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跨国大型银行在亚太地区发展分析及建议

2021-09-16 12:05原晓惠
清华金融评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跨国亚太地区亚太

在银行国际化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亚太地区因疫情防控形势较好、经济复苏态势明显等,成为各跨国大型银行重点关注和拓展的对象。本文分析了主要跨国银行在亚太地区的经营格局和发展战略,为我国银行业拓展亚太市场提供参考。

亚太地区逐渐成为跨国银行的重要市场

亚太地区广义上指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包括整个亚洲、大洋洲和美洲部分国家,狭义上指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本文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等国际组织对亚太地区的定义,主要指东亚(包括中国和日本)、东南亚和大洋洲国家。近年来,亚太地区经济金融发展较快,逐渐成为跨国银行的重要市场。

一是经济增长快,外来投资吸引力强。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和体量最大的地区,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由2000年的26.3%跃升至2019年的34.9%,2019年该地区超过一半的经济体GDP增长率达到4%以上。同时,亚太地区在全球投资和贸易中的影响力逐步扩大,2019年其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净流入占全球FDI净流入的33.5%,全球前10大FDI净流入的经济体中有5个来自亚太地区(分别是中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印度、澳大利亚);亚太在全球商品出口中的份额由2000年的28.4%提升至2019年的36.5%。

二是金融业发展较快,金融一体化有较大潜力。当前亚太银行体系的资产规模已超过欧洲,成为全球第一大银行市场。2020年全球1000家银行榜单中,亚太、欧洲和北美的上榜银行的一级资本总额分别为4万亿美元、2.2万亿美元和1.7万亿美元,总资产分别为57.9万亿美元、40万亿美元和22万亿美元。亚太地区各经济体语言、文化、宗教、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程度和多样性较高,金融一体化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近数十年来,亚太地区各国相继放宽贸易和投资、放松金融业管制、资本账户逐步自由化等改革,大幅促进了金融业发展。提出要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简称RCEP)。区域内经济贸易一体化将助推亚太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金融业发展潜力巨大。

三是亚太地区逐渐成为外资银行必争之地。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简称BIS)数据,主要亚太地区国家吸收的跨境金融债权规模逐年迅速增长,目前在全球份额已达到27%,接近欧洲和北美地区水平,增速明显超过其他各地区(图1)。亚太地区吸引外资银行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息差水平较高;二是金融科技发展勢头迅猛,全球金融科技公司前10强中有5家来自亚太地区,为外资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和人才支持;三是全球财富东移态势明显,亚太地区的零售业务、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等业务具有巨大增长潜力。根据瑞士信贷统计,未来5年全球家庭财富将增长26%,亚太新兴市场将贡献三分之一的增长,亚太地区百万富翁数量将达到1503万人;四是保险业务有较大增长空间。瑞士再保险研究院预计,至2029年亚太地区在全球保费占比将达42%。

亚太地区跨国银行竞争格局

近年来主要跨国大型银行都致力于拓展亚太市场,逐渐形成欧美领先、日资崛起、其他银行相补充的竞争局面。

一是欧美银行占据外资银行龙头地位。从全球主要跨国银行在亚太地区的营业收入看,前10大银行中,欧美银行占据7席,既有汇丰、花旗、渣打等“老牌”跨国银行,也有法巴、美银等区域性跨国银行。“老牌”跨国银行在亚太地区布局历史悠久,在当地积累了深厚的客户基础和市场资源,2019年,花旗、汇丰(除中国香港)和渣打在亚太地区的营收规模分别达到160亿美元、121亿美元和104亿美元。近年来,德银和法巴等欧美区域性跨国银行加快亚太市场投入,亚太地区营收规模保持0~50亿美元之间,占全部海外营收的比重均达到30%左右。

二是日本银行增长较快,新加坡银行占据一定份额。亚太地区本地银行中,日本和新加坡银行在亚太地区的跨境业务具有一定规模,与欧美银行开展正面竞争。其中,日本三菱日联在亚太地区的布局和创收规模相对较高,在全球各跨国大型银行内仅次于汇丰、花旗。近年来,日资银行通过大规模并购,在亚太地区的扩张速度较快,2011-2020财年,日本三大银行在亚太地区的营收规模增长了3.6倍,远高于集团营收增幅(36%);年复合增长率为18%,对集团营收贡献度由5%提升至17%。新加坡星展银行2019年在亚太地区(除新加坡)的营收规模为37亿美元,略高于法国巴黎银行、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欧美银行。

