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交际教学法,也被称为交际性和功能性教学法,它是一种基于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外语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从学生使用语言的日常需求出发,将教学过程变得沟通化,强调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培养个人的表达能力,从而通过语言了解他人的想法。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恰当的語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交际教学法,既符合语言使用的交际功能,又能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英语教学;高中;创新
【作者简介】刘天齐(1998-),女,汉族,黑龙江七台河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在当前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各国的知识、文化和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在全球这个大舞台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促进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的发展。高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黄金时间。对于高中生的英语教学,不仅应注意研究和应用基本知识,还必须对教育的强度和方向进行新的调整,以改进学生的英语交流意识,将学生塑造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人才。
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况下使用语言和沟通的能力,语言学家海姆斯为交流方法引入了一个新的术语,叫作“交际能力”。随着交流方法在中国逐渐普及,它对中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方法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由此可见,该方法在培养教育新时代学生时与新课标的要求实现了比较完美的契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学生交际水平的最佳展现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在交际语境中尽快适应环境,了解自己的角色,择取合适的交际语言形式,并以交际目标为前提,进行适当的交往与交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平时的外语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语言技能,注意交流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英语具有别具一格的交际特性,这就要求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去学习和使用语言,因此英语教师应特别注意提问的方式和内容。交际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鼓励在实际情景中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
一、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
教室是教授与学习英语的重要场所,在英语的教与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课堂上的学习成效直接决定了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效。如何在45分钟内、在学生的兴趣范围内和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这已成为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关注的话题。在中学课堂教授英语存在现象:
1.教师忽视学生的需求,全盘灌输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这将使教与学的进度出现错位现象。教师的基本目的是结束课程内容,但是不同的学生学习基础是不同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是不同的,这样下去很可能产生的分化。例如,传统的英语教学只存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听课,没有独立环节进行倾听、说话、阅读和写作,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他们只能写而不会说,他们只会按部就班解答问题,而不会思考不同的思维。此外,由于大多数高中教师在倾听方面的培训很少,这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长此以往,对学生成绩将有很大影响。
2.课堂教学活动展现过多流于形式。年轻的高中英语教师可能会出现这一情况。他们刚走上教师岗位,活力满满,性格开朗,比较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很多年轻老师的英语课,各种活动并发,有角色扮演、唱歌、跳舞、采访等。每节课都会布置游戏,课堂欢声笑语不断。可是一学期下来,考试成绩往往不是所期待的那样。这就是只重视“交际”二字而忽视交际教学法本身意义的体现。
3. 课堂教学以考试代替讲课。在偏远地区的中学,这种情况比较常见。部分学生说,他们的老师认为高考成绩高于一切,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忽略课文内容,以考试卷子代替。这种面向考试的英语教学实际上削弱了许多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许多学生只知道如何做练习,而无法运用英语去沟通。在这种状况下完成三年的英语学习,与外国人进行简单的英文交流都很难做到。每个学生在最开始学习时都是一张白纸,教师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倘若在最初就完全以应试为教学目标的话,这不仅是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不足的体现,而且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影响将长达一生,这值得所有英语教师认真思考。
二、交际教学法的定义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建立了交际法,后由语言学家海姆斯和韩礼德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教学法。这一具体方法最早出现于上世经70年代早期,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该教学方法的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来提高英语水平。英语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能力的训练,学生在课堂学习英语的文化知识,运用方法和一系列的技巧等。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学习如何用英语进行日常沟通。交际就是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具体来说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表达、行为等方式交换彼此的观点、感情和信息,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标使用特定的工具来传递信息和交换想法的社会活动。交际教学法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标而采取教学手段的叠加。
三、交际教学法的特点
应用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高中英语课程中运用该方法,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逐步形成个人语言交流能力。当然,在这之前会有一种假设,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创造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达意识,使课堂教学更加出色,使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交际教学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在交流时要有多个参与主体。传统交流与教育方式和交际教学法的最大区别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方式的变化。以前,师生之间存在着负向关系,没有良好的问答交流,只是较为片面的灌输性教学,而这种不考虑主体感受的灌输和主体消极的接受会导致沟通错误。而现在这种交流方式是基于一种综合的、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关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有机会进行交流。多边交流需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建立平等的教学关系,促进思想的顺利交流和碰撞,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发展。
2.多种角色转换。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中心,充当领导者的角色,人们往往认为其是知识的权威掌握者,而学生必须接受教师传授的所有知识。而交际教学法要求教师及时改变其角色和身份,学生要积极主動参与到教学中,并尽可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课前的这段时间里,教师除了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搭建合适的教学场景与氛围,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确定适当的角色,并创造一种角色扮演教授英语的环境气氛。在课堂上,教师不仅必须控制教学的节奏和方向,而且还必须参加课堂活动。学生是交流实践的主体,教师发挥的是帮助和指导作用。
3. 调动学生积极性。交际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听力等多方面训练,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创造正向的英语交流环境。交际教学法除了帮助学生练习语言,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够感知当前的形势,并在更高的思维和情感层面,对他们的学习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
写作课上,教师可以即将要写的题目为话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并让大家展开思考,然后一起进行沟通讨论,教师循循善诱,效果会事半功倍。
阅读课上,在阅读第一阶段,为了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有所提升,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历史背景和信息,并就文本内容或结构提出一些一般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与此同时,老师应当解释一些新的词语及其用法,以减少阅读困难,以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了解每一段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
在阅读第二阶段,教师可以先对文章大意进行讲解。完成后,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文章中出现的认知点,以及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篇文章,写作目的是什么。针对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来猜测单词的大致意思。也可以以创新方式呈现阅读内容的摘要,让学生畅所欲言。
在阅读第三阶段,阅读后,学生进行多观点的讨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观点。也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共同讨论某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也可以是拓展性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听说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五、如何有效运用交际教学法
1. 将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以之前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为基础,并一点一点地解释和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交际教学一下子学生可能有一段时间无法适应,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以自己的教学特点为基础,在交际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找到平衡。用一句话来说,交际教学和传统教学是不可分开的,必须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是最理想的英语教学方法。
2. 将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结合起来。在使用交际教学法时,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流利的语言沟通能力。如果后者薄弱,培养沟通能力就会很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地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然后发展交际能力。
3.教师应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无论是在交流中还是在平时的课堂上,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理解交际教学法的意义,不断改善教学状况。
总之,英语在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社会发展也越来越需要交际型人才。交际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总体语言能力,也与新课标和现今社会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相契合。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充分运用交际教学法,克服其缺点,发扬其优点,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白连雪.浅析交际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环球人文地理, 2014(20):122-123.
[2]蒋小溪.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2):195.
[3]付新.交际法在英语课堂提问策略中的运用[J].英语广场,2020 (13):113-115.
[4]刘丽.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5):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