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警惕新自由主义的理论陷阱

2021-09-18 02:06邵彦敏赵业程战戈
关键词:经济人新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

邵彦敏 赵业程 战戈

[摘 要]新自由主义将人本质自私的“经济人”假设作为立论基础,提出经济发展的绝对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和彻底市场化,这种理论通过极化的表现形式逐步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和为实现全球扩张服务的战略工具。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阐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私不是人的本质,它是在私有制普遍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结果。由此可见,建立在人本质自私的“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新自由主义是站不住脚的,应该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对其进行全面的审视研判,在深化改革进程中警惕新自由主义的理论陷阱。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经济人”假设;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

[中图分类号]B1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1)04-0011-04

[收稿日期]2021-05-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至上价值及实践研究”(20ZDA04)

[作者简介]邵彦敏,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赵业程,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战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经济人”假设的批判

新自由主义以人本质自私的“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前提,以抽象的人性作为立足处来解释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和经济表现,认为人都是自私理性的、试图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进而主张经济发展的绝对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和彻底市场化[1](P93-100)。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面,马克思披露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性理论的观点,提出人的本质理论,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135)。从马克思人的本质论视角来看,新自由主义人本质自私的“经济人”假设,是将人性进行过度抽象化阐释,剥离掉人们生存的社会历史实践,离开实际的经济关系空洞地谈论人的本质,全然否定人本质所具有的社会性、历史性和发展性。

第一、新自由主义人本质自私的“经济人”假设建立在抽象化人性理论前提之上,错误的把人的本质归纳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否定人本质所具有的社会性,把人的本质归纳为自然性。这种观点将人的本质与动物的本能相混淆,模糊了人与动物的原则界限;与此同时也抹杀掉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忽视经济进步发展中社会影响对人的结果。动物世界里的强食弱肉是它们出于生存的自保本能,而人的自私行为并非是人的一种原始本能,只能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利己行为。因此,自私是社会征象的一类表现,是在后天逐步演化的一类观点形态,并非人的本质。马克思人的本质论认为,人总是在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下生存,人的本质是在发展实践中形成的,社会性是人的属性本质,因而人的一切经济活动,总要受到各种社会联系的制约。新自由主义这种孤立于集体和社会之外的个人自私的假设,将人的自私意识與动物的自保本能完全混为一谈,是完全违背人的属性本质,也是人类文明演化中所不允许的。

第二、以人本质自私的“经济人”假设是唯心史观的反映,否认了人本质所具备的历史性。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社会关系并非固定不变,人的特性本质在不同历史时代也有不同的可能性。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进步,是社会自然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自私是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思维意识,自私和利己主义也并非天生,而是取决于社会存在与经济基础的影响。人的本质属性是历史的、具体的,绝非抽象凝固不变的,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个人的永恒的人的普遍本质,自私不应被认为是人会一直停留的状态,进而阐明人类发展进程并不存在一类固定人性,也就绝非仅“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单一论述。因此,马克思人的本质论述指出人的本质绝非是天生自私,它只是一种历史现象。自私是一种社会意识和思想动机,并不能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进而建立在自私的“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新自由主义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它本身作为一种错误思潮,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理性自觉对其进行梳理分析,抵制其对经济发展的错误干扰。

第三、“经济人”假设作为对经济范畴形而上学的阐释,它仅停留在“抽象化的人”本身,将抽象化范畴视为现实依据,否认人本质所具有发展性[3](P17-26)。马克思人本质理论则从“抽象的人”上升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应当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前进不断发生变化的,随着社会关系不断进步演化,而不是生硬的局限于某一社会阶段或者某一历史时期。“经济人假设”所表达出人本质在任何状况下自私的一致性,实质上是对人的机械化和物化,这种追求自我利益不分时间地点、永远一成不变的“经济人”状态同样也是对人和资本关系的逻辑倒置,它将人对资本的需求和占有是人性自由的表现转化为资本凌驾于人性至上、资本对于人类本性的掌控。因而,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从人作为发展主体的视阈下出发,对人本质的物化现象进行深刻批判,否认形而上学性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类本质具有发展性。人是历史的产物,但同样作为进化创造能动的主体,人的本性不应亘古不变,人类本质应该在演进发展中不断丰富提升。

二、新自由主义导向的经济政策及其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迅速传入中国,成为形成和助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意识来源和思想引领,有人企图用新自由主义误导中国改革形势,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完善。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明确表达要严格反对与批判膜拜资本主义和力主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取向[4](P384),摒弃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新自由主义的弊端再次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西方社会市场主导、政府失责以及贫富差距的经济冲突不断加剧,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的经济发展危机[5](P45-53)。目前,我们目标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明确认识新自由主义对全面深化改革产生的消极影响,不能以所谓的学术自由为名攻击和否定重大原则,不能用新自由主义误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6](P63-70)。

