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佳文,李 超
(1.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1;2.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天津 30038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战略机遇。习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1]。建立健全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济领域的成功运用,为农村公共图书馆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图书馆仍面临着供给需求结构性错位、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2]。如何优化供给侧结构,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用户需求结构的变化,是农村公共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优化农村公共图书馆的供给侧结构,有利于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机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意识与能力,从长远来看,能够为“十四五”时期图书馆事业的稳步发展以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公共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的提出,为公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供给侧改革拉开了序幕。目前,有关我国农村公共图书馆供给侧改革的理论研究并不丰富且主要集中在供给现状与成因、供给主体以及改革路径探索等方面。在供给现状与成因上,以往研究发现设施建设滞后、经费投入不足、供给结构失衡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供给侧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3]。在供给主体研究上,高海虹等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供给主体主要为农民,但由于市场经济机制和政府职能转型尚未完善,社会组织和市场营利组织的力量又相对薄弱,使得现有的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严重落后[4]。在改革路径探索上,柯平等通过考察基层乡镇图书馆服务,探索乡镇图书馆突破总分馆模式发展瓶颈的转型之路[5]。曹美芹等分析了中西部农村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政府主导、委托管理、合同约束、绩效评价的政府购买农村图书馆服务运营模式[6]。此外,向宏华通过梳理我国农村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及主题内容,总结了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发展趋向[7]。总体而言,目前农村公共图书馆供给侧改革的研究成果较为分散、对策建议较为笼统,多为学者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经验性总结,缺乏具体的实证分析和对农村地区的深入研究。
根据李宏宇的相关划分标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供给主体结构、供给内容结构、供给方式结构与供给要素结构四个方面[8]8。由于农村公共图书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供给主体结构与供给方式结构改革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难度较大。故本文以供给内容结构与供给要素结构为切入点,构建农村公共图书馆供给侧结构的理论模型(见图1)。其中,供给内容结构指在明晰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构建科学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结构[8]8。目前一些公共馆倡导的个性化服务、专业化服务、多元化服务等均属于供给内容结构改革的范畴。供给要素结构指人力、财力等支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特别是长期发展的供给要素[8]8。在农村公共图书馆系统中,供给要素结构主要指机构要素(建筑、设备等硬件设施)、馆藏要素(图书、期刊、报纸及电子文献等资源);资金要素(政府财政拨款、购书经费等)和人员要素(图书馆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保障农村公共图书馆用户信息检索、获取、咨询等各类信息服务的有效开展。
图1 农村公共图书馆供给侧结构理论模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是通过资源要素与供需内容的有效匹配,以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9]。本研究借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以天津郊区公共馆为案例,利用文本分析法和DEA模型探究农村公共图书馆的供给结构特征及区域性差异,为优化农村公共图书馆供给侧结构,促进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建设,提升当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本部分通过图书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与统计年鉴获取了天津郊区公共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相关数据,以上述数据为基础挖掘农村公共图书馆的供给内容结构特征。表1反映了郊区公共馆馆舍面积、阅览座席数、评估定级水平及服务内容等情况。
