幕上跳跃只能通过我们的视网膜在头脑中上一个快速模糊的残影。我们或许记住刹那的精彩,却没有耐心和时间来吸收接受诞生出这分艳色的真正的风骨。
纸墨所以能诱人生死在于它有现实的厚度来包容呈现作品的皮肉骨骼,神态风情,我们在翻动书页时也在用自己的手指来由表及里、由型及神的探索作品。哪怕闭上眼,我们的皮肤、眼睛、大脑依旧在不断回忆书页上的内容思索背后的道理,我们的心灵在跨越次元的缠绵中忍不住沉醉。
在数字媒体时代,网络、手机、平板等的快速发展,通过快速碎片化这一优势迅速蔓延。我们出于节省时间或来懒下功夫的目的,痴迷于网上阅读这样能让知识变薄变轻的阅读方式。而阅读方式的变化与更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而影响其阅读习惯与内容。碎片化、移动式的阅读习惯促使大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逐渐朝着快餐化、简单化方向发展。我们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长时间的思考上。我们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也由种类丰富要细品的名菜精酿变得倾向于单调直接的快餐软饮。
我们在沉迷于网络的快捷时,我们的思维的船只也搁浅在智慧之海的浅滩上,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精神将难以载到达自己向往的彼岸时,只能翻身下船,花大量的重新用身体去吸收纸质书带来的力量,在不断的思考中重新找到方向,规划线路。当我们重新踏上求知航行的征程时,我们能嗅到前人智慧积淀汇聚所发出的气息,会不由自主的顺着这气息,用整个身心去触摸探寻其中蕴含的智慧的启示。周围的一切在我们的眼中不会再一闪而过,所有的风景慢慢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这时我们印证了一句古语“满腹诗书气自华”,虽然穷尽一生,我们也未必能达到自己心中的理想国,可我们总能在这过程中远眺到它的轮廓。
我们的阅读当是广泛丰富的,按照自身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未来发展所需等选择适宜自身、最有价值的读物。当我们在认真挑选时,在伸出手把书从书架上取下的这一刻前,在这之前我们已经经历了严肃的思考,封皮、题目、厚薄等一个个都影响着我们是否会伸手取下这本书。当我们打开它时,势必要通过一番浏览来决定是否要继续深读。
书页翻动过程中,我们的目光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某处,阅读情感为核心的文章时,我们的情绪跟着书中角色一起起伏跌宕,忘却了幻想与现实的距离,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的次元壁,我们甚至相信他们会在某个平行时空真实存在。
在阅读专业类书籍时,我们需要对其中复杂的理论进行反复阅读,还需要动手推演,记录笔记,在这过程中我们的手和眼需要达成共识,以光电为媒介的网络阅读,在此时对于眼睛无疑是一种折磨,令人很难集中精神。
文化背景知识可协助大学生理解作品真正含义,我们在选择外国作品阅读时还需要有一个思想空间的转化,纸墨握在手里的踏实感增加了我们的耐心,或许是文化趋同性,其文化背景与中国类似日本文学作品很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很多日本文学备受追捧,例如东野奎吾,我曾看到过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不时拿出笔来在纸上抄写绘制书中情节。
哪怕过了很久,我们再摸到甚至只是想到那一叠厚厚的纸张时,都会想起另一个世界,在生活中我们也沾染上了作品的气息。
网络像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我们的身边总是被各种穿戴神奇且迷人的评论留言和推荐安利所填充。我们难以静下心来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的眼界需要放宽,我们的思想需要独立,我们的心灵需要真正的自由。
很多时候,我们从荧幕中了解世界,可我们要记得他人呈现给我们的和我们最终选择的往往是不一样的。沉默的书本不会说话,它们被人以各种方式进行分类。可以说,有时候不是我们选择了某本书,而是在各种网络信息让我们选择了读哪些书。我们不妨静下心观察自己的生活,看看这生活需要哪些知识的充实,来丰富自己的血肉。
我们或许可以找一个机会,耐下心走进图书馆去看去找去又眼睛凝视,在过程中,慢慢去寻找我们的深层的渴求,摆脱工业化效率至上的标准,可以说图书馆承担着文化发展与文明传承的历史使命。
无可置疑的是,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很多经典作品,可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其能够积极地探寻文学作品深层次的含义。但是长时间网络阅读导致的“阅读碎片化”引发的浅表化阅读使得很多我们要么开始局限于消遣类、娱乐类图书,以此来缓解考试、学习、就业带来的压力,要么就只是按照他人给出的书单去网上全部下载下来,存在旁边到了最后自己都忘记了这本书的存在。
在当前的快节奏社会现实中,如何科学地推广正确的阅读方式与理念,激发阅读意识,实现其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纸墨诱深思,网络难常忆。当我们把纸质书重新拿起来时,耐下心来一字一句思考时,我们也许能慢慢得把曾經的有深度的思维找回来。
作者简介:陶诗羽(2001.07-),女,汉族,浙江,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