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以1例嗳气患者为对象,研究针刺治疗法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嗳气患者,随机选取1例为代表,实施针刺治疗方法,研究分析该患者用药前后病情缓解情况。结果:经采取针刺治疗方法,早期患者嗳气病症得到控制,腹部不适有所缓解,经持续治疗1段时间,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治愈。讨论:依据嗳气患者病情,采取针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病情,取得尤为显著的治愈效果,该中药疗法值得进一步加强推广使用,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针刺;嗳气;效果
引言:神经性嗳气,又叫做吞气综合征,作为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具体症状表现为腹部肿胀、胀闷、持续性嗳气等。如果患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吸入大量空气,上述症状会加重,会进一步引发胃泡积气过多,造成出现心悸、气短、胃扩张等并发症[1]。对于嗳气患者,常用中医疗法有升降汤、针刺等,能够确保治疗疗效。本文经过确立1例嗳气患者,创建针刺治疗机制,分析该方法的治疗效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意义。本报道内容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李某某,男,十七岁。主因腹痛腹胀,嗳气两个月就诊。患者两个月前无明显原因腹痛腹胀嗳气,在某医院行胃镜等检查等未见异常,口服多种药物不见好转,因频繁嗳气不止而辍学在家。后来病症持续无好转,就医时医师确立了针刺疗法
1.2研究方法
查患者嗳气不止,平均每分钟20次左右。除在剑突周围有压痛外没有其他阳性体征。患者剑突旁,左侧肋弓旁明显压痛处针刺,然后俯卧在右侧肋弓下缘压痛明显处针刺。然后借助呼吸拉长腹肌。具体针刺方法如下:规范针刺穴位的做法,明确针刺部位有内关、膈俞、足三里、配穴等。因足三里针刺时,需要实施远部取穴做法;内关作为手厥阴性,此处有经络穴,对于防治胸、心、胃疾病,起到利膈降逆的作用,有助于疏通三焦;膈俞、配穴两个部位之间,有着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可疏通肝部及胃部,发挥降逆功效,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依据患者病情轻,规定针刺期间留针时间的长短;或是考虑是否增加针刺范围及面积,对于针刺穴位的选取,如果是肝胃不和情况,应增加对太冲穴的针刺[2]。采取缓慢针刺疗法,进针后需要在提插捻转得气后,保持留针时间为30分钟左右。1周针刺治疗3次,1个月为1疗程,明确针号全部是28号针,如果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观察患者无任何不适后,方可持续进行针刺疗法。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经确定针刺疗法后,整个治疗期间,需要详细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包括治疗时间、病症消失时间及并发症等。
2结果
该嗳气患者经前后3次治疗后,疾病得到控制,现已无任何不适,病情消除,回归正常学习与生活。
3讨论
腸胃在人们日常饮食方面,发挥着必不可少的功能,是保障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前提。神经性嗳气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多是胃肠功能紊乱所导致,从而使得机体代谢水平下降。嗳气患者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饱嗝”,是指胃中气体上出咽喉产生的声响,其声音长而缓。频繁性的出现嗳气需要予以重视,这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出现的主要表现,特别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这些消化不良疾病的产生,均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嗳气症状。嗳气作为一种来自于胃部的上升气体,或是胃部内长期积压大量酸性液体,会促成嗳气的生成过程,嗳气还有着呃逆的说法,以典型性响声为标志。嗳气在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造成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恶化。依据罗马川标准,嗳气、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均属于十二指肠疾病的范畴,其中,嗳气包括吞气症和非特异性过度嗳气两种类型。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临床学界一致认为嗳气是神经功能失调造成的膈肌痉挛问题,是一种多发现象,需要给予广泛关注。
从中医学角度来讲,针刺疗法作为一种手段,其发挥的主要作用机理是调控嗳气患者的胃点节律,该方法与防治胃幽门括约肌病症具有相同之处。据资料记载,针刺疗法经对胃酸、胃动素分泌发挥抑制作用,既能够用于改善胃肠激素情况,又能调节神经系统。对于神经性嗳气的发病机理,当前医疗界尚未得出具体的结论,所以关于针刺疗法的作用机理,仍需加强临床相关性研究。根据现有的临床数据来看,针刺疗法取得的疗效十分显著,且无副作用,受到人们的一致推崇和认可。本次研究中,通过从该嗳气患者病情出发,创建适宜的针刺治疗机制,治疗完毕,患者两个小时内仅仅嗳气三五次,腹痛腹胀明显缓解,三天后再治疗一次,患者要求回学校上学,此时嗳气基本消失。与此同时,对于该患者病情程度,明确第二次治疗七天后和二十天后再次治疗两次,经过大约1个月的治疗后,病情基本痊愈,也没有出现身体不适情况及并发症;表明针刺疗法疗效确切,无后遗症,促进了该患者的早期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嗳气患者来说,该病症的产生,主要为系统性功能紊乱所致,如胃部功能降低、腹肌功能失衡等。腹肌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引起长期慢性的腹痛腹胀嗳气的常见原因。无论胃镜检查有无阳性结果,处理腹肌都会使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或者消失。对于嗳气的防治,应以良好的饮食习惯为根基,禁忌辛辣刺激食物,规避酗酒、吸烟等不良行为,如果使用胃镜检测后胃功能疾病且伴有嗳气症状,首先应明确治疗机制;单独药物治疗不佳,还需采取适宜的中医疗法。关于针刺疗法,我国著名的医学论著中均有确切记载,如《素问·脉解篇》、《内径》、《经穴释义汇解》、《医经理解》等[3],均提出针刺既能化痰降逆,又能调胃通性,还能联系于心、振奋阳气,以上配穴,实现对嗳气本病标本同治的目的,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广泛应用在临床中。
参考文献:
[1]王贵会,蔡新伦,朱燕,等.普通针刺治疗慢性心衰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18):383.
[2]周晓静,刘爱玲.针刺配合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v.19(11):70-72.
[3]胡学军,李颖文,张应杰,等.脐针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v.37;No.185(05):102-106.
作者简介:李彬,(1971年3月-),男,汉族,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研究方向:疼痛及相关疾病治疗。所在单位: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