三是中国、澳大利亚等地区的银行市场份额有待提升。中资银行在非港澳台地区的营收规模和澳大利亚银行在非大洋洲以外地区的规模都相对较小,业务拓展水平有待加强。2019财年澳新银行、Commonwealth银行、Westpac银行等三大银行在大洋洲以外的营收规模分别为18美元、7美元和9亿美元;2019年中国银行在除港澳台以外地区的全部海外营收规模为33亿美元,相当于星展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美国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等在亚太地区的营收规模。

四是主要跨国银行在亚太基本形成四大梯队。第一梯队是拟重点深耕亚太市场的全球性跨国大型银行,将亚太地区作为其拓展海外市场的核心目标,是集团创收的重要来源,包括渣打、汇丰、花旗和三菱。这些银行的海外市场收入贡献度一般在50%以上,亚太地区收入贡献度在20%以上(表1)。第二梯队是拟重点深耕亚太市场的区域性银行,整体海外业务规模较小但是比较看重亚太市场,亚太地区收入占海外总收入比重均在30%以上,如星展、美银和法巴。第三梯队是注重均衡发展的全球性跨国大型银行,如瑞穗、三井、摩根和德银。这类银行的海外市场收入贡献度一般在50%左右,其中亚太地区贡献度在10%~15%之间。第四梯队以巴克莱和法兴为代表,亚太市场不是其重点拓展的海外市场,对集团和海外总收入的贡献度分别在5%和10%左右。

亚太地区跨国银行经营特点

一是布局历史悠久,机构分布较为集中。亚太地区各国间文化差异较大,语言种类繁多,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差异程度较高,银行深耕亚太市场需要长期投入和布局。其中,渣打在新加坡和印度等国的经营历史已达160年;汇丰1865年在中国香港成立,紧接着在亚洲大规模设点布局,到1900年亚洲网络已扩展至日本(1866年)、印度(1867年)、菲律宾(1875年)、新加坡(1877年)和泰国(1888年);花旗进入中国香港(1902年)、日本(1902年)、马来西亚(1959年)等市场的时间也较早。目前主要跨国大型银行在亚太地区的布局国家数量相對较多,均在12个以上;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东亚地区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包括港澳台)、韩国;东南亚地区主要集中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越南等,其他国家布局相对较少,例如老挝仅有渣打一家银行设有分行。

二是零售业务占比相对较低。亚太地区语言文化多样性突出,给欧美跨国银行拓展零售业务带来较大挑战。花旗虽在亚太地区拓展历史较长,但仍以对公业务为主,零售业务与其在欧美、拉美地区的规模相比仍然很小。2019年花旗在亚太地区的零售业务营收贡献度为46%,明显低于北美(60%)和拉美(50%)。花旗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北美与非北美地区1:1的平衡,但零售业务目前仍然以北美地区为主,2019年零售业务板块营收合计330亿美元,有204亿美元来自北美地区,亚太地区规模为73亿美元,占集团零售业务总营收的22%。汇丰的零售及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板块税前利润占集团总利润的48%,是创收最大的板块,但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地区;除中国香港以外的零售业务利润贡献仅占亚太地区总利润的6%,私人银行贡献几乎为零,对公的商业银行、企业中心、全球市场业务板块合计利润贡献达95%。

三是利息收入占比较高。亚太地区整体利率水平相对平稳,净息差水平较高,利息收入成为各跨国银行在当地的主要收入来源。2019年,汇丰在亚洲的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6%,远高于欧洲(33%)、北美(51%);渣打在大中华及北亚地区的利息收入占比为53%,亚太地区平均利息收入占比为52%,而欧美地区利息收入占比仅为9%。星展银行在亚太地区(除新加坡)的净利息收入占比达到65%。