表1 天津农村公共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情况统计表
近年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有力地提升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从各馆服务内容来看,除了文献资源检索利用、阅读推广、预约续借及数字资源等基础服务外,还包括一些重点开发的当地文化服务(如“津丽大讲堂”“书香宁河”“潞河讲堂”)及“农家书屋战役书柜”特色服务。此外,东丽区、西青区、滨海新区等公共馆还重视本馆服务数据的统计与共享,这也有效促进了图书馆日常工作与服务的透明化与规范化。整体而言,各区馆间供给内容结构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机构设施和特色资源服务的差异上。
由于公开发布的图书馆经费数据有限,研究以东丽区馆为个案,分析近郊公共馆的经费分配及资源配置情况,尝试挖掘郊区公共馆供给内容的结构特征。图2反映了调研图书馆已发布数据近5年的资源建设经费分配情况,包括运行经费(免费开放、硬件采购、网站开发、网络维护等)、文献购置费(纸质与电子书报资源)和业务经费(各类培训、讲座、展览、亲子阅读等读者活动的承办费用)3种类型。统计显示,2013—2015年间,该馆运行经费占比最大,分别为67.8%、54.35%和51.24%;文献购置费占比次之,分别为25.42%、32.61和26.93%;业务经费占比最小,分别为6.78%、13.04%和21.83%。2016年与2018年,文献购置费占比最大,分别为52.25%和47.31%;运行经费次之,分别为38.51%和33.23%;业务经费占比仍然最小,分别为9.24%和19.46%,上述数据也充分反映出该地区公共馆存在“重硬轻软”的资源建设倾向。
图2 东丽区公共馆资源建设经费分配统计图
2.2.1 测算原理
为分析农村公共图书馆的供需契合水平及供给要素的结构特征,本部分考察了郊区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财力等供给要素与借阅服务、到馆访问等需求要素的契合程度。测算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该方法是以相对概率为基础,评价同类型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10]。已有研究证实DEA是图书馆投入产出效率评估的核心工具,其测算结果可为图书馆效率改进提供精确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11][12],故本文采用DEAP 2.1分析软件对10个郊区公共馆2011—2019年间的供需契合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构建供需契合指标R=I/O(I为供给变量,O为服务变量)。R的取值区间为0~1,R值越接近1,说明该区域图书馆各项资源投入能够有效地转化为服务产出,其供需契合程度越好。
2.2.2 指标选取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供给侧评估指标的选取应以图书馆的关键性投入与核心服务为导向,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出图书馆的真实效率水平[13]。文献资源、人员、经费是图书馆运营的保障条件,也是图书馆关键性投入的具体体现。其中,新增藏量购置费、从业人员数与图书总藏量是较为常见的投入指标[14][15]。年流通量和外借量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表现,也是资源利用的核心产出。周娜、袁锦贵等人在其研究中均使用年流通量与年外借量作为考察图书馆绩效产出的有效指标[16][17]。结合指标选取的科学性以及统计数据的可获取性,参考《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细则》中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文献资源总藏量(册)、员工数量(人)与年度新增藏量购置费(万元)三项可控指标作为供给量,以年流通量(人次)与年外借量(人次)两项可控指标作为需求量。
2.2.3 数据来源
调查数据来源于公共图书馆实地调研、地方统计年鉴及各区图书馆网站的服务数据(其中线上数据出处见表2)。由于数据库样本限制,部分指标有效样本缺失,且DEA分析软件尚无法处理缺失值,需要对采集数据中的缺失值进行处理[18]。鉴于已有研究采用平均增长率补充法处理DEA指标体系中图书馆业务数据的缺失值[19],故本文采用平均增长率对缺失统计数据进行填补。
表2 天津郊区公共图书馆统计数据来源
续表
2.2.4 结果分析
如表3所示,经DEA模型测算可知,2011—2019年间28.40%的公共馆R值在0.8~1区间,22.22%的公共馆R值在0.5~0.8区间,49.38%的公共馆R值在0.5以下。各区R值平均为0.579,其中R值均值最高的东丽区馆(0.761)比最低的滨海新区馆(0.357)高0.404。上述数据反映出9年间天津郊区公共馆供给不足(R值低于0.8的占71.60%)、供需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总体而言,东丽区馆、西青区馆、蓟州区馆和静海区馆历年来表现相对较好,能够有效利用好各类信息资源、财政经费与人力资源,并将其用于满足当地居民的各类文化信息需求;其余各区的公共馆则不同程度存在供需结构不匹配的现实问题。
表3 天津郊区公共图书馆供需契合水平统计表
