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两用

2021-09-18 23:21邵芸
江苏陶瓷 2021年4期
关键词:陶刻宜兴紫砂

邵芸

俗话说一心不能两用,但在紫砂陶刻艺术领域偏偏有一位关键性的领军人物,他文学功底深厚、书法学养全面、真草隶篆金文无一不精,营山造水信手拈来,花鸟走兽栩栩如生,人物博古各臻其妙。他潜心研究陶刻艺术乐此不疲,铁画银钩遒劲灵秀,特别是他既能够做到“一心两用”,在紫砂器皿上左右手均能书画陶刻,又能够做到不打底稿直接陶刻装饰,他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就是被誉为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的任淦庭。

任淦庭(1889—1968),出生于宜兴,15岁时拜宜兴紫砂雕塑彩绘名手、民间画师卢兰芳为师。1917年,“宜兴吴德盛陶器行”创办,师满出徒的任淦庭也在店中陶刻谋生。1943年,任淦庭受聘于蜀山“毛顺兴陶器厂”为技师。1955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任淦庭受聘担任技术人员,1956年任淦庭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员,1958年被轻工业部评为国家“名牌手”,这个时期任淦庭迎来了他的艺术春天,进入了新的鼎盛时期,任淦庭之所以能做到“一心两用”,练就左右手均能书画陶刻的独门技艺,是因为建立在他“一心一意”以陶刻为业、久久为功的基础之上的实质。

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中收藏了许多任淦庭的作品,在这些作品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陶刻的魅力。“棒槌瓶”(见图1)以喜鹊登梅为主题,选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美好的图腾之一,寓意喜上眉梢,象征吉祥与好运。此瓶整体造型匀称,陶刻精美細腻,一只雀、数枝梅,点点红梅如胭脂般晕开,雀鸟声声,带来春天的气息,瓶的另一面由徐秀棠刻诗:“名花供养春常在,不减壶中岁月长。”“白圆瓶”(见图2)远景山峦隐现,虚实变化丰富,凭添层次美感;近景绿意生机,屋宅临山而居,展现出尘脱俗的意味。流水、石阶、草屋亦真亦幻,恍若世外桃源,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营造了一个书画气息浓郁的山水世界。将此瓶摆于案头,观之能使人在喧嚣的尘世中感到丝丝宁静。“棒槌瓶”(见图3)由一枝松柏由上往下构图,弯曲中蕴含韧劲,烘托其坚毅之品格。双鸟栖息于枝头两首相顾,似在呢喃细语、双目相视,似在情感交融。整个画面意境优美,一幅充满活力、情趣的春晓景象。此对千筒(见图4)造型简约雅正,四面均作山水秀竹诗词陶刻装饰,图案相互对称,为“奇峰叠翠”、“石壁飞瀑”、“拳石新簧”、“浓绿垂露”景致。千筒上的诗句由鲍仲梅刻,一首出自元代李孝光《题竹》:“翠袖临风一怅然,雨馀草木亦娟娟。东头夜半明月出,照见蛟龙石上眠。”一首出自宋代林逋《山园小梅·其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孔雀瓶”(见图5):“芳情雀艳若翠仙,飞凤玉凰下凡来。” 孔雀作为“百鸟之王”是吉祥、幸福象征。两只孔雀栖息于枝头,侧目回首相望,体态优美、丹口玄目、细颈隆胸、尾羽及地,欲开未展,呼之欲出,富有动感,与桃花相映成趣,娉婷悦目。“六方蒜头瓶”(见图6)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状如蒜头而颈略长,亦可称之为虎爪瓶。此对瓶有六瓣瓜棱,六个面均刻不同的花鸟字画图案,远近景致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布局疏密有致,纹饰层次清晰、画风娴熟、笔法流畅。云肩瓶(见图7)此瓶撇口、高束颈、流肩、鼓腹、圈足,肩和足部堆贴蝉纹,腹部刻绘花鸟。形制精致、用色协调、造型优雅,画面之中藤萝斜卧、双燕嬉戏,可见“似曾相识燕归来”之雅意,置室内一隅,似有“飞入寻常百姓家”之画境。“云龙瓶”(见图8)为馆藏一级文物,当时在定级时,专家们是这么评说的:“任淦庭为一代陶刻大家,兼善书画。此件器物大气雍容,所刻云龙生动而变幻莫测,有极强的表现力,并在表现手法上独特而富有创新,为任淦庭陶刻之杰作。”另据毛国强大师介绍:“我的老师运用这种手法和表现风格创作的作品不多,这一件可以说是我唯一见到的作品。”

日月虽好,若无群星闪耀,也无法称之为璀璨星空。任淦庭,他一生不仅以陶刻为业,还以授徒为乐,他为新中国紫砂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陶刻人才、行业翘楚,当代大师徐秀棠、谭泉海、毛国强、鲍志强等均为其高足,并且在这些大师的带领下,紫砂陶刻装饰艺术正在传承创新发展,焕发着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陶刻宜兴紫砂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第二届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陶瓷艺术展开幕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邹蕴芳
现代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历史渊源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