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秀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达分组,甲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乙组25例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评估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乙组干预后血浆脑钠素、6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均优于甲组。乙组再入院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后获得满意效果,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并降低再入院率。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慢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6-164-01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指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或者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故临床针对这一情况,多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对各种可致心功能受损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管理,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减少其负面效应。如拮抗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度激活,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的进展。心衰的治疗目标为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本研究对我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探讨其实施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V级患者,甲组男女比例14:11,年龄50-75岁,均值(62.47士3.96岁);乙组男女比例15:10,年龄51-74岁,均值(62.53士3.91)岁,以上资料(P>0.05)。
1.2方案
甲组:常规开展生命体征监测,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及并发症预防等护理措施。
乙组:(1)卧床期间:协助其经常变换体位,指导其在床上常做深呼吸运动和下肢被动性或主动性活动,以避免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卧床期间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大多数患者愿意取坐位或半坐位以缓解呼吸困难。(2)心衰好转后:护士根据病情和患者活动时的反应确定活动的持续时间和频度应逐渐增加活动量, 可遵循从卧床到坐起或床边静坐,病室内活动,病室外活动的顺序锻炼活动。a.心衰好转后第3日:指导患者开展主动活动,引导其开展自行穿衣,餐桌进餐等生活训练;协助患者在床边坐立15min,2次/d。b心衰好转第4日:鼓励患者于床边站立,由护士或家属协助其在病房内缓慢行走100米。c心衰好转5-7日:鼓励患者自行沿科室走廊内行走200米,家属负责看护或由他人协助缓慢上下楼梯。d心衰好转8-10日:室外慢走30min/次,3次/d,家属陪护。(3)注意事项:告诉患者活动中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极度疲惫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并将这一情况报告医护人员以调整活动计划。
1.3观察指标
(1)测量两组干预前后血浆脑钠素(BNP)及6min步行距离(6-MVD),并运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值越大生活质量越佳。(2)再住院率。
1.4数据
运用统计软件spss21.0行t检验和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预后情况
两组干预前各指标比较(P>0.05),乙组患者干预后BNP、6MVD及SF-36评分均优于甲组(p<0.05),见表1。
2.2再入院率
乙组再入院率低于甲组(p<0.05),见表2。
3讨论
由于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导致其容易因未知事物而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心功能IV级患者需长期卧床,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会造成患者出现烦躁情绪,从而不愿配合临床治疗及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影响康复速度。传统模式往往容易忽略患者心理问题,且干预缺乏时效性,不利于患者预后,故临床开始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模式。
国内学者研究提示,康复运动锻炼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降低患者的静息心率,延长6min步行距离,改善心功能[2-3]。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指导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更好的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4]。本研究中,乙组患者干预后血浆脑钠素,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及再入院发生率均优于甲组,考虑可能与护士为患者实施主动及被动康复护理有关,可转变患者的被动状态,帮助提高其心脏适应能力,促使心功能改善,且护士督促患者坚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脏康复训练,能够减轻其冠状动脉硬化程度,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减少再入院率发生,并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与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63
[2]严华,春晖,邹思飞等. 步行运动训练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康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1):2-4,30.
[3]余红中,云萍,许振雨等,慢性心衰居家康复的远期效果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11).1012-1014.
[4]黄黎锋,早期康复指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8.24(2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