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栋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应该要综合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基本的从业技能,确保现代农业发展有足够的人才队伍支撑。本文主要就青海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如何有效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素质;新型职业
我国在实施振兴乡村的战略过程中,要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确保农民具有经营的能力,懂技术,提高文化水平。所谓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具有农民的一般条件,同时能够了解市场需求,在对市场有充分的认识之后,最大化农业生产,同时将务农作为终身的职业追求,主动承担对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的责任,具有现代化的发展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在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过程中,可以大力发展和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同时将教育观念进行转变,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加强师资投入,综合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教学进行深化改革
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使教学内容围绕着未来职业开展。
1.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想要振兴乡村,主要的出路就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重视基础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务农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基本的技能和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时根据时代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在中职教育中,不仅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对未来生活和工作适应的心理素质。在日常教学中应该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 道德素质,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同时培养学生形成创业的能力和创新精神[1]。
1.2 课程体系按照专业和职业发展开展
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过程中,还需要确保中职教学中的课程体系安排,首先课程体系应该要明确学生培养的目标,以发展学生的职业为方向,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进行专业设置,同时也要确保学生获得的职业能力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进行加宽和拓展,为学生中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其次课程内容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中需要学习的新方法、技术、工艺和知识,促使学生养成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实践,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后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正确做出判断,并进行行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最后是要参照技能鉴定,加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按照具体的岗位和职业标准,对职业资格证书中需要考核的内容进行实训,优化考核项目,创造实验条件加强训练学生形成技能,从而不仅获得学历证书,同时也能够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2 加强建设师资队伍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素质,除了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深化改革教学,同时还需要加强建设师资队伍,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2.1 培养老师的敬业精神
未来新型职业农民的中职学生需要同时进行学习、做家务和务农,尤其是在青海,经济发展条件有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下地干活,并帮助家里做家务,所以任课老师应该要到学生的生活中深入了解,与学生在交往中建立平等的关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所以,老师自身应该要做好榜样,不仅具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政治素质,同时胸怀要博大,具有无私奉献和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对学生进行爱护和关心,以自身为榜样影响到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同时也要教学生学会做人[2]。
2.2 对知识结构进行优化
任课老师不仅要具有敬业精神,同时还应该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学校要培养老师既能够对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要优化知识结构,不仅要在教学中丰富知识体系,同时还应该要参加专业进修或者是专兼结合进行知识结构的优化。
2.3 提高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
在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过程中,老师还需要提高教学组织能力,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发展能力进行培养,老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用直观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老师组织的教学中,主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对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职业有新的认识,主动进行探索,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解答。
3 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不仅要促使他们在学校中学到专业的知识,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该要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校园中通过文化走廊、花木、标语、草坪、展板等素材进行校园文化的创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技能,提高务农经营能力的同时,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下,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日后从事务农职业夯实基础。
4 结语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需要从教育中着手,尤其是在中職教育中,对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以发展学生职业为方向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以身作则,影响并教育学生形成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对职业具有热爱之情,同时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新型职业农民素质。
参考文献
[1] 司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J].农民科技培训,2016(3):51.
[2] 晏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