四是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各跨国大型银行在亚太地区营收贡献度均明显高于资产规模占集团比重,表现出较强的创收能力(表2)。2019年渣打集团在亚太地区营收为104亿美元,占集团总营收的70%,远高于其资产占集团总资产比重(59%);亚太地区的成本收入比为62%,低于集团平均水平68%。汇丰在亚太地区的营收和资产分别占集团的49%和39%,成本收入比为43.7%,远低于集团水平(59%)。

当前跨国银行在亚太地区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主要跨国银行一直将亚太地区作为重点拓展的海外市场。特别是疫情下欧美地区收入增长疲软,亚太地区对于跨国大型银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主要跨国银行制定了相应的亚太地区发展战略。整体来看,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在亚太地区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各银行仍表示将持续加大亚太地区的市场投入,看好亚太市场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看好亚太经济发展前景,认为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且将持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二是认为全球财富增长动力将逐渐向新兴市场倾斜,而亚太将成为主要驱动因素;三是亚太地区的跨境投资吸引力较强。渣打在客户调研中发现超过50%的跨国企业客户将亚太地区列为优先增长市场。日本三井住友集团表示疫情下其在亚太市场的发展战略坚持不变,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内要将亚洲新兴市场发展成为除日本以外的第二大或第三大市场。汇丰2020年初的最新战略计划是将持续加大亚洲市场的投入,特别是中国和东南亚市场。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等均强调要长期深耕亚太市场。

二是大力拓展金融科技。亚太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和市场渗透度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高,国际大型银行更倾向于在亚太地区作为金融科技试验田,进一步提升全球数字银行建设水平。渣打选择韩国作为其零售数字银行平台的实验点,并在印度推出了中小企业数字化平台,在中国香港获批筹建虚拟银行Mox并于2020年9月开业。三井住友推出集团7大重点战略计划,其中之一是在亚洲拓展网点布局并加强数字银行建设。三菱2020年2月与新加坡Grab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其客户和技术基础快速实现在东南亚地区的数字银行拓展,目前已投资超过7亿美元。德意志银行计划将亚太地区的数字化银行建设成功经验推广至欧洲、非洲及拉美地区。

三是注重拓展富裕和新富裕个人客户。基于庞大的市场规模和较为乐观的未来预期,各大银行积极加大资源投入,希望通过长期的深耕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在全球财富东移态势更加明朗的背景下,新富裕人群成为跨国大型银行在亚太地区发展零售业务的重要突破口。2020年9月,渣打表示将进一步整合优化亚太地区的业务和区域架构,以更好地服务富裕和新富裕客户。其中,业务板块由此前的零售银行、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三大板块整合为一个零售业务板块,区域板块由此前的大中华及北亚、东南亚两大板块整合为一个亚洲板块。德意志银行表示将通过重点发展亚太市场以提高整个集团的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水平,并通过与日本第二大人寿公司——生命保险公司和中国嘉实基金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拓展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

四是把握亚太跨境金融机遇,提升交易银行能力。随着与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融合度不断提升,亚太地区跨境投资和跨境贸易吸引力不断增强,给跨国银行带来较大的跨境金融服务机遇。美银在亚太地区的发展战略是专注于将亚洲与世界接轨,利用亚太地区以外的网络和服务优势把握亚太跨境金融业务增长机遇。德意志银行表示要充分关注亚洲的贸易和投资动向,扩大相应的贸易融资、证券服务等业务。汇丰表示要加大在亚太地区的交易银行和融资业务投入,并拓展相应的投资银行业务;充分利用在欧洲和中国香港的历史发展优势,致力于加强跨国客户在亚太地区与欧洲地区的相关业务联系。瑞穗、三井住友和三菱日联均表示,在亚太地区发展的重点战略之一是提升交易银行业务能力。

五是日资银行注重东南亚市场发展,特别是印尼、泰国。相比欧美银行,日资跨国银行更关注东南亚市场的业务拓展。日本外交部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企业在东南亚地区投资扩张更倾向于泰国和印尼,2019年在泰国和印尼跨国投资的日本企业数量分别为4198家和1994家,远超其他东南亚国家。三菱日联将东盟列为亚太市场发展的重点区域,截至2019财年末三菱日联在东南亚地区已累计投资140亿美元,网点布局覆盖泰国、印尼、越南、菲律賓;其中泰国Krungsri银行于2013年收购,近年来营收和规模增速远超当地前5大银行平均水平,2019财年税前利润占三菱日联集团比重高达18%,三菱表示将总结泰国Krungsri成功经验并作为模板在东南亚各国推广。三井住友表示,印尼、印度、菲律宾是其在亚太地区将重点关注的三大市场,2019年在印尼并购设立了PT银行,并预计未来三年税前利润将增长15%。

