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丽芳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彰显,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的给予和学生的接受,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的课堂就能真正成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有效互动;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2-0074-02
A Probe into Effective Interaction Strategi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
(Xinguang School,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KANG Lifang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is gradually manifested.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not only the teacher's giving and the student's acceptance, but als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f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be established ingeniously, such a classroom can truly become a "student-oriented" and efficient classroom.
【Keywords】Effective interaction;Existing problems; Solution strategies
一、小學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观念落后
在师生问卷调查中发现,目前的教学形式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只是将知识的讲解传授当作主要的内容,认为知识呈现得越详细越好,部分教师会借助学生个别的思维替代多数学生的思想活动,使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探究知识中,甚至有的教师只注重结果,认为学生学会计算即可,学生在练习、听讲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机械性巩固。教师互动观念落后,教学理念与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相违背,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互动流于形式
实际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对师生互动这一概念还存在着理解不到位的情况,没有对课堂互动进行学习探讨,对师生互动的目的、动机、过程缺少深入的分析和感受,课堂互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只会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发挥自觉性,师生互动也成为单一的、无效的,不能真正地达到有效互动的目的,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完善对策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有效互动的观念
先进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对教学的成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为互动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运用自我研究学习、网络学习等方式,完善师生有效互动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通过学习构建主义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师生互动高效课堂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使有效互动理念不断完善,力求数学课堂不仅有互动学习之名,更有互动学习之实。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有效互动的前提
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共同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真情投入,教师热情引导,在有效对话中生成,在引导互动中感悟。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更是学生年长的朋友,要始终做到“目中有人”,从心灵深处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善于抓住时机多表扬学生,一个会意的点头、一个大拇指、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美,都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互动的空间。课堂互动其实是一种情绪、情感的互动,教师要善于营造课堂互动情绪,真正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互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在“辩论赛”和“有多种解法或想法”教学时,让学生上台当小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如:“小x老师,能将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大家觉得他说的怎样,你也想上台试一试吗?”学生变成了“教师”,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将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知识的兴趣,并在课堂上更加投入,学习效率与效果也会更高更好。
(三)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有效互动的氛围
所有的思维、学习认知都处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但能凸现问题,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生动有趣的素材,创设好的问题、好的情境,为学生提供积极探索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引入百分数时,教师可以对“派谁去罚点球”这一情境做一些改编。创设队员参加投篮的比赛,先只出现选手的投中次数,没有投篮的总数。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要3号队员去参赛,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谁有不同的意见?为什么?”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明白没有投篮总数是没办法进行比较的,由此自然引申到要比较投中次数与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这样比较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的深刻感悟。在总数不同的情况下,提出思考问题:“究竟选哪位队员参加投篮比赛?”教师可以通过逐步增加几名队员,让学生感到用通分实在是太麻烦了,如果都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好了,以此在比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出百分数,并且让学生能读写百分数。这样的活动设计在于使教材中静态的情境变成动态的、真实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供有效互动的保障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学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探究,遇到意见冲突情况要巧妙地进行化解,对探讨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概括,对有创新的见解给予及时的鼓励等。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时,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或者尝试自己制作。第二天上课,学生带来了药盒、牙膏盒、包装袋等物品,部分同学带来的是亲手制作的,实现教学的第一个目标,学会寻找、收集、生活中的长方体。更巧的是,在展示学生自制长方体过程中,正好有一位同学制作的长方体(由于掉了)少了一个面,教师借此引導生活中根据实际需要,有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并不一定都要计算6个面面积,假如要制作一个鱼缸(无盖的),我们只要测量五个面就可以了,如果是做烟囱,只要测量四个面(上、下面通风用)。继续引导学生把长方体展开,“为什么他的展开图和大家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了?”“因为多了粘合面。”通过互动讨论,辨析明理,学生的思维会更灵活,知道根据需要,包装盒实际需要的表面积往往要比从外表计算的面积大,因为还需要加上粘合面的面积。整节课,教师运用学生带来的学具,引领学生解惑、质疑探究、不断生成,教师一直起引领的作用,使师生的互动达到最佳的效果。
(五)精心的问题设置,成就有效互动的关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际出发,围绕数学本质设置学生能解决的、有挑战性的问题,能让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过程,在深度对话和说理过程中形成师生有效互动。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难点,百分数是从分母是100的分数发展而来,但又区别于分数。教师举出实例,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请你们再观察一下百分数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既然分母都是100,是不是只要分母是100的分数都可以写成百分数呢?我们学习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百分数呢?从刚才的发言中老师听出评论百分数和分数还是有区别的,是不是任何情况下的分数都能用百分数来表示?在四人小组中讨论一下。针对百分数与分数区别和联系,学生在教师一连串的追问中,在不断猜测质疑、相互争论互动的过程中了解了知识内涵,真正达到了师生互动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互动的形式、互动的内容、互动的环节,引导学生在积极有效、高品质的互动中探索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苗若楠.优化师生互动让课堂“活”起来[J].中国教育学刊,2020(07).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