第一、新自由主义片面强调市场的作用,忽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有机统一。新自由主义以人自私本质为合理前提来解释经济现象,认为如果人们行动目标具有“利己”特性,以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进而市场经济便会成为人类社会最佳的经济体制,因此自由竞争便能有最完美的效果呈现。哈耶克认为人们的活动仅需要市场这单一的调节主体即可,并不需要政府进行强力干预和做出决断[7](P39);弗里德曼提倡政府最佳做法是遵循市场的自主选择,主张市场自己决定自己的发展。这种过分夸大市场的调节作用而全然忽略政府作用的经济运行模式,必然会导致市场经济体制朝着更加偏向市场主导的方向转变。长期下去,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组织与调节能力日趋削弱,必然会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不断消解,造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名存实亡。对于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性质国家而言,一旦市场体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不复存在,那么市场经济的发展便会因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断牺牲共同利益,市场自由发展导致盲目特性、自发特性、滞后特性等严重缺陷就会暴露无疑,紧接着必然是社会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甚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而一旦作为国家发展基础的经济崩溃,随之面临的就是制度崩塌瓦解、国家内忧外患、社会民不聊生,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二、新自由主义主张以私人经济为发展基础,否定公有制,极力主张全面私有化,影响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度改革 。新自由主义将“经济人”和“理性人”假设看作前提和根本,把自私自利视作人的本质,主张国家和社会也应当把人自私的本质视为前提,忽视公众利益和整体利益。但在马克思人本质理论视阈下,人具有私有性并非先天而得,而是社会关系产生决定,是在长期社会劳动和实践中形成的,进而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的追求是可以兼得的。新自由主义者将私人产权视为自由市场经济产权根本,坚决否认公有产权和企业,极力主张国有企业私有化,正是对人的本质的误判和曲解,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命题。这种主张完全私有化的发展模式对私人资本的经济行为往往缺乏有力的约束,一旦宏观经济发生失衡或者出现波动,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长此以往只会使得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日趋严重,变得更加难以化解,结果导致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激化,金融危机、债务危机频发,经济停滞变成常态化。更有甚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本质就是要让私有经济不断做大,等到私有制经济达到一定水平时,利用其来倒逼公有经济的退场,以私有来替代公有经济重要地位,即所谓的“倒逼改革论”。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用私有经济代替公有制经济,不断瓦解公有制关键地位,让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走上死路和绝路。一旦这一现象形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蜕变成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在中国也将不复存在。

第三、新自由主义指导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扩张利益,其主张过分经济全球化,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形成在人性自私基础上的新自由主义是以保障和维护垄断资本的一己私利为发展目的,打着所谓“自由化”观点名义,来吞噬民众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使得社会发展矛盾愈发激化,进而造成一系列问题和灾难。新自由主义从思想潮流转化成西方社会的政府政策,進而演化为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化战略的一种使坏,展露的正是资本主义全球规模中寻求最大私人利益的贪婪本性与险恶用心。譬如具有代表性的“华盛顿共识”,打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幌子,意图是使非西方国家进行对外完全开放、摧毁其作为经济保障的国有经济,使国家经济主权不断削弱,反对国家的任何规范和管制,实现其所谓去主权化,使得西方垄断资本在全球畅通无阻、自由进出,实现其无所顾忌的盘剥掠夺。新自由主义追求这种过分程度全球化,将严重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本国产业和市场运行的保护屏障,降低政府管控国内金融和保障经济安全的能力,严重危及国家的安全运转,为国际垄断资本制约广大发展中国家、施行霸权消除阻碍。若不能及时清醒认识新自由主义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消极影响,这种绝对化自由、彻底化市场、全面化私有的发展模式,将会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受到严重干预与阻碍。

三、发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避免新自由主义的消极影响

当前面对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面临着全新机遇和挑战,针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和繁杂多样的经济征象,更应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沉着应对、冷静分析,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往更高水平。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从“现实的人”出发,提出将人置于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来看待的人的本质,同时将实践确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强调应在实践中有效处理各类具体问题[8](P136)。因此,新时代要发展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深入领会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思想淬炼和实际历练,探索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合理模式。

