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息勤
摘 要 紫砂壶是茶的载体,随着历史发展,在历代紫砂艺人的智慧创新和文人雅士的参与推广下,紫砂壶早已演变成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紫砂技艺也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为传统文化艺术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紫砂壶造型丰富,世间万物都能成为紫砂壶创作的题材,匠人们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将自身的所思所想化作一把小小的紫砂壺,赋予一抔普通的泥土以独一无二的造型,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给人以观赏价值。本文以紫砂壶“圆竹”为例,浅谈其创意设计和文化意境
关键词 紫砂壶;圆竹;造型设计;文化意境
紫砂壶产于宜兴,江南宜兴素有“陶的古都”之称,代代相传的制陶技艺为紫砂壶丰富造型的呈现奠定了基础,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又让紫砂壶与生俱来便带有自然灵秀、典雅质朴的气息,在如此环境的浸染和熏陶下,紫砂壶生来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它被人们誉为“茶具之王”,在诸多茶具中独占鳌头。紫砂壶是茶的载体,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历代紫砂艺人的智慧创新和文人雅士的参与推广下,紫砂壶早已演变成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紫砂技艺也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为传统文化艺术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1 紫砂壶“圆竹”的创意设计
紫砂壶造型丰富,世间万物都能成为紫砂壶创作的题材,匠人们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将自身的所思所想化作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赋予一抔普通的泥土以独一无二的造型,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给人以观赏价值。紫砂壶“圆竹”(见图1)是以竹为题材的作品,整个壶由一根竹子设计而成,以圆器为基本形制,壶身利用竹中空的结构,巧妙地把竹细长的中空慢慢放大,以流畅柔和的曲线将其化为饱满的圆形,器身富有张力,显出坚韧不拔的气势,构思十分独特;壶嘴为一弯流,暗接形式、胥出自然,与壶身浑然一体,旁贴飘洒潇竹一枝,细长的竹叶从竹枝伸出,竹叶分布自然、疏密有致,让人仿佛看到袅袅婷婷的竹子伸向天际,似剪的竹叶在暖风的吹拂下哗啦作响,把竹的清香送入鼻息,沁人心脾;壶把由一段柔韧的竹节塑成,利用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竹节线清晰,仿佛是被大雪压弯的竹枝,壶把与壶流相辅相成,提携了作品的气势,生机盎然,让人看到生命的顽强;壶盖被塑嫩竹一枝,似乎刚刚破土而出,挺拔有力,颇具动感。此壶选用原矿优质段泥制成,色泽青雅大方、质朴古雅,与竹的青翠质朴相契合,当小小的茶叶置身壶中,注入沸水开始上下翻腾,慢慢散发出阵阵的清香,不只是茶香,似乎也闻到了竹的清香,还有那泥的芬芳。整壶泥料、造型与装饰相互结合,壶体稳定大方,壶身点、线、面完美结合,各部位匀称均衡,整壶可谓浑然天成,将竹之清韵完美呈现于壶上,将花器之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2 紫砂壶“圆竹”的文化意境
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是历代文人争相吟诵的对象,其中,竹不仅有食用价值、观赏价值,更是文人精神的象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等诗词中对竹的赞颂数不胜数,紫砂中自然也不缺对竹的诠释,无论是超写实的表现其斑驳肌理的效果,还是诠释其傲人的风骨都尤其出彩。竹,中通外直、生而有节,秀逸而富有神韵,中国人最是欣赏竹子这坚韧的性格,也常常拿竹子来自喻。文人更是向往居住在有竹的环境中,试想,窗内这厢铺一桌纸砚,笔慢慢浸透墨,横竖撇捺叙说着世间百态;窗外那侧,望无边竹林,风缓缓摇过叶,云淡风轻阐述着虚怀若谷。竹无花,却常绿于春夏秋冬;竹有节,节节为空,持空心看尘世烟霞,碧落琼梦,繁花惊滟,无求自是品高。竹子大有我自独笑苍风中的清骨气节,它植根于或贫瘠或肥沃的山川旷野,不媚不妖,满目苍翠坦然地顶立于天地之间。君子如竹,文人雅士们将自身的精神思想寄托于竹,竹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将竹融于紫砂壶的创作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紫砂艺术与时俱进的表现,是人们寄托情感和抒发情怀的表达形式,这不仅提升了紫砂壶的观赏性,还升华了作品的主题,让人们在欣赏紫砂壶的同时可以感悟竹子所独有的“日出有清荫,月照有清影,风吹有清声,雨来有清韵”的竹韵清趣。
3 结 语
趣为上,无趣为下。趣高为上,趣寡为下。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已经不能简单地满足于紫砂壶的实用性,而更多关注紫砂壶的文化性。社会日新月异,茶器品类众多,紫砂壶要保持长盛不衰唯有激流勇进。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是让人意犹未尽的,能给人以妙不可言的精神趣味。因此,身为现代守艺人,不仅要做传统艺术的继承人,还应以创作出理趣兼备的作品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丰富自身的精神思想,让作品上升到新的高度,让紫砂艺术在世界艺术文化之林绽放异彩。紫砂壶“圆竹”将竹韵清趣与其融为一体,展示并发扬了中国传统竹文化,给人以丰富的精神联想,实为上乘之器。
参 考 文 献
[1]周强.自然清趣的紫砂花货《圆竹》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11):55.
[2]高益军.从“远竹壶”窥见中国文人的清趣[J].江苏陶瓷,2018(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