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论解读

2021-09-18 02:06宫长瑞
理论探索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宫长瑞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内在必然联系及其发展趋势的综合规律,是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及其未来前景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生态文明建设规律主要包括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领导的规律、坚持以人民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心的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促进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规律、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规律、推进全球生态安全共商共建的规律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论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和美好地球家园的重要理论指导。

〔关键词〕习近平, 生态文明, 规律论

〔中图分类号〕B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1)04-0005-07

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时,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新发展理念、“三大攻坚战”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 〔1〕 。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是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内在必然联系及其发展趋势的综合规律,是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及其未来前景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领导的规律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也是决定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根本问题。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处的“三期叠加”关口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必须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2〕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独立成章,充分体现了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态度和政治责任,深刻反映了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这一规律的重要性,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客观要求必须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从根本上来看,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还存在着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和地区间生态不平衡等突出问题。面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严峻形势,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政治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环境政策制度出台频度、环境质量改善速度等都有较大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明显增强。但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仍有很多难关要过、有硬骨头要啃、有顽瘴痼疾要治,加之一些地方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着力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快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和实践形态,深入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如植树造林、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等,有力地推动我国生态环境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放在突出位置,同时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单独一章,凸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生态文明被正式写入国家根本大法,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显著提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召开也有力说明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领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证明了我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

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和机制建设的政治保证。习近平指出:“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2〕 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考核问责等责任归属规定。党政同责就是要求党委与政府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等方面同样承担职责。一岗双责就是要求各相关部门制定责任清单,并将责任分解至各执行部门,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 〔2〕,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考核问责就是对党政人员以及各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督促各部门按时按量完成清单任务。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环境保护督察机制是落实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领导的有效举措。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在于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进行考核,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执法情况、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公众满意度等内容;强化考核问责主要在于对落实不力、未按期完成任务的地方和部门严肃问责,并做到终身追责;要加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力度,做到督察“回头看”,关键是看突出的环境问题,针对性进行解决,还要完善中央和省级环境督察体系,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进行专项督察,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落到实处。

二、坚持以人民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心的规律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重大社会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2〕 实践证明,必须始终遵循以人民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心的规律,即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同时始終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解决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利益问题是我们党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千方百计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优美生态环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福祉与民族未来的高度关切。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多次指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3〕 这不仅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关心,更体现了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成为党执政的重要关注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我国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生态利益。总之,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要把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评价和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标准,切实维护与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习近平强调:“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4〕14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同样离不开人民的积极参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依靠人民,充分发揮人民的生态智慧和生态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凝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之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生态环境利益和愿望,敏锐把握生态社会发展的时代脉搏,研究解决新的生态实践课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再一次证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取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人民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肯定人民群众的生态贡献,让人民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角。

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普遍需求就是人民生态利益的显著体现,这源于人的需要是生态利益的基础。生态利益是生态系统对人的有用性在社会关系中的展现,包括社会主体的安全、审美和文化传承等多方面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对生态利益的满足作为不断奋斗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生态环境防护问题,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给人民群众“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祖国的美好自然风光。同时,还要加大力度科学防控生态环境风险,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给人民群众诗意的栖居环境和幸福的生态家园,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起点。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5〕21 在自然面前,人类生产生活实践必须坚持合规律性、合自然性。从我们党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来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规律(简称“四自规律”)是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规律(简称“三自规律”)的继承与发展,是我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与升华,是我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的规律总结,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一直都是习近平讲话、谈话的关键词,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遵循的基本规律,并成为“五位一体”有机融合和生态文明理念有机融入的重要思想。习近平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的贺信中强调:“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6〕20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各领域得到充分贯彻落实,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不断增强,各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着力提高其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努力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三自规律”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亮眼最重要的遵循。同时,人类进行经济社会发展活动必须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规律,否则就一定会遭到大自然的猛烈报复,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人类只能遵循,不能违背。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人类也要不断加深对这一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以此规律认识指导行动。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说:“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7〕50由此可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由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站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娴熟驾驭和运用这一规律。