第一、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切实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可以满足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自然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同时也伴随着利己主义、消极腐败的不良现象[9](P86-9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有益之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的避免上述消极影响,同样也是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积极运用。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务必牢牢握住社会主义的改革大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绝对不能脱离社会主义这个定语,务必坚持好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动摇,施展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严格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例行政府作用,使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实现相辅而行、相互补充。一是要大力调动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架构高标准化市场体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继续放宽准入限制,破除部门垄断、进入壁垒、区域保护,使各个行业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具有更加及时敏锐的反应力和调整力。推进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二是充分发挥好政府的效用。政府绝不是单一的下发行政要求,要在保证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政府应持续优化市场机制、法治体系、国际标准的营商环境,更好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做好由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化。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警惕新自由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经济成分的存在, 改变了过去只有公有制经济这个唯一利益来源状况,拓宽了人们利益获得空间。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出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个人利益, 但追求个人利益不能建立在损害他人、社会利益之上,要提倡功利原则与奉献精神相契合的集体主义意识观念,做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联合,充分利用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效用。务必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杜绝经济私有化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谨防误入新自由主义的“陷阱”。一定要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之间的关系,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改革,做优做好做强公有经济,尤其是公有资本与国有企业。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以公平竞争、提升效率、加强活力、履行责任为改革重点,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使国资国企适应国家化、市场化的新发展形势;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非公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运行环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消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隐性壁垒,不断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好混合所有制等各种形式助力公有经济和非公经济的合作联合,实现二者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带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迈上新台阶。

第三、合理应对经济全球化,竭力保障好国家经济安全,探索经济开放发展新模式。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增添更多机遇,但同样也存在着规则不公、秩序不合理等系列问题。新自由主义盲目宣扬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为资本主义实现国际范围内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自私本性披上自由与合法的虚伪外衣,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态度,用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审时度势,从现实的、社会的人的所处环境出发,不能给新自由主义的错误思潮可乘之机。当前,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打造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的实际出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张经济开放的同时也务必维护好国家经济安全。在逆全球化和后疫情时代的特征下,国际贸易环境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强化提升开放的效率、范围、速度的同时,还要强调开放的安全,更加注重内生动力和安全维度。一是要在创新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核心技术、重要部件的生产方面,务必要在国内统筹调配,不应盲目倚靠西方发达国家;二是要借助高标准水平架构崭新的竞争开放平台体系,培育新型竞争力,各式产业积极开展国际化布局,凭借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新型市场与增长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第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本的关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10](P45-50)。要利用资本为经济发展服务,就必然不能剔除资本利润冲动性和逐利性的自发性膨胀,“一切向钱看”、“市场万能论”等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仍然存在“市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本的关系,必须要对资本进行合理规范,防止和扼制其自发性的膨胀,严防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同化误导,走向资产阶级经济发展歧途。必须要充分意识到新时代与新自由主义及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重要意义,严防新自由主义利用资本和平演变社会主义,杜绝以资本为中心,放任资本膨胀逐利,牺牲社会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必须防止资本逻辑对社会主义渗透,使资本逻辑只在经济范围内施展效用,严厉阻隔其向政治、社会领域范围的渗透,找到摆脱资本逻辑困境的出路。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强调人本质具体性和社会性,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满足人的利益需求,必须要结合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逻辑规范资本逻辑,运用资本造福大众、造福社会,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实现,努力开辟出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创新道路。

四、结语

总言之,新自由主义以“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基础体现出的個体逐利性,恰恰迎合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得以长时期在西方经济理论界位居主流地位的重要原因。中国改革开放一直以来保持着较好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的一系列显著成果也在彰显着我国经济发展独特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价值。然而,新自由主义在全球运作的模式难以避免会对我国的改革开放造成一定程度上负面冲击,警惕新自由主义的理论陷阱、保持高度警惕意识,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下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中之重。

[参 考 文 献]

[1]孙璐,庞昌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范式批判[J].学海,2020(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杨乔乔,韩志伟.“经济人”假设批判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启迪[J].上海经济研究,2018(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张慧君,黄秋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调适——兼对新自由主义体制弊端的批判[J].国外理论动态,2020(5).

[6]陶富源.新时期要继续深化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兼论新自由主义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

[7]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王鹏权.新自由主义迷思的破灭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演变方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1).

[10]吴育林,赵悦彤.从马克思人的劳动本质论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2).

[责任编辑 薄 刚]

猜你喜欢
经济人新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西方新自由主义与高等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批判者的立场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影响分析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大学生思想的不良影响及对策分析
学龄前幼儿纯粹经济人假设研究
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及其评析
从“经济人”到“生态人”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