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政君 胡 立
自2014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次提出以来,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的总纲部分,充分表明我国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广泛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理论和思想进一步得到深化。
民族研究是学科发展的时代产物。(1)祁进玉、祁志伟:《新时代我国民族研究的发展动态范式及展望》,《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5期,第1-8页。多年来,民族研究正在克服单一研究范式,多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研究将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一大发展趋势,推动该领域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深层次发展。研究者多来自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涵、框架体系、理论建构、演绎路径、培育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与心理研究取向的结合方面呈现出愈加活跃的交流对话。
新时代在民族心理众多的研究中,民族群体人格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民族心理中极富表征性的内容。(2)李静:《民族心理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360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域中,以民族族群心理为研究变量,考察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3)高兵、杨玉芳:《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与前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7月13日,第6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是新时代民族研究值得关注的具有心理意义的研究内容。
本文基于2014-2020年CNKI(中国知网)高级检索获得的341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期刊论文的量化图谱统计与归类分析,探索民族学在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热点、主题演化路径、不足之处等,尤其是要把握民族心理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整体脉络,揭示其新近研究动态及其发展趋势,有助于掌握民族学研究取向与心理学研究取向结合的最新研究动态及其价值取向,有利于从微观层面上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的实现提供心理助力。
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指出,“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4)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上卷),沈阳:辽宁出版社,1988年,第375页。由此引申到个体或群体的国家认同或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不仅包括对国家实体如疆域、民众、领土主权等认同,也表现出对其政治法律制度、政党、信仰、国家精神等认同。而个体或群体作为民族的一员或组成部分,不仅表现在对本民族文化、宗教、利益的认同与自豪,也体现在对于本民族的归属感上。(5)周大鸣:《中国族群与族群关系》,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6页。
基于以上的论点推断,笔者在CNKI进行高级检索时,把检索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第二部分以“心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分别用“and”作为关联词进行检索,剔除学位论文、报纸、会议等,共获得341篇期刊论文,时间跨度为2014-2020年,导出文献格式为“Refworks”,最后在CiteSpace中进行转换以及量化图谱分析,以确保文献来源及所得出的图谱的完整性,从而提高数据的科学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变得愈发重要,各种定量分析软件逐步走进传统人文社科领域。CiteSpace软件正是用于探究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知识基础(关键文献)、主要作者和机构等,同时帮助预测某一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走向。
从目前大多数使用CiteSpace的目的来看,主要在于探测学科知识领域发展及其研究热点、前沿和趋势,(6)陈悦、陈超美、刘则渊:《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2期,第242-253页。而本文同时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整合民族心理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相关成果,助力其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深层次发展。
在民族心理学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脉络主要可以从总发文量、研究者发文总量、研究机构分布等方面获得有效的相关信息。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界在民族心理学视阈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如图1所示,2014-2018年,发文数量呈现相对稳定的增长。然而,2019年间发文数量呈现激增状态,增幅也较大,2019-2020年发文数量颇多,但增幅相较2018-2019年而言相对较小。说明近两年以来诸学者对于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越来越注重“意识对于物质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图1 2014-2020年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文数量图
在CiteSpace软件所得的研究者分布图中将Threshold数值调为3,获得研究者分布信息,如图2所示。
图2 2014-2020年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者分布图
在图2中,字体较大者为论文数以及贡献较多者,连线代表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可以看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李静(8篇)成果最多,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的严庆(5篇)、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陈立鹏(4篇)、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孙秀玲(3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崔龙燕(3篇)、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的李贽(3篇)等作者发文数较多,其余作者在该领域发文数在1-2篇之间,这些作者共同构成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者。值得一提的是,除李静和严庆等作者的连线较多之外,其余作者之间连线较少,即相互联系较少,表明该领域内尚未形成较多合作。
在CiteSpace软件所得的研究机构图中将Threshold数值调为3,获得研究机构分布信息,如图3所示。
图3 2014-2020年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机构分布图
在图3中,研究机构名称的字体越大、节点越大,则代表该研究机构对该领域的贡献越大。将数据进行整理可知,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成果最多,涵盖其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等,表明中央民族大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研究领域形成了多学科相互联系的研究体系。紧随其后的研究机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等。可以看出,在这一研究领域,研究者多来自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等学科。同时,也可以看出研究机构多分布于北京、天津的高校以及边疆地区的民族高等院校,表明除了国家重点大学以外,民族高等院校基于其自身地理位置、丰富资源以及人文底蕴等优势,共同助力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的构建。另外,中部地区高等院校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2014-2020年间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献的引频次数如表1所示。