“四自规律”是对“三自规律”的继承与发展,是我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与升华。由“三自规律”向“四自规律”的转变开始于2017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的主旨讲话中强调:“应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 〔8〕6-7 这是习近平首次在公开场合对“敬畏自然”的倡导,也是我党对敬畏自然的重视。面向未来,只有遵循“四自规律”,珍爱地球,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深入阐明了“四自规律”的深刻内涵,并把“敬畏自然”放在首位,突出强调了对待自然首先要有敬畏之心。只要有了敬畏自然这个前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会得到真正的落实。由此“敬畏自然”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我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规律性认识的重要内容。

遵循“四自规律”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始于对自然的敬畏,丧失对自然的敬畏必然使人类文明陷入发展的困境。而回归对自然的敬畏要从根本上消除文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切实保障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但需清醒认识到,今天的敬畏自然与古代的敬畏自然有着明显的不同,是要消除对超自然的人格崇拜以实现对自然界的敬畏,它所敬畏的是自然进化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巨大创造性、丰富多彩性以及主体性和革新能力,真正做到对自然界、对他人的自然生命、对自我生命的敬重和畏惧。首先,尊重自然是对自然地位与作用的新认识,是对人类如何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新考量。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思想中可以发现,尊重自然首先要尊重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承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外部自然界既指自在自然也指人化自然。其次,要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与内在价值,从整体性和系统论的角度,承认自然有不同于人的主体性表达形式,要在主客体的相互体认中寻找人与自然平衡的支点。最后要尊重自然规律,要走出崇尚荒野自然、简化“绿化”自然、休闲中重“自我”轻“自然”的误区,避免将自然规律简单化、狭隘化。顺应自然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展开行动,就是要按规律办事,反对一切违背规律的举动和行为,减少因无知而违背自然规律、因明知故犯而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顺应自然就是要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减少人为对自然的干扰,把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起来,让自然根据自身规律协调有序地运行,还自然以本来面貌。保护自然不仅是当代人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更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义务,它要求人在向自然界索取发展之需的同时,要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以“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主要内容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规律,是我们党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前进的真实写照。

四、促进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规律

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保障,对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的具体体现。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 〔9〕 这充分凸显了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对于促进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作为支撑。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这一链条缺失任何一个点,都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从现实层面看,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是进一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迫切需要。就目前我国生态系统的整体形势来看,“全国中度以上生態脆弱区域占陆地国土面积的55%,荒漠化和石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近20%。森林系统低质化、森林结构纯林化、生态功能低效化趋势加剧,全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78%” 〔10〕167。面对严峻的生态形势,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迫在眉睫。从人的发展层面看,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客观条件。目前我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严重不足,部分地区水安全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存与生活,人民生态环境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一步显现,亟需大力修复和平衡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源上来说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的认识不够、把握不当造成的,因此对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6〕47 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相互关联,是因为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生态系统内在规律有“生物间协调关系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动态平衡规律、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调进化规律和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 〔11〕 等。生物间协调关系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主要是针对整体生态系统而言的,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生物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必须遵循生物间协调关系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不能顾此失彼,造成生态系统性破坏与失衡。从现实角度来看,遵循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培养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升级革新;就是要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尊重生物的再生能力,在合理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资源利用循环化。由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经济建设作为物质保障,难免会出现资源短缺等现象,因此,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也要遵循生物间的动态平衡规律,实现资源长效利用。但相对来说,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更要遵循的是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要用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实现资源利用合理化,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对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估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准备,这源于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大多是因为超出了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承载力简单来说就是承担负荷的能力,生态承载力是对生态系统而言的,是对种群个体最大数量的考量,指特定区域承载某种生物的最大数量,以及不对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能力的最大限度;资源承载力是基于人口与资源的关系来说的,强调的是土地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这与社会发展、人类需要密切相关;环境承载力则主要关注经济规模与人类生存对环境空间的占用以及破坏与污染的耐受能力与同化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对生态承载力、资源承载力以及环境承载力的继承与发展,关注的是特定时空范围内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从国家层面看,我国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视程度很高,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以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形成了资源环境可承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习近平向世界宣示的“碳达峰、碳中和”,就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必须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中,以抓铁有痕的劲头,奋力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既定目标。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尊重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科学估量资源环境承载力,实现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科学规划,实现资源环境优化利用,以促进经济发展生态化。

