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治认同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探究

2021-09-18 10:07李思楠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认同感素养政治

李思楠

教育最本真的归宿,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但传统自上而下的知识讲解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的需求,为此,教师应当进行教育策略的革新,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逐步发展政治认同素养。

一、联系实际生活,促进政治认同素养培养

教育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而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其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介绍一些具体的生活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在我国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得学生可以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切实认同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强化自身的政治认同素养。

例如,在教学《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时,教师就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出发,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随后,教师选择“友善”作为切入口,为学生讲解实际生活中如果缺乏友善这一品质可能导致的后果,使学生认识到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友善相处的重要性,从而主动践行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能够在打造生活化教育氛围之余,让学生认同我国实施各项决策、各项制度的现实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二、开展课堂讨论,促进政治认同素养渗透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是每一位教师的殷切期望。而政治认同素养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然而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本身的政治生活参与度较低,对于政治制度的认知也较为浅显,缺乏应有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基于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讨论的话题,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投入更多的情感,从而获得更多的体验,以便推动政治认同素养的形成。

例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阐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为了强化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中国人,你要自信》的视频,使学生通过视频的讲解,对比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制度上的差异,以及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所在等。随后,结合视频内容,教师为学生设定“你认为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呢?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相比,其优势何在”等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制度,树立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自信。

显而易见,在分析和讨论中,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也能够在自由的氛围中感受我国制度的优势,强化自身的政治认同感。

三、开展课外访谈活动,促进政治认同素养延伸

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活动实现育人功能的集中体现,也是彰显学科特色的标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素养培养时,教师也应当培养学生对我国制度、文化的热爱、尊重之情。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便学生在参与调查、走访中,主动地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遵守我国各项制度的良好公民。

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对我国的文化类型和文化形成过程等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认同感,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下走访的任务。首先,教师结合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等,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文化探索活动,让学生采访一些当地的老人,倾听他们对于我国文化变迁的认识和感受,并将走访的过程记录下来。在走访的过程中,学生应当时刻保持良好的风度。最后,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己走访的结果,使每个学生都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我国文化的发展形态。

这样,学生通过走访的形式,不仅了解了我国的文化变化,产生对我国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同感,同时,也在实践活动中,践行高尚品格,实现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时代是不断进步的,作为一线政治教师,也应当紧随时代潮流,主动地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出發,进行政治学科教育模式的优化和改进。因此,为了切实形成一整套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的体系,促进学生政治认同意识的发展,教师也应当紧紧把握政治学科的教育特色,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制度出发,进行教育方法创新,以便逐步落实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认同感素养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