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渴”有良方

2021-09-18 02:12周扬
家庭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养阴生阴液养阴

周扬

今年52岁的姜女士刚进入围绝经期,和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一样,她也觉得平时总是容易发脾气、心烦气躁的,但更让她不舒服的却是“口干”的问题。因为她总是感觉口干舌燥,半夜尤其明显,就去医院做了一些相关检查,血糖没有问题,激素水平偏低,但基本符合该年龄阶段的改变。虽没发现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但口干的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姜女士的生活质量,于是在朋友的推荐下,她决定来我院看看中医。经仔细询问发现,姜女士除了口干,整个人也偏瘦,平时大便偏干,解下比较费劲,舌质偏暗红,舌面津液也很少,舌苔薄白,脉象沉细。

综合分析下来,我们认为姜女士其实是属于典型的“阴虚津亏”证候,所以治疗以养阴生津为主,处方中重用天冬,配合麦冬、石斛、天花粉养阴生津,同时给予熟地、生地、山茱萸直补肾阴,乌梅、焦山楂、白芍、炙甘草酸甘化阴,双管齐下。经过两周的治疗,姜女士自己感觉口干的问题大幅好转,大便也较之前顺畅许多。效不更方,我们让她坚持服用原方一个月以除病根,同时嘱其少食辛辣厚重之物,多吃百合、银耳、荸荠等滋润之品,以养阴液。一个月后,姜女士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事实上,简单的口干或许很多人都不以为意,但一些严重的口干(如姜女士)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故也需要治疗。面对这样一种自觉症状,西医更多想到的是有没有糖尿病、是否存在干燥综合征等问题,重在寻找口干背后可能存在的其他疾病;中医也一样,在解决患者一些不适症状的同时,也注重寻找隐藏更深的病因。

中医对于口干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湿邪阻滞,津不上承。是指人体内并不缺水,只是水的运输出了问题,因为湿邪太盛,困阻了脾胃,阻碍了气机的运行,导致津液不能正常的布散,有些地方得不到润养,所以感觉口干,这种情况要以化湿健脾为主,只有湿邪祛除了,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才能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津液得以上承,不补水而水自足,口干自然也就消除了,可用藿朴夏苓汤(藿香、厚朴、半夏、茯苓)增减。

第二类口干正是如姜女士的这种情况,中医称之为阴虚津亏,临床比较典型的特点是口干以夜间更为明显,舌红少苔或无苔。这种口干是体内真的缺水了。

有人会问:既然缺水,多喝一点水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借助药物呢?事实上,人体内的阴液和自然界的水是有区别的,饮水有助于补充我们体内的阴液,但阴液还包括其他一些营养物质,不单单是水,所以光喝水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得通过药物养阴增液。

针对口干,尤其夜间明显的这部分人,中醫一般用增液汤进行治疗,该方所用生地、玄参都是味厚质重之品,具有较强的养阴之功,配以麦冬、天冬、花粉、石斛既补肾阴、也养胃阴,先后天同治,尤其是天冬这味药,乃是治疗夜间口干的特效药,根据程度的不同,可以用至15~30克,一般经过两三周的治疗,口干大都能明显好转。

所以,有姜女士相同烦恼的读者们,如果在寻求西医治疗无果后,不妨去瞧瞧中医,寻找一副“解渴”的良方。

猜你喜欢
养阴生阴液养阴
睡觉时口干怎么办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立冬补冬 小雪养阴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黄连麦冬主治口苦
谈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
《伤寒论》方中“存阴液”思想应用举隅
养阴生肌膜黏膜刺激性及皮肤过敏性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