表1 2014-2020年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文献中被引频次表(前20名)
续表1 2014-2020年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文献中被引频次表(前20名)
由表1不难看出,在引用频次最高的前20篇文章中,学者们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理论构建、培育路径、民族教育以及面临的挑战及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在宏观层面上结合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工作以及主流的意识形态加以探讨,尚未深入涉及民族个体或民族群体在微观层面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综合性研究。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域中民族心理研究主题和热点进行探索,有利于揭示其新近研究动态及其发展趋势,更有利于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素。
将从CNKI数据库导出的341篇期刊论文的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在“nodetypes”中选择“Keyword”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调整图谱,最终绘制出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4所示。
图4 2014-2020年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词聚类图
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将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分成13个主要的内容。在高频关键词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70次)位列第一,“中华民族共同体”(59次)位列第二,“中华民族”(44次)位列第三,“文化认同”(37次)位列第四,“共同体意识”(26次)、“国家认同”(26次)并列第五,“民族团结”(25次)位列第七,“新时代”(20次)位列第八,“五个认同”(18次)位列第九,“民族认同”(17次)位列第十,其余各关键词出现次数在1-13次不等,如表2所示。
表2 2014-2020年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词出现频次表(频次≥9次)
1.文化认同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增订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19年,第195-197页。因此,多数学者赞成除认同本民族文化外,还要认同他民族文化,更要认同中华文化这一说法。(8)王希恩:《中华民族建设中的认同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第1-9页。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路径方面,沈桂萍强调从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出发,提炼出共同的价值遵循,为国家认同打下文化和心理基础。(9)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1-6页。也有部分学者基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看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文化意识的过程。(10)孙秀玲、马丽:《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新疆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第62-67页。同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包含不同层次精神要素的价值系统。(11)黄钰、郎维伟、陈建樾:《实证微观意识范式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第29-35页。不同学者们多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对本民族、他民族和中华文化认同,民族之间文化交融与继承创新发展和文化教育出发,强调基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培育共有精神家园。略遗憾的是,学者们偏向于阐释文化认同的内涵、架构、意义和路径,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关注较为缺失,对文化的“载体”——人,尤其是对个体的文化心理机制的研究微乎其微,鲜有研究提出具体的文化策略,期待学者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2.政治认同
相较于前文的文化认同,以赵刚为代表的部分学者更加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属性,即对国家、族际关系以及民族社会发展道路的认同。(12)赵刚、王丽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属性解读》,《湖湘论坛》2017年第1期,第106-112页。众学者对政治认同的理解略有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从国家民族的建构、公民身份的强化、国家政治体制和治理体系的完善、爱国主义的凝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辩证关系等。但从总体来看,有关政治认同的研究仍略有欠缺,如学者们过多倚重于宏观层面的认同内涵解读和建构;而从微观层面来看,在个体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重合与冲突、政治认同的解构和重建、政治认同心理的动态变化发展、政治认同的个案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有关政治认同的内涵解读较多,尚未明确政治认同是民族层面还是国家层面抑或是民族和国家层面相结合的认同,容易造成混乱和曲解,望早日得到较为明晰的界定。
3.“五个认同”
学界在有关“五个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上,展示出较高的热情,如郎维伟等。(13)郎维伟、陈瑛、张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12-21页。但总的来说,对于“五个认同”的核心概念的解释存在着分歧,就如何将“五个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化于民众心中的研究稍微薄弱,且多集中在宏观的理论叙述和探讨上,缺少相应的个案研究与微观实证研究,这也是今后需要加强之处。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认同”之后,学界更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将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等相关联,多与国族认同、党的领导、国家治理体系、民族工作与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法治制度等结合,涵盖了党政军民学等领域。
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开放、分工与合作。一组相互协调良好的区域经济,可以使地理位置、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地区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实现单个孤立市场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
虽然学界和国家政府层面尚未对这些认同进行明确的学术性和政治性定义,众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且建树颇多,多体现在宏观层面认同的内涵、价值以及培育路径等方面,使得外部建构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得以完善和发展。
在CiteSpace将Modularity值调为0.5,如表3所示,共计得到14个突现词,可以较好地探寻到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热点。
表3 2014-2020年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突现词表
如表3所示,“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等词突现度较高,2014-2018年间的“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的研究相对成熟,同时研究热度相对平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17-2018)、“四个认同”(2014-2018)研究热度降低且趋于平稳,应该是由于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距今时间较长,“五个认同”的提出是对“四个认同”的升华,所以这两个主题热度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多元一体”(2017-2020)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多元一体”不仅单指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同时还涉及文化、经济、政治、教育等相关领域,更是衍生了多元一体的教育论,可见“多元一体”的内涵及其研究广泛而深入。
