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丽莉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基础部,福州 350101)
高职院校在传授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的人才[1]。教育者应从多方位引导学生,关注培养其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但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医学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一直缺少有效的途径[3]。基于核心素养,笔者对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一课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加以实施,探索在该门课程教学中结合珍爱生命、社会责任等思政教育内容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可行性和实践效果。
正常人体结构是高职护理专业专业基础课,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体各系统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根据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系本门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融入课程思政,设计知识、技能、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2.1 知识目标 学习掌握正常人体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1.2.2 技能目标 能结合模型和大体标本,联系活体、联系临床,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
1.2.3 素养目标 以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为出发点,结合课程内容、查阅文献,确定出高职护理专业、与本门课程较为贴切的核心素养内容:科学精神,感恩意识,社会责任,确定出素养目标。
①科学精神:使学生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主动的学习精神,学习正确客观科学知识,培养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感恩意识: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感恩先辈,感恩父母,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积极地面对生活;③社会责任: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良好的责任担当,使之内化为身为医学生、未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
无论是高职单招学生,还是普高生源学生,大部分学生没有受过专题生命教育,感恩意识、责任意识较薄弱。
正常人体结构是一门以生命终点为起点的特殊课程,尤其普高生源学生在学习时易产生惧怕心理。课程涉及到大量的解剖名词,对于刚接触医学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易导致他们的学习热情、积极性降低。
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制定本门课程特色的“一二三四”课程思政模式。
一即一条主线,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解剖学第一课[4]、解剖学每章课以及解剖学课外课。
二即两个结合,课堂内外、线上线下,课堂内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课程思政,课堂外延伸教学内容,强化课程思政效果。在互联网+背景下,应用信息化手段,推送丰富事例,使得教与学、导与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突破开展课程思政的时间、空间。
三即三个核心素养目标内容:科学精神,感恩意识,社会责任。
四即四个教学特点:全员参与、引导警示、初步评价、反馈提高。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是教师与学生全员参与,教师收集与教学章节相关的热点素材,引导学生挖掘、体会其中的正能量,以反面教材对学生进行警示提醒,初步探索评价开展课程思政的效果,在总结中优化本课程思政模式。
在具体教学各环节、课堂内外实施过程中,以解剖学第一课→解剖学每章课→解剖学课外课为本门课程课程思政教学主线。
通过课堂讲授、实训体会、活动教育三方面逐步强化这一主题。在绪论课堂上具体介绍本门课程内容,设计充分的时间结合教研室自制的“生命教育撼人心”专题视频等素材开展课程思政,强调大体老师是该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无语良师”。以此教育学生应心怀感恩,尊重生命、尊重大体老师。实训课时,在人体形态学馆、解剖学实训室由授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解剖学誓词的宣誓,组织学生对大体老师行默哀礼,致敬大体老师。并开展新生生命教育活动,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宣讲,让刚踏入医学院校的新生感受到遗体捐献者的无私奉献,从而认识生命、领悟生命、感恩生命。
围绕本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目标内容:科学精神,感恩意识,社会责任进行教学。在各系统的教学过程中,依托丰富的素材,强调正面事例,剖析反面教材,以开展课程思政(表1)。
表1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组织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使严谨的解剖学知识变得生动。如每年举办人体解剖学绘画大赛,激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学习热情。有参赛学生在画了心这一器官的基础上,将提灯女神放于心中,作品取名:不忘初心。体现了护理专业学生以正常人体结构这门课为起点,铭记南丁格尔精神,指引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学生能把个人兴趣,与解剖知识、专业体会相结合。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潜移默化领会课程思政的内容,使得育人、立德润物无声。
授课教师制定课程思政专题问卷,设计问卷内容,上传至开放课程学习平台,每位学生积极回答基于课程思政案例的问题集,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授课班级里,32%的学生认为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掌握精湛的护理技术,66%的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社会责任及正确的三观。
本项目初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这一核心素养目标,如宣讲潜心进行多年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打好基础的医学大家的事例,鼓励学生培养勇于探究、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不要急于求成,实现目标要依靠积累;初步达到引导形成“感恩意识”这一核心素养目标,如结合生活事例和生命经历,使学生领悟到感恩父母和感恩生活的重要性,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初步达到强化“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目标,如通过感受毅然归国、学医报国的医学前辈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上初步结论由分析问卷中学生勾选“印象深刻,对自己有帮助,引发自身思考”的案例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后得出。
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一课围绕核心素养目标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加以实施,让解剖学具体化、温暖化,使学生从不了解、片面了解到愿意了解、全面了解本门课程,在了解的基础上,改变、克服心理的恐惧。课中及课后,授课教师观察学生对实验室规章制度的遵守等外化状态[5],学生能自觉整理好仪容仪表,严肃庄重地完成解剖学实训课程的学习。在每次课程结束后学生自发地对大体老师鞠躬表达感谢和敬意,并主动打扫实训室。在课外,学生积极参加器官捐献宣讲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致敬大体老师,并将之转化为学习的内动力。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和职业使命感。
教学反思从“加强、走近、总结、更新”4个方面进行。作为教师,应持续加强自身学习,增强自身的育德能力;主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所思所感,关注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动态,及时追踪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更加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不断地总结、探索多方位的反馈评价方式,更新本门课程核心素养目标内容,扩充课程思政的案例库,更全面更深入地开展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