五、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规律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经济已由高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 〔2〕 这充分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艰難性,也正因如此,才更应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协调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渡过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同样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建设跨越关口,实现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首先,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是造成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要改变这种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合理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其次,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关系社会民生的重大问题。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成为社会发展的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共进的发展规律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考察自然思维方式的批评作出自然界优先性的论述。马克思所讲的自然界优先既是指人类社会以前的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也是指以人类社会为中介的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在此基础上,生态优先也存在两方面内涵,即原生态环境的优先地位以及人化生态环境的优先地位。确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使对环境的保护行为优先于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行为。习近平指出:“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12〕 要认清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经济效益的增长是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的有力保障。同时,各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落实环保政策,探索出适合地区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的路子,防止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经验。

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协同共进的发展规律要求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并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整体发展。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到垃圾满地,大到水污染等。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以最大决心和毅力加以治理,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和生态后果。同时,由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具有整体耦合性,因此要联合全社会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改善生态环境。在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要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实现环境利益优先和保护行为优先。环境利益优先就是满足人类生存所需的安全环境、舒适环境,保护行为优先就是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还要注重形成多元化投资、多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发挥综合效益的社会化生态建设格局,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民生建设共赢。

六、推进全球生态安全共商共建的规律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已使得地球变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国内生态环境问题和国际生态危机的现实,习近平曾在多种场合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等主张,凸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与担当。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全球生态矛盾冲突解决和全球生态安全稳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揭示了全球生态安全共商共建的治理规律,是中国对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贡献,也是我党探索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集中展现。

全球生态安全共商共建是当前解决全球生态矛盾冲突的有效举措。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社会整体生态治理机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总和,是人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当前全球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有: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城市热岛效应、森林锐减、草地退化、湿地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污染、垃圾泛滥和固体废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这些生态安全问题呈现出全球化、政治化、经济化的特点,严重影响人类生存与全球稳定。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不应该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他国的靶子、贸易壁垒的借口” 〔13〕,而应该坚持多边主义,共商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全球生态矛盾冲突有效解决。

解决全球生态矛盾冲突是实现全球生态安全的必要前提。全球生态矛盾冲突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关于人类自身发展与生态安全关系的突出问题,当前集中表现为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围绕生态资源占有、生态产品供给、生态利益分配等问题而产生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其实质是全球范围内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从发生机理看,全球生态矛盾冲突伴随全球化而产生,这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联系性密切相关。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全球生态冲突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征,与此同时也显现出生态矛盾冲突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特征。这是因为生态环境问题最初一般是区域和局部出现,而其一旦出现便具有不同程度的扩散性,便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跨越国界,逐渐演变成全球性问题。如果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和解决,就会导致区域内的生态矛盾冲突激化、扩散和恶化,最终引发全球生态矛盾冲突和全球政治、经济和生态秩序紊乱。如面对全球荒漠化的挑战,国际社会要秉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采取生态优先、预防为主的策略,共同推进全球荒漠生态系统治理。因此,全球生态矛盾冲突的解决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必要前提。

实现全球生态治理需要世界各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生态安全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各国都应该作出各自的贡献,一方面要维持自身国内生态安全,另一方面要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从国内生态安全看,维持国内生態安全是最基础的工作,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安全观,从空间优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科技创新、生态文化、绿色消费、绿色财税、绿色金融等方面出发,维持国内生态安全。从全球生态安全看,要坚持共商共建的生态治理观,共商就是在全球生态治理中各方集思广益并兼顾各自利益和关切,共建就是在尊重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基础上发挥各方优势共同参与生态建设;要坚持公正合理原则,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共同商量着办,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共识,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要坚持互商互谅原则,实现对话协商,增进战略互信,减少互相猜疑,倡导世界各国间形成生态治理全球一体化结构,倡导在全球范围内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携手治理全球生态环境;要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发挥跨国界非政府生态组织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潮流,促进全球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金句〔N〕.人民日报,2019-03-14(09).

〔2〕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03):4-19.

〔3〕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 把造林绿化事业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N〕.人民日报,2017-03-30(01).

〔4〕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N〕.人民日报,2019-03-06(01).

〔10〕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

〔11〕刘经纬,吕莉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演进及其规律探析〔J〕.行政论坛,2018(02):5-10.

〔12〕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0-11-15(01).

〔13〕习近平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N〕.人民日报,2021-04-17(01).

责任编辑 苏玉娟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基于TOPSIS法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发挥检察职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