在厘清民族心理学视阀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动态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这一主题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文化认同、民族团结、历史认同、“五个认同”等方面,但大部分学者把侧重点放在“文化”“政治”“历史”等相关的“认同”研究上,令人慰藉的是,有部分学者从情感、认知、行为、民族心态、心理距离和心理空间、社会表征等心理机制出发,探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要素整合模式。
1.认知层面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心理学路径下,个体的认同心理要素是一种从认知到情感,进而影响到行为层面的心理过程。(14)管健、郭倩琳:《国家认同概念边界与结构维度的心理学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3期,第214-221页。赵超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15)赵超、青觉:《象征的再生产: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文化路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第103页。因此,从认知层面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把握个体或群体在心理层面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薄弱和欠缺之处。
部分学者多强调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符号认知的必要性、(16)李静:《共同的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之一》,《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9期,第18页。对各民族文化及文化差异的理性对待以及适应、(17)陈立鹏、薛璐璐:《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10期,第19-22页。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和中华民族身份等的认识。(18)陈立鹏、段明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点思考——心理学的视角》,《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1期,第17-20页。梁静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解读,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征为重大历史事件、典型形象、语言文字、文化符号、传统习俗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主要体现在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等方面。(19)梁静、杨伊生:《跨民族友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培育机制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7期,第207-214页。对于如何在认知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者们也各抒己见,如陈立鹏等提出增强共同体意识结构中的文化适应能力。(20)陈立鹏、薛璐璐:《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10期,第19-22页。李静则点出共性认知要素的重要性。(21)李静:《共同的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之一》,《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9期,第18页。对于个体或群体“认知”的内涵和建构路径,学者们从文化符号、文化交融、文化适应能力出发,明晰作为“文化”载体的人或是民族如何在认知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
从情感角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重要性和方式上。李静指出共情有三个层次,即情感共情、内容共情和潜意识共情。(22)李静:《共同的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之二》,《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10期,第17页。刘吉昌则提出了情感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要素。(23)刘吉昌、曾醒:《情感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第11-16页。青觉等从情感政治学的角度提出了把握情感的公共影响力,规避情绪稀薄与激化,发挥情感的建设性价值,提供重要的精神力量的四条建议。(24)青觉、徐欣顺:《新时代边境疆稳定发展的情感政治学研究——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路径分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9年第1期,第6-14页。值得注意的是,情感是最难以掌控的因素,不同的民族群体有着不同的意义系统,在跨民族友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负面情绪的调节渠道和方式。(25)梁静、杨伊生:《跨民族友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培育机制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7期,第207-214页。对此,刘吉昌在宏观层面也提出了几点建议: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富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褒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塑造国家整体形象。(26)刘吉昌、曾醒:《情感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第11-16页。虽然学者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认知、情感的解读各有重点,但无一不是为了推动认知和情感向着行为转变,以期使共同体意识浸润在每一分子心中,牢牢体现在一言一行中。
3.心理层面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除了认知、情感因素之外,部分学者从民族心理距离、心理空间、社会表征、民族心态等方面探究铸牢共同体意识,深化了民族心理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方向。
心理距离表现在民族之间即民族心理距离,是各民族交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民族心理距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够增进对本民族的信心和凝聚力,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但另一方面,若民族心理距离过大可能会导致民族关系僵化,各民族间界限清晰且存在偏见。(27)陈立鹏、薛璐璐:《民族心理距离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第34-40页。陈立鹏等指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心理距离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时间距离(历史记忆与宣传导向)、社会距离(认知偏差与社会公平)、空间距离(居住格局与边界意识)、概率距离(语言障碍与群际接触),故需追溯共同的历史记忆,重视民族需求差异;发挥印象管理作用,注重社会发展公平;引导各民族成员合理归因,多渠道打破空间壁垒;重视通用语言的使用以及非语言的交流,增加民族曝光频率。(28)陈立鹏、薛璐璐:《民族心理距离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第34-40页。
心理空间是以自我为核心的认知语境,是身体接受内外刺激后所体验的内在关系表征,心理空间的任何元素都是自我对其感知和体验的结果。(29)张绣蕊、王爱芬:《心理空间的历史渊源和概念解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25期,第49-53页。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社会空间的重塑,对于个体心理空间来说,其过程是精神抽象空间中的生产和重塑,本质上是国家意志和社会精神在个体心理空间的重塑与再生产。(30)张淑娟:《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意涵》,《学术界》2020年第1期,第78-86页。从培育路径上来说,应该不断推动心理空间的认知更新和情感感染、心理空间延伸中的解释和支持、心理空间让渡中的相互镶嵌、心理空间规划中的心理培育。(31)胡平、韩宜霖:《心理空间视阀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初探》,《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第150-154页。结合学校教育角度来看,应构建适宜多民族和谐共处的丰富完美的学校物理空间、动态再造多民族平等包容的学校人际空间、构建系统性、全面性的学校知识空间以及体验空间。(32)胡平、徐莹:《从心理空间生产看学校教育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4期,第19-24页。
