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惠
(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云南 开远)
胃黏膜隆起性病变是源于黏膜下的隆起,有良性、恶性区别;早期对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的准确诊断,对根治相关病变具有重要意义。普通胃镜检查可准确控及隆起性病变的范围、大小等,但对病变的良、恶性的定性诊断准确性较低;而超声内镜检查,则可对患者隆起性病变进行较为准确的定性诊断,配合微探头超声技术,可在进行更加准确诊断的同时,更为彻底地切除根治病变组织[1]。
本研究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77例实施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本院同期93例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样本均经本院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样本平均年龄(55.50±8.50)岁;男女性别比例98:79;病理诊断结果为68例息肉患者、46例间质瘤患者、37例平滑肌瘤患者、19例脂肪瘤患者。样本相关资料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患者采取普通胃镜检查,仪器使用电子胃镜;患者口服消泡剂,发现隆起性病变后,注入100-500ml脱气水,使用超声探头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病灶周围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抬起病灶,并使用高频圈套器切割病变;使用止血药物、电凝、钛夹等处理出血[2]。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微探头引导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检测仪器使用超声内镜、探头频率12-20MHz[3];根据探测结果,在超声引导下使用氩气刀在病灶周围0.5cm处标记,并于标记点外侧多点黏膜下注射混合药液(0.1%肾上腺素1ml、亚甲蓝2ml、0.9%生理盐水100ml)抬起病灶,切开黏膜、病变组织;剥离后使用氩离子凝固术处理小血管,使用金属钛夹处理较大创面[4]。
1.3.1 诊断准确率
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分别统计普通胃镜检查及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的诊断结果,计算并对比两组样本诊断准确率[5]。
1.3.2 手术指标
包括患者整块切除率、手术治疗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三项指标;根据临床实际统计进行组间相关数据的对比。
1.3.3 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包括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出血、穿孔、狭窄[6]等,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
1.3.4 围术期应激反应
包括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两组指标,根据双抗体免疫法[7]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指标的数据统计和组间对比。
两组样本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检测诊断准确率为79.22%(61/77),观察组为92.47%(86/9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样本临床诊断准确率对比[n(%)]
观察组样本中整块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样本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患者数量接近,并发症总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3。
表3 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n(%)]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E、Co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较治疗前有更大幅度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样本手术前后血清nE、cor水平对比[(),ng/ml)]
表4 两组样本手术前后血清nE、cor水平对比[(),ng/ml)]
与常规胃镜探查方法相比,采取微探头超声内镜进行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的探查和诊断,可通过置入患者消化道内的微探头,呈现更加清晰、全面的病灶情况,根据不同组织的回声图像,获得病变及周围组织的全面组织学特征,可更加准确地进行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判定病变起源。
作为两种临床治疗的微创手术方法,EMR与ESD术式均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迅速的优势;但EMR术式对直径较大(超过2cm)的病灶,整块切除效果不理想,而ESD术式则可获得更高的病变整块切除效果,且氩气刀的使用能明显地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发生出血、穿孔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8]。相比EMR术式,ESD治疗方法对患者健康组织和脏器的损伤更小,安全性更高。
综上,相比常规胃镜下黏膜切除术,采取微探头超声内镜引导下黏膜剥离治疗,能够在保证诊断准确和治疗安全的同时,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发生,同时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