图3为天津郊区公共馆供需契合水平的折线图。统计发现,大部分区馆的供需契合水平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其中东丽区馆、西青区馆和蓟州区馆3处的供需契合水平较为稳定,多次达到供需最优状态(R=1);宝坻区馆、静海区馆和滨海新区馆的供需契合水平波动较大,趋势走向与均值相比有较大差异;其余各馆均存在供需契合水平低于0.3的得分表现,处于供给水平高于需求水平、供需严重不平衡状态。
图3 天津郊区公共馆供需契合水平趋势图
随着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馆藏资源的购置费用在图书馆经费分配比例上不断加大。然而,调查显示馆藏资源的大比例投入并没有带来图书馆流通量、外借量等需求量的提升。统计显示,天津郊区公共馆的供需契合平均水平仅为0.579,这意味着约42%的供给资源仍未得到充分利用,部分公共馆尚不能为用户提供与其供给水平相匹配的公共文化服务。从供给侧来看,不能为民众切实提供所需的文化服务是图书馆发展受制的根本原因之一。多数郊区公共馆在农家书屋及镇(街)图书馆配置了大量的文献资源,但这些基层服务点之间的资源流动性较低,“重管理、轻服务”“重保护、轻开发”的传统运行模式使得公共图书馆没有真正树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且图书资源多以农业种植、电子科技和休闲小说为主,青少年的阅读需求没有得到有效适配。
读者活动内容与模式的优化创新对促进馆内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调研图书馆的经费配置数据显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及行业评估定级等实际需求,农村公共图书馆偏重于在文献资源建设及信息化硬件设备配置上的经费投入,在数字资源开发、阅读推广及服务宣传等软服务上的经费投入比重较低。“重硬轻软”的经费配置倾向使得图书馆在实施读者活动创新服务等方面受限,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滞后性也使读者服务难以得到有效延伸。
由于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天然落后于城镇地区,农村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借阅问询和参考咨询等传统服务内容上,难以有效满足农民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咨询服务主要是以信息检索、文献供给为特征的参考咨询服务,服务内容与方式较为单一,缺乏以知识管理、情报分析、数据挖掘、竞争情报等为特征的知识服务。从服务对象来看,农村公共馆对当地农民的精准服务能力较为欠缺,且对老年人、青少年等弱势群体的个性化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激发有效供给并创造出刺激需求的新供给。建议各区级公共馆充分发挥图书采编配送中心的职能,统一管理文献资源在区域内各图书馆服务点的配送及定期流动。根据当地发展实际配置全区流动服务网点,制定合理的资源整合实施策略。结合用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农村用户的实际信息需求,为农村少年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及农民工群体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针对全区受众的阅读需求,打造涵盖青少年、成人及老年人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图书采编中心的统筹协调和资源流动服务,落实县/区—镇/街—村/社区的三级服务网络,加大图书流动服务的经费投入和覆盖面积,使馆藏资源真正“流动”起来,切实满足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信息需求。
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全流程及各环节。调整图书馆经费配置结构,提高开展读者服务活动的经费比例,打造区域图书馆特色品牌服务活动。例如,武清区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的“情动中国,魅力武清”手机摄影大赛读者创新活动及津南区馆专门为全区民众量身打造的“沽上讲堂”公益性文化讲座知识普及活动。在阅读推广活动结构中,农村公共图书馆应注入并培育经典阅读、融合阅读、分众阅读、定制阅读等新生长点,深化改革供给内容,让阅读公平在农村更广阔的范围内得以落地。积极打造地方品牌特色服务,在聚集本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地方文化影响力,以期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单一的咨询服务内容使得图书馆的中低端供给相对过剩,高端供给严重不足,转变图书馆的咨询服务职能对于图书馆有效供给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农村图书馆在加强阅读环境、优化功能分区的同时,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咨询服务体系。通过嵌入用户参与的咨询过程促进需求驱动,强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实现从参考咨询到知识咨询的服务多样化。例如,可以向当地特色的农业手工业用户提供生产管理知识咨询等个性化服务,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健康信息咨询服务,为残障人士、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信息弱势群体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上述措施,形成与区域发展、读者需求相适应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品质效能,推动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