民族心态也是学者们研究较多的一个角度,尤金菊等指出民族心态秩序是群体心理状态和民族情感的集中反映,所以提出了激活民族原生性要素、共时性的价值规范引领、情感的合理唤醒疏导三条建议。(33)尤金菊、高鹏怀:《民族心态秩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12期,第10-15页。杨鹍飞等则是将国民心态与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建设性地提出了加强边疆社会民生和法治建设、反“暴恐”力度和建立社会心理调节机制,培育各民族群众的健康国民心态。(34)杨鹍飞、王冉:《边疆社会国民心态建设:内涵、意义与路径选择》,《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14-19页。
社会心理学学者从社会表征领域出发,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社会共享性和行为差异性、社会根源性和行为说明性、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动态性特征。(35)陈永涌、任梓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第29-34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的建设,陈永涌等提出在话语分析层面,明确概念,使其具象化,区别其与中华民族一词使用的差别,同时要兼顾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统一。(36)陈永涌、任梓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第29-34页。同时,应将共同体意识融入人民大众生活中,使其社会化在普通民众心中,构建个体心理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使其践行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上述学者从情感、认知、行为、民族心态、心理距离和空间、社会表征等心理机制出发,尝试如何通过个体或群体的内心心理活动的引导和调节,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机制,找出心理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足与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推动了该领域理论框架的构建和路径的探索。
关键词共现时区图可以明晰地体现每个时间段的研究前沿,能有效地梳理出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研究主题的演进脉络。如图5所示,它是通过CiteSpace软件制作出的2014-2020年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
图5 2014-2020年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
通过图5可以得知,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研究主题的分水岭在2017年,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出,2014-2017年期间,学者们在“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展现了较大的关注,2017年之后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便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和整合发现,学者们在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以及与国家政策相衔接的经济、政治、教育等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多,且有一定的建树;但是在民族心理距离、民族心态、心理空间、社会表征、社会心理、人格心理等微观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性的研究亟须加强。
第一,政府和学界应加强合作,给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晰、权威、定调的概念解读,为学术研究和政治话语的落实以及社会化指明道路。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持续深入,各种基础性的概念出现了模糊甚至混为一谈的现象,“民族”“国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概念的解读应互相衔接,避免前后矛盾;同时,应以我国多民族国家的事实为基点,结合我国的国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思想为指导。唯有基础概念的权威性界定才有可能避免学界无谓的纷争和混乱,才能提高相关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学者之间的联系需要加强,除李静和严庆等作者与其他学者联系较多之外,其余学者之间联系较少。同时,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也颇少,尚未形成区域联动式研究,中部及东部地区的研究机构较少,如何推动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呈点线面体式发展应该引人深思。除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心理学系,其他高校的心理学专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较少,应将更多的心理学学者吸引到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机制研究,深化民族心理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方向,壮大民族心理学的研究队伍,努力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部建构和内部建构理论协调发展、并驾齐驱。
第三,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研究对象大多聚焦于某个特定的少数民族,很少有对跨界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在内的多民族进行交叉研究,也缺乏将少数民族与汉族相结合的研究。研究角度主要为研究者视角,缺少对边疆跨国流动背景下少数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重构过程的研究,鲜有以认知主体的主观层面即少数民族群体人格特征为基础的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研究。而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中也未涉及民族心理研究取向,更是缺少基于民族心理的民族团结进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合研究。今后应加大对民族群体人格的研究力度,探究个体或群体在不同时期的认知基础和“铸牢”困境,尝试构建有效“铸牢”的整合模式。
第四,深化基层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与研究,提高研究者的学习热情和能力,巩固民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认同。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距今已有7年之久,但是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高校教师以及科研机构人员。在近些年的田野调查中,基层的党政人员和居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现出较强的陌生感,多数不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何物,而共同体一词无疑具有在潜意识中的强化各民族团结一心、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强化联结纽带的作用。如何在普通民众之中尤其是民族的微观心理层面宣传、弘扬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亟须解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突出个体内部的意识主观能动性即主体建构性,与宏观层面的建构即外部建构相结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个体的内心,成为所有成员共有的价值基础、情感体验和共有精神家园。当前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持续升温和有待深入研究,也反映了当前党和国家层面十分重视“意识的能动性”这一方面,因此,期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趋势向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