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艳,黄 涛
(中交第二航务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0)
城市道路用地范围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红线宽度为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等在内的规划道路的总宽度,因此也称为规划路幅。用地红线,也称征地红线,是规划管理部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节约用地的原则,核定或审批建设用地的位置和范围线。一般情况下,在规划道路还未实施时,用地红线范围包含有道路红线[1-2]。
在设计和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现场条件的限制,如征地拆迁、高压电线、现状地形地貌等,经常遇到用地受限问题,对设计和施工造成一定困难和不良影响。针对具体问题,需提出相应合理的解决措施,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神农架林区某市政工程遇到的用地限制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供类似的工程问题借鉴。
神农架林区某市政工程位于神农架林区东部阳日镇内,包含4 条市政道路,道路全长约4.5 km,其中1 条主干路,2 条次干路,1 条支路[3-4]。
结合神农架某市政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当道路用地受到限制时,可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经济性、技术可行性、社会稳定性等方面,采用适当的解决办法。
路线方案布设时需充分考虑城镇相关规划,布线时尽量减少占地,减少拆迁[5]。当受到现场地形地物限制时,通过局部调整线形来适应地物限制,是路线方案布设时最常用的方法[3-4,6-7]。
具体案例分析: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道路平面线位按照规划线位布设,在桩号K0+000~K0+080 段落范围内有现状保神高速项目部(后期拆除),在桩号K0+150~K0+170范围内需拆除1 栋3 层楼的建筑物。
施工时主要受控因素: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入驻现场开始施工时,保神高速项目部还在使用中,需要拆除的3 层楼房屋拆迁协调非常困难。
解决措施:结合神农架林区政府调研指示和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对桩号K0+000~K0+270 段落范围内的道路线形进行调整,避免拆迁,降低征地拆迁难度,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道路线位调整前后平面布置图见图1。
图1 道路线位调整前后平面布置图(局部改线)
现状用地:规划道路断面宽度为2 m(人行道)+8 m(车行道)+5 m(人行道)=15 m,设计时按照规划断面15 m 进行设计。在桩号K2+580~K2+620 段落范围内,道路左侧为现状房屋,道路右侧为荒地(临近河流侧)。
受控因素:在桩号K2+580~K2+620 段落范围内如果采取正常放坡(坡度1∶1.5),需拆除建筑物面积510.15 m2,现场用地受限,拆迁协调比较困难,是影响项目投资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解决措施:为尽量避免房屋拆迁,节约工程造价,该段落范围内道路左侧设置路肩墙(挡墙),收缩坡脚(见图2)。
图2 道路左侧设计挡墙的平面布置图
施工图设计:规划道路断面宽度为0.5 m (绿化带)+5.5 m(车行道)+3 m(人行道)=9 m。设计时按照规划断面9 m 进行设计,在桩号K 0+335~K0+469.908 段落范围内道路北侧为现状居民房屋,南侧为现状防洪墙(维持现状),按照规划断面进行布置,需拆除房屋面积997.18 m2。
施工时主要受控因素:现场实际施工时,根据业主反馈,桩号K0+335~K0+469.908 段落范围内需拆除4 栋房子(位于红线范围内),拆迁协调非常困难,严重影响正常施工进度。
规划平面布置图见图3。
图3 规划平面布置图
解决措施:结合现场地形、地物等实际情况及业主意见,按照一次规划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3-4,7],近期先满足道路保通要求,待时机成熟,按照最终设计方案进行局部扩建。
