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1-09-17 01:50孙代尧
前线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摘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经过坚持不懈的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开创到进入新时代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人类文明

[中图分类号] D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1)08-0008-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接力探索的伟大成果,也是我们开创未来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不仅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从总体上说也是一种新的文明创造。

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必然选择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贯穿于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实践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傳统。

这个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长期革命斗争的锤炼中形成的。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传统。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能提出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吗?能把中国革命搞成功吗?”3由于有这个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不能照抄照搬他国模式。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4中国共产党的独立探索和自主创新,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正是由于这个传统在中国共产党内深深扎根,在经历发展的曲折后,1978年我们党开展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新恢复和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起的逻辑起点。没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这里说的别国模式,是指苏联模式。这里所指的长期历史经验,不仅包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而且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部经验;不仅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而且包括革命时期的经验。

由于有这个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自己选择的道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自觉,坚持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和坚定走自己的路的道路自信,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走向成功的“密码”,也是我们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只有从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中,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不断接力探索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基础上,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有几段提纲挈领的重要论述:“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2

历史的创造不是随心所欲的,人们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而是在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根本社会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或者说,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的初始条件。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的多方面成就,包括社会制度变革,工业体系、工程体系和社会事业建设留下的有形的物质资产,以及这一时期探索留下的思想和理论成果,改革开放就很难顺利推进。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认为,在讨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不应忘记社会主义革命的遗产,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早期政权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的,革命时期的社会主义遗产特别是社会转型、平等主义和独立自主的发展思想,深刻影响了改革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1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也说:“毛泽东的土地改革、普及识字、扩大公共医疗保健等等政策,对改革后的经济增长起了非常有益的作用。改革后的中国受益于改革前中国所取得的成果的程度,应该得到更多的承认。”2

同样,如果没有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时代主题转换、新技术革命和新工业革命的兴起、东亚崛起为主要标志,世界发生大变局和大变革。时代变局给中国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也使中国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出了有力的回应,成为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社会主义,新技术革命和新工业革命时代的社会主义,东亚崛起时代的社会主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在时代变局中挺立潮头。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同时发生在时代变局的大背景下,并不是偶然的。它提供的重要启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3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 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一篇大文章,是一场历史的接力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回应时代变局,顺应人民期盼,开启了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新道路,创立新理论,为这篇“大文章”确立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新世纪新阶段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創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开创性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接力赛”仍在继续。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仍将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科学精神,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遵循历史逻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以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创新形态

美国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在《逃离不平等》一书中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逃脱贫困、饥馑和争取更好生活的历程。书中写道,在中国,亿万民众摆脱了长期的贫困状态,堪称有史以来人类最为伟大的逃亡。1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历经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物质文明发展到很高水平,但摆脱贫困、跨越发展陷阱和实现现代化,仍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解决的难题。近代以来,现代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但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至今依然困扰着众多发展中国家。欧美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和话语霸权,把西方的价值观、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普遍化,现代化成了西方化的代名词,欧美发展模式成了现代化的唯一模式。但事实证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西方现代化模式只是一个“发展的幻象”。

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辛探索中创造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给在现代化道路上步履蹒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选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就新在,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独立自主、自信开放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追求互利共赢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中国道路超越了既有发展理论和现代化模式,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神话,向世界昭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是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可以说,我们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2 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其复杂程度和难度,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从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启示,也就超越了一国层面,而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与价值。到21世纪中叶,当我国成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中国发展经验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并汲取世界文明成果的综合创新。中国道路既是走自己的路,也是走人类文明发展之路。它是文明融合的产物,又对世界文明多样性作出了独特贡献。它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解决了中国问题,又蕴含着解决人类问题的普遍价值。就此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置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历史视野,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展示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前景。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之治的世界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ZDA01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作者简介:孙代尧,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前线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 / 王晓方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