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丽
(河南工学院经济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书名:乡村振兴战略·畜牧业兴旺
作者:付彤,田亚东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0
ISBN:9787109246539
定价:24.80元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程度越来越高,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畜牧业作为实现农村精准扶贫的主要突破口和发展方向,加强其在精准扶贫实践中的作用及发展研究,对实现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付彤和田亚东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乡村振兴战略·畜牧业兴旺》一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从7个方面对我国畜牧业建厂、选种、饲喂、疾病防控及产品市场定位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介绍,并对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解答,具有较强的阅读性与可操作性,对实现我国畜牧业的深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畜牧业兴旺》全书共分为7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养殖场的兴办准备、选址注意事项、布局要求、环境评价等方面,对包括猪、鸡、牛、羊等不同类型畜牧业养殖场的规划与建设进行了全面介绍。第二部分对畜禽品种的选择与繁育技术进行了详细概述,内容包括畜禽品种选择应注意的问题、繁殖技术、家畜配种适宜年龄、繁育力指标等。第三部分以猪、肉鸡、牛、羊为品种案例,具体介绍了不同种类畜禽饲养管理与饲喂技术。第四部分围绕饲料加工与产品选择,对饲料养分、原料分类、影响因素、饲养标准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五部分以养殖场疾病防控为主体,详细探讨了养殖场畜禽的主要疾病、畜禽发病特征、防控工作等相关畜禽疾病处理的问题。第六部分对畜牧业中的粪污处理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介绍。第七部分对养殖场的经营管理与产品定位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对农业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畜牧业以品类多、规模大、产业链长等优势成为我国农牧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基础性、支撑性产业,且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乡村振兴及精准扶贫战略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乡村振兴战略·畜牧业兴旺》一书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战,聚焦乡村产业兴旺,为实现精准扶贫脱贫、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有益的参考意见。
首先,畜牧业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柱。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两大支柱性产业,是促进国民生产、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与最大空间都在于畜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化开展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从而帮助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摆脱贫困局面,而畜牧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自然而然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我国畜牧业产值虽然有所下滑,但相关调查显示,全年畜牧业产值仍占农业总产值的近三分之一。畜牧业与种植业的发展齐头并进,粮食产量的提高能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必须要保证产业兴旺,必须要有支柱,种植业与畜牧业首当其冲地成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最有力的产业支柱,成为实现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主导产业。
其次,大力发展畜牧业可以实现对农村资源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利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但在知识文化水平和科学专业素养等条件的限制下,多数城市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不多,很大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被滞留在乡村,形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甚至形成了相当一部分相对贫困人口。而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能对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合理利用,在提升农民生活收入的同时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我发展水平,提高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实现精准长效脱贫。同时,农村作为发展农业种植业的主要场所,其所产生的农业废弃物成为环境污染的来源之一,而此时发展畜牧业可对农村地区的农业废弃物进行有效利用,如玉米杆等农业废弃物可当作天然的牲畜饲料,实现资源再分配,在提高农村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对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最后,大力发展畜牧业是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政策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贫困人口中,农民占据了大多数,畜牧业作为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大力发展和积极鼓励贫困地区人口发展畜牧业是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具体表现,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加快完善我国基层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利用畜牧业实现精准脱贫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政策扶持,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农业畜牧业产业的支持和推广应用力度,从而通过畜牧业技术的推广来指导贫困人员实现低成本、无公害的养殖,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而精准扶贫中的畜牧养殖业发展不仅是单纯的畜禽饲养,而是要在帮助贫困人口掌握现代化高新畜牧养殖技术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畜牧养殖模式,促进现代畜牧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高速发展,进一步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首先,加强政策宣传。农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进步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进入精准扶贫时期,随着农民生活的迅速商品化,扶贫目标已由原来的解决温饱问题转变为“两不愁、三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扶贫不仅是增加农业粮食和畜牧业产量,而是如何帮助贫困农民真正进入市场,从而实现彻底脱贫,走共同富裕之路。因此,要彻底实现精准扶贫,需各地、各部门、各政府在国家的号召下共同参与,加强政策宣传,在合理利用、贯彻落实政府福利政策的同时更应积极发挥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调动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水平,主动学习畜牧产业经营管理办法,在良好政策宣传中因地制宜地寻求适合当地畜牧业发展的新项目和新路子,做到量体裁衣、稳中求进。
其次,积极加强贫困人口畜牧业养殖技术的教学手段创新,实现贫困人口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我国畜牧业精准扶贫的发展实际来看,贫困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过程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身体素质不强等问题,养殖户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严重阻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大一部分养殖人员在接受帮扶工作过程中存在产品设备不会用、教材课程听不懂等技术难题。因此,在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过程中,加强对广大贫困人员的技术扶持,提升贫困人口的整体素质成为迫切之需,这就需要精准扶贫相关工作人员对培训手段、培训课程及教学手法进行不断地简洁和优化,从而确保农村贫困人口能熟练掌握相关畜牧技术,并对动物疫情防控、养殖方式等专业问题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在根源上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养殖技术的有效规范,提高贫困人口的畜牧养殖能力,进一步实现畜牧业的创新发展。
最后,积极鼓励贫困人口打造畜牧业特色品牌,实现贫困人口产业的长效发展。精准扶贫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畜牧业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打造自身的特色品牌。只有为贫困人口构建出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品牌,才能达到长效脱贫的目标。这就要求扶贫工作技术指导人员积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及地区产业特色,根据市场需求对养殖品种进行选择与培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从而提升贫困人口的农业养殖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化发展。同时,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成为提高特色品牌影响力的有力抓手,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互联网媒介进行有益宣传,以自身发展特色与发展优势作为重要推动力扩大当地畜牧业的影响范围,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加大当地畜牧产品宣传力度,不仅能有效提高品牌知名度,还可有效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全面提高地区的整体竞争力,通过生产循环链的形成促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贯彻落实。
此外,加快推进畜牧业循环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探索并推广畜牧业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模式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又一有力抓手。畜牧业的精准扶贫不是一时之举,而是要实现长效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帮扶人员在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贫困农民经济收益的同时兼顾绿色生态可持续,进一步探索优化畜禽养殖环境的措施,从源头上做好规模养殖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工作,从而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循环发展。一方面,加强科学规划。提高贫困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帮扶过程中积极与土地部门协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时对新建养殖场进行环境评估和规划,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提升环保工程,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畜牧业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的探索要求帮扶人员在粪尿加工、运输、贮存、施用等关键环节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积极推广各类服务组织,大力推动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全面合理利用。
精准扶贫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提高民族凝聚力、提升贫困人口经济效益的国家重要战略措施。抓住畜牧业这一发展机遇,积极破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难题是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战略·畜牧业兴旺》一书从专业化角度为畜牧业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借鉴,是推动我国精准扶贫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抓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与阅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