启示及建议

越来越多的跨国大型银行关注亚太市场发展,其竞争格局和战略动向对我国银行业拓展海外业务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是将亚太作为重点目标市场,明确中长期发展战略。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银行国际化面临严峻挑战,但依然在危机中蕴藏着发展机遇,亚太市场拓展就是其中之一。中资银行在亚太市场具有明显的地理、语言和文化优势,亚太地区业务发展应是全球化业务战略重点。应密切跟踪国际大型银行在亚太地区的布局动向和业务模式,对标在亚太地区发展较好的欧美银行、日资银行等,制定相应的亚太市场中长期发展战略。明确拟深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业务,有针对性地提高相关市场和业务的份额。

二是加大亚太金融科技投入,为海外业务数字化转型夯实基础。对标国际同业,适度加大亚太地区的金融科技资源投入。可在韩国、新加坡、印度等金融科技成长较快的市场重点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通过投资入股科技企业、吸引人才等方式加快启动在当地的数字银行建设。充分利用亚太地区金融科技发展速度快、手机网络使用率较高的特点,积极与当地拥有较好用户基础和技术资源的互联网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拓展亚太地区数字银行发展,以便为亚太地区以外的其他海外市场数字化建设打好基础。

三是把握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发展机遇,提高亚太跨境金融业务份额。当前,我国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金融对外开放、自贸区等战略为银行发展亚太地区的跨境金融业务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不少跨国大型银行在制定亚太地区发展战略时都强调,要充分把握相关政策动向和战略发展机遇。建议中资银行积极把握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将交易银行作为提升亚太跨境金融业务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关注以亚太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地区贸易融资增长机会。加强跟单贸易融资的数字化建设,充分挖掘线上单证、保函、外汇结汇以及跨境电商等业务增长潜力。充分利用进出口博览会等契机,拓展中小企业跨境金融业务。关注国内及亚太地区有国际化拓展需求的成长型中型企业,为潜在优质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四是关注亚太财富管理增长机遇,提升数字化服务、投研等竞争力。关注亚太财富管理业务的巨大市场,加强基金和理财子公司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投研能力,保持强劲投资表现。利用当地华人、中资企业等客户基础,在部分市场选择性拓展零售业务。加强数字化零售业务探索,通过投资入股、境内外系统建设联动等方式加快亚太地区数字零售银行建设,可选择语言障碍较小、华人和中资企业较密集的市场优先开展试点,如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加强境内外网点、对公和零售业务板块间的协同联动,提高个人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业务的交叉销售能力。

五是结合亚太各市场特点调整发展策略,提升东盟地区竞争力。动态调整亚太地区各个市场的风险收益评估,对高增长的新兴市场要加快网点布局并提升在当地市场的渗透率,提升相关业务比重;对高风险高增长的市场要审慎布局,结合中资企业“走出去”情况、其他跨国银行在当地发展情况适度拓展业务;对低增长或地缘政治风险较大的市场要及时调整风险敞口,做好必要的应急预案准备。目前各大型银行都基于母国优势在市场选择上有所侧重,例如欧美银行在印度市场,日资银行在印尼市场等等。当前我国与东盟地区贸易和投资往来密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框架下跨境金融服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可择东盟各国中贸易投资往来较为密切、语言和文化障碍较小、日资和欧美银行当地份额相对较小的国家和市场进行重点培育,如马来西亚等。

(原晓惠为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本文编辑/王晔君)

猜你喜欢
跨国亚太地区亚太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瑞士跨国打工族人数破新高
亚太地区AI系统支出额持续增长
被领养出的人生赢家?
2017年底亚太地区私人财富总额将首次超越西欧
东西方的碰撞 惊艳乐坛的跨国音乐合作
什么是跨国有组织犯罪
中国股市领跌亚太
超越未来,亚太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共处
亚太雕塑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