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花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党中央及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工作开展力度。发展养殖业作为扶贫开发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过实践表明,在扶贫养殖项目实施中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有利于为提高养殖业产量及效益、为扶贫项目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扶贫;养殖;动物防疫;策略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畜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促进农村地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群众经济效益和生产水平。正因如此,养殖业被划分到我国精准扶贫重点项目中。然而,结合扶贫养殖项目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受养殖方式滞后、动物水土不服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大量禽畜受疾病困扰产生死亡现象,不仅不利于促进精准扶贫项目顺利实施,还为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各地区需要结合扶贫养殖项目中引发禽畜死亡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强化动物防疫水平,为推进脱贫养殖项目发展进程提供保障。
1 贫困地区现状及扶贫养殖项目中引发禽畜死亡的主要原因
1.1 贫困地区实际情况
2018年6月,四川针对凉山贫困地区发起脱贫攻坚号令,并委派5700多人深入凉山州11个贫困县,开展为期三年的贫困人口帮扶工作,其中包括扶贫养殖项目的实施。结合贫困地区发展情况来看,具有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生产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弱点,养殖户满足于靠天养畜、靠天吃饭的低水平发展状态。更为严峻的问题是,贫困地区人口普遍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较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扶贫养殖项目的实施难度和挑战。
1.2 引发禽畜死亡的原因
1.2.1 饲料发霉或变质
霉菌对饲料的污染较为常见,受污染的饲料会引发两方面危害。第一,因霉菌产生毒素,导致动物食用后中毒。第二,人类食用带有毒素的动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结合扶贫养殖项目实施情况来看,因饲养发霉、变质的饲料造成的动物死亡现象层出不穷。具体来说,部分饲养人员为节约饲料成本或在饲养动物过程中粗心大意,将已经发霉、变质的飼料喂给禽畜,导致禽畜消化不良或食物中毒,严重甚至会不治身亡。其中较为常见的霉变毒素有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橘青霉毒素等,这些毒素被动物食用后会导致动物肾脏肿大、上皮细胞坏死,并影响动物胃肠功能,不仅会导致动物腹泻、呕吐,还会造成死亡。
1.2.2 饲养管理不当
不同的动物对饲养环境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通常哺乳类动物如果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会使其性周期推迟,如果温度超过30℃,雄性动物会出现睾丸萎缩、精子产生能力下降等问题。雌性动物会出现性周期紊乱、拒绝哺乳等现象,最终会导致动物抵抗力降低,增加动物患病几率,甚至造成动物死亡。另外,从湿度高低方面进行分析,如果饲养环境湿度过高,会为微生物繁殖提供有利空间,如果湿度过低(低于40%)没会导致灰尘飞扬,容易对动物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贫困地区大多以饲养黑猪为主,由于黑猪体积较大,所以对活动空间有较高需求,如果活动空间小,会导致空气混浊,容易使黑猪产生呼吸道传染疾病,结合贫困区养殖户养殖情况来看,由于饲养人员没有认识到环境对动物产生的影响,所以对日常清理、消毒、通风等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导致养殖环境空气混浊,大量细菌滋生,使得禽畜产生皮肤、卫生等方面的疾病,最终因治疗不及时死亡。与此同时,饲养管理不当也是导致动物产生疫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贫困地区饲养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落后,所以在饲养管理方面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例如:在养殖扶贫过程中,曾发生过一起因动物管理不当引发动物死亡的案例。该案例中,养殖户为了给仔猪和母猪驱除体表寄生虫,采用自制驱虫药(敌敌畏+洗衣粉混合勾兑)涂抹在猪的体表。由于猪与猪之间相互舔舐,
1.2.3 缺乏防疫意识
贫困地区动物养殖种类较多、养殖方式较为多样。受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等因素影响,导致贫困地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宣传不到位,使得养殖户对疫病防治工作认识不全面,自然影响了疫病防治效果。另外,一旦动物产生疫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将会在短时间内广泛蔓延,从而增加疫病防治难度,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2 扶贫养殖的有效动物防疫策略
2.1 科学的饲养管理
结合扶贫养殖实际情况来看,贫困地区养殖户主要以饲养黑猪为主,黑猪对环境需求较高,在饲养过程中需要将猪舍建立在人群稀少、背风向阳、排水较好的区域,并结合要饲养规模确定猪舍大小,通常猪舍高度要超过2.5m。为保证黑猪在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采光和通风,需要在猪舍前后开通窗户,夏天适当降低饲养密度[1]。在养殖饲料方面,要尽量满足多样化和适口性需求,例如:麦子、稻谷、马铃薯等,或者或萝卜、青草等多汁饲料。饲料搭配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而定。同时还要提供充足的饮用水。
2.2 动物疫病防控
动物疫病防控涉及到卫生消毒、免疫接种、定期驱虫等方面,需要扶贫人员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将疫病扼杀在摇篮中。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明确扶贫人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指定村干部带队参与疫病防控教育宣传工作。督促和指导贫困养殖户注射疫苗。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增加防疫经费投入力度,用于人员培训、药品采购等方面。
2.3 加强对养殖户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饲养人员作为动物养殖的主体,其专业水平、思想观念能够直接影响动物疫病防范效果。因此,为提高饲养人员综合能力,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动物疫病防范宣传教育工作[2]。首先,提高动物喂养科学性,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或专业人员莅临指导等方式,面向饲养人员灌输科学养殖方法,规范饲养人员养殖行为。其次,督促养殖人员做好卫生管理工作,采用物理清扫、消毒通风、日光照射等方式,保证饲养环境干净、整洁,为动物生存提供良好场所,避免因细菌滋生引发疫病。最后,提高饲养人员疾病判断能力,相关部门需要面向全体饲养户,灌输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病症状、处理方式等相关知识,保证做到疫病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动物死亡率。
2.4 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
针对贫困地区病死禽畜,需要采用无害化处理措施,贫困地区大多采用深埋处理方式,这种方式需要选择合适的深埋场地,保证场地原离居民生活区域、动物养殖区域以及水源水体附近。另外,在处理病死禽畜时需要挖深坑,保证覆土后病死禽畜距离地面至少3m。同时,需要在覆土后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如铺设烧碱、生石灰。对于猪、牛、羊等动物,可以采用焚烧处理方式,将其运往垃圾处理厂采用焚烧炉统一焚烧,这种方式适合大规模养殖。由于扶贫地区的养殖规模不大,所以可以自行建设小型焚烧炉,并配合沼气、木柴等燃料进行焚烧。
3 结语
综上所述,扶贫养殖项目对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有积极作用,但动物养殖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导致动物产生疫病,甚至引发死亡。因此,本文针对性提出几点动物疫病防范测量,希望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文兵.做好扶贫养殖项目动物防疫工作的具体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2):49.
[2] 金卫华,杨兰兰,尹红斌.昆明市加强动物防疫能力建设,助力脱贫攻坚[J].中国动物保健,2019,21(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