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富
(呼图壁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新疆 呼图壁县 831200)
通过棉花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对比试验,摸清呼图壁县当地常规施肥下棉花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现状和利用效果,进一步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摸索化肥减量的有效途径,达到棉花种植节本增效,稳产高效,环境友好的目的。
试验地选在大丰镇高桥一组王智棉田。地理位置为东经86°38′37″,北纬44°11′39″,土壤类型为潮土类红板土,耕层土壤含盐量0.09 g/kg,碱解氮88.5 mg/kg,有效磷44.7 mg/kg,速效钾385.0 mg/kg,pH 8.5;排灌条件良好。种植模式为2.05 m 宽膜,一膜六行播种模式,播种量为2.4 kg/667m2。播种前用二甲戊灵200 mL/667 m2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播种期为4 月13 日,出苗期为4 月28 日左右,不施底肥。保苗株数14 000~15 000株/667 m2。防治对象为棉叶螨,历年中度偏重发生。作物长势中等,棉叶螨中度发生。
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早53号。
供试肥料为尿素(含N46%)、磷酸(含P2O5100%)和硫酸钾(含K2O53%)。
试验设5 个处理,3 次重复,15 个小区。各处理分别为:处理1(氮磷钾区)施入N:17.7 kg/667 m2、P2O5:8.14 kg/667 m2、K2O:7.1 kg/667 m2;处理2(无氮区)不施N,P2O5、K2O 施入量同处理1;处理3(无磷区)不施P2O5,N、K2O 施入量同处理1;处理4(无钾区)不施K2O,N、P2O5施入量同处理1;处理5(CK)不施肥,滴清水。每个小区2 膜,宽5 m,长度10 m,面积50 m2。
采用滴灌方式,整个生育期滴水8~9 次,每次滴水量30~60 m3/667 m2,灌水采用前轻后重的原则,第1 次于6 月19 日左右灌水,每8 d 灌1 次水,8月20 日左右停水。试验小区共施肥6 次,随水滴施,施肥时间分别为6 月22 日、7 月1 日、7 月8 日、7月16 日、7 月24 日和8 月2 日。整个生育期防治病虫害5~6 次,使用啶虫脒、阿维菌素、康宽、禁螨、吡虫啉等药物,交替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1]。根据棉田棉花长势,整个生育期化控5~6 次,第1 次化控在6 月初,前期缩节胺用量0.5~1.0 g/667 m2,中期缩节胺用量2~3 g/667 m2,后期缩节胺用量8~10 g/667 m2。
调查各小区棉花生育性状,每小区取5个点,每点取20株,调查棉花株高、叶片、蕾数、果枝数、铃数等指标。
通过调查得出,各处理吐絮期为9 月15 日,生育天数均为126 d。由表1 可知,苗期处理1 无论株高还是叶片数均高于其它处理。处理2 和处理5 株高和叶片数最低;蕾期,处理1 的株高、叶片数、蕾数和果枝台数均高于其他处理,处理2 和处理5 最低;花期至铃期,处理1 的蕾数、花朵数和铃数均高于其他处理,处理2 和处理5 最低,其中,铃期结铃最多的是处理1,为5.4 个,结铃最低的是处理5,为4.4 个。
表1 棉花生育期及生育性状调查
根据大丰镇高桥村籽棉和茎秆养分含量计算100 kg 籽棉经济产量N 养分吸收量、缺N(PK)区100 kg 经济产量N(PK)养分吸收量、棉花的吸N(PK)总量、无氮(磷钾)区作物吸N(PK)总量、氮(磷钾)肥利用率的效果。
由表2 可以看出在当前滴灌条件下,处理1 氮肥利用率为56.6%,磷肥利用率为22.0%,钾肥利用率为34.1%。
表2 养分含量、百公斤籽棉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统计
从表3 可以看出,不同处理棉花单株结铃数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处理1 >处理4 >处理2 >处理3 >处理5,最高的是处理1,为6.5 个,最低的是处理5,为4.5个。不同处理棉花的产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处理1 >处理4 >处理3 >处理2>处理5,产量在234~368 kg/667 m2之间,产量最高的是处理1,为368 kg/667 m2,产量最低的是处理5,为234 kg/667 m2,处理1 较处理5 产量提高了134 kg/667 m2。各处理纯收入为-83~518 元/667m2,从高到低排列顺序依次为:处理1 >处理4 >处理3 >处理2 >处理5。
表3 不同处理棉花产量结构及效益分析
呼图壁县大丰镇高桥村棉花种植过程中,处理1(氮磷钾区)每形成100 kg 经济产量所吸收的养分量为N 6.3 kg、P 1.04 kg和K 6.3 kg,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56.6%、22.0%和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