具体方案:K0+335~K0+469.908 近期只实施车行道,车道宽度3.5 m,待远期房屋拆迁完成后,再按照远期设计方案完善。按照近期保通方案实施,对于桩号K0+469.908 附近,交叉口范围内存在视距不良问题,安全风险较大。建议近期通道采用单向行驶(由西向东),在交叉口内实行停车让行交通管制措施,且禁止左转。
一次规划设计,分期实施的平面布置图见图4。
图4 一次规划设计,分期实施的平面布置图
现状用地分析:规划道路断面宽度为2 m(人行道)+7 m(车行道)+2 m(人行道)=11 m。设计时按照规划断面11 m 进行设计, 在桩号K0+880 ~K1+018.155 段落范围内,为现状道路,路面破损较为严重,且道路两侧均为现状居民房屋,房屋密集。
主要受控因素:道路现状纵坡较大,通过实测地面线高程拟合,纵坡约6.9%,在交叉口范围内现状道路纵坡不满足规范要求,坡度过大,交通安全隐患大。故交叉口范围内纵坡须按照规范要求(一般值小于2.5%) 进行设计,但是需局部路段设计高程比现状路面高程低2 m 左右,且污水管线在路面以下3 m,埋深较大,施工时对两侧房屋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解决措施:为尽量减少施工时对两侧房屋的影响,采取如下措施:
(1)“人车分离”设计。人行道与车行道各自独立进行纵断面拉坡设计(人行道纵坡拟合现状路面高程,且满铺至建筑物边线),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直接存在高差(最大高差约1.8 m),通过设置挡墙进行衔接。
(2)管线尽量向道路中心布置,管道开挖时,采用钢板桩支护,施工过程中要求采用小型机械或人工开挖,尽量避免施工过程对房屋的扰动。
(3)人行道与车行道在交叉口衔接时,可通过设置人行踏步来逐步消除高差,进行顺接。
“人车分离”设计平面布置图见图5,其纵断面设计图见图6,横断面示意图见图7。
图5 “人车分离”设计平面布置图
图6 纵断面设计图(“人车分离”设计)
图7 横断面示意图(“人车分离”设计)
施工图设计:规划道路断面宽度为2.5 m (人行道)+10.0 m(车行道)+2.5 m(人行道)=15 m。设计时按照规划断面15 m 进行设计,在桩号K0+000~K0+436.5 段落范围内道路北侧为新建防洪墙(水利专业);道路南侧为现状居民区,居民强烈要求道路红线须与建筑物边线保持一定的距离,故根据当地居民要求和规划断面进行平面布置。
施工时主要受控因素:在施工后服阶段,发现防洪墙与市政管网存在交叉打架问题,防洪墙侵占市政管网埋设空间,且现场K0+000~K0+60.5 段落范围内,现场防洪墙已实施。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专业之间缺乏沟通,设计人员考虑不全面,总体未把控好,造成专业之间衔接存在问题。
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及现状条件,采取如下解决措施:
(1)K0+000~K0+60.5 段落范围内,道路北侧现场防洪墙已实施,为避免工程量的浪费,该段范围内防洪墙(水利专业)维持原施工图设计,相应的管网进行方案调整。
(2)K0+000~K0+080 段落范围内,道路南侧为路肩墙,由于道路红线宽度较窄,且现场道路北侧挡墙已经实施,管位调整后,道路南侧设计的路肩墙会对管线及检查井布置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将电力管群敷设在路肩墙下,同时电力管群及检查井与路肩墙同步施工。管网包封材料为C30 混凝土,而挡墙原设计材料为浆砌片石,为保证两者能够同步施工并确保挡墙的强度要求,此次将挡墙材料由原设计的浆砌片石调整为与管网包封材料一致的C30 混凝土。
(3)桩号3FX K0+60.5~3FX K0+436.5 段落范围内,由于受道路南侧房屋建筑的限制,维持原道路南侧红线边线,将道路北侧防洪墙位置向河道侧偏移2 m(占用河滩地),为道路管线设施预留埋设空间,原施工图道路红线与防洪墙之间增设绿化带。
K0+000~K0+60.5 段管位调整断面布置图见图8,3FX K0+60.5~3FX K0+436.5 段道路标准断面布置图见图9。
图8 管位调整断面布置图(K0+000~K0+60.5)(单位:cm)
(1)用地红线是城市中道路用地与其他用地的分界线。市政道路是系统性的综合工程,在工程具体实施时,会遇到各种问题,需综合考虑其施工安全性、社会稳定性以及经济性,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图9 道路标准断面布置图(3FX K0+60.5~3FX K0+436.5)(单位:cm)
(2)控制因素分析是进行道路设计的基础。
(3)局部调线,优化道路平面线位;设置挡墙,收缩坡脚;“人车分离”设计;近期保通远期实施,各专业综合设计,精细化设计等,所采取的综合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