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真
(铁道警察学院 治安学系,河南 郑州450053)
2016年至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2019年河南省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推进会指出,要推动中长距离大宗物资运输有序向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转移。2020年年底郑州市公安系统改革,首次成立水上分局。从国家领导人讲话、政策文件及公安机构改革可以看出,长江、黄河生态经济建设已经启动,对水上公共秩序、水上公共安全、水上生态及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水上公安作为我国维护水上治安秩序、保护水上公共安全、打击水上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机构,对于推进国家战略,保障长江、黄河生态经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急需大量水域警务专业人才。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铁道警察学院积极拓展水域警务专业教育,推进水域警务研究。中国水警史是水域警务方向的主要课程之一,对培养水域警务人才、完善治安学课程体系,提升治安学专业方向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课程在国内公安院校属首次开设,需展开相应研究。“回应历史教学法”是由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的历史学教授卡尼斯(Mark C.Carnes)开创的一种主动学习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参与到根据历史情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本文结合“回应历史教学法”的教育理念与特点,对中国水警史课程进行研究与设计,以期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回应历史教学法”(Reacting to the Past Pedagogy,以下简称RTTP教学法)作为主动学习教学法的一种,由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的历史学教授卡尼斯(Mark C.Carnes)于1995年开创,通过让学生以扮演角色的方式参加一种或多种根据历史情境精心设计的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道德价值观与移情、公民参与能力。在短短的15年时间里,RTTP教学法已经被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300多所高等院校使用,40多所高校加入“回应历史教学法协会”。该教学法于2004年获得了美国“西奥多·希斯伯格教学创新奖”[1]。
RTTP教学法包括三个主要要素:对重要文本的批判阅读,有效而有目的的写作,有目的的课堂参与。与以往的名著教学法不同,RTTP教学法并不是停留在讨论经典著作,而是根据名著出现的历史背景来审视这些经典文本。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阅读重要思想家的著作,而且要关注反映当时社会或历史背景的著作与论文。而后学生必须通过完成2~3篇正式论文来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口头表达的方式陈述自己的观点。
与传统课程教学方法相比,RTTP教学法具有其突出特点,包括重视能力培养,强调“教”与“学”双向传递,学习内容留存率高等。
1.重视能力培养
传统的历史交叉类课程教学以知识为授课重点,而RTTP教学法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例如,在授课过程中,传统历史课程教学法强调学生刻板地记忆知识,对学生的能力提高重视不足。而RTTP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学生分组阅读文本、参与游戏、撰写论文,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锻炼批判性思想等,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进行整体性的把握与理解。
2.强调“教”与“学”双向传递
传统的历史交叉类课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相对固定。教师被设定为知识的掌握者,是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被设定为完全被动的接收者,作为教学活动中接受知识的客体,呈现出一种知识的单向传递性。与之相对应,在RTTP教学法中,学生须整合已有知识储备,调动团队力量,从而“掌握他们的角色将带来的知识来应对冲突”,成为课堂的主体。
3.学习内容留存率高
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
从图1中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两周之后的学习内容留存率差距非常大。听讲——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只有5%。而学习效果不足50%的,都是被动学习或个人学习;学习效果达到或者超过50%的,都是主动学习或参与式学习。
图1 学习金字塔[2]
同样,根据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相关计算,一般学生在课后15分钟内就记不得课堂上绝大多数的事实性内容了。相反,兴趣、价值观和认知技能却能持续更久。因此,学生从大学带走什么知识和学识技能,较少地取决于他们上了什么课,更多地取决于课是怎么教和教的质量如何。传统课程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偏向于被动学习,知识留存率较低。而RTTP教学法通过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调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而实现主动学习,学习留存率较高。
综上,传统课程教学方法与RTTP教学法特点对比见表1:
表1 传统课程教学方法与RTTP教学法特点对比表
鉴于RTTP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及特点,应当在中国水警史课程开设之初就引入此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中国水警史课程与其他治安专业课程相比,有着充分的历史资源基础。如何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是本文研究的思考起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启迪学生心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学科的特点和学校资源环境的优势开发、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3]。对于本课程而言,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故而本文注重基于历史资源融入课堂的RTTP教学法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期运用到课堂教学,收获实效。
教学内容是影响中国水警史课程质量的核心因素。根据水域警务工作需要和水上警察岗位职责能力要求,设计课程的内容主要涵盖水域治安特点、水警机构、水警职能、水警警务保障以及民国时期水警对当代水警建设的启示等。
1.水域治安特点
民国时期水域治安的特点主要是水上盗匪多,水上交通事故多。受国内战争、天灾、毒品等因素影响,整个民国时期盗匪数量极大,水上也不例外。同时,由于水上管理机构缺乏,水上交通事故频发。
2.水警机构
中国水警史课程主要关注近代水警的沿革,对古代水警进行概括性的介绍。水警虽然是近代警察出现之后的产物,但我国水上交通发达,自古以来就有维护水上治安、保卫水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机构。水上警察的出现较晚,到了清末,当时警政大员中有人提议将清军中的一部分水师改建为水警,但清政府还未来得及对其进行改组和完善,清王朝便灭亡了。1912年北洋政府成立后,长江及荆襄水师率先改组为水上警察。这是我国水上警察正式成立的标志。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将水上警察列入地方警察系统,并加以整顿和扩充[4]。
3.水警职能
近代水警职能主要有治安管理职能、刑事司法职能、行政管理职能。具体来说,治安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巡逻勤务、水上户口管理、水上保甲制度办理、水上联防、水面冬防、护航等。刑事司法职能主要包括刑事案件办理与水上“匪患”处理。行政管理职能主要包括水上交通管理、水上船舶管理、水上卫生管理、水上救护等[5]。
4.水警警务保障
近代水警警务保障主要包括水警经费、警员配置、教育培训、舰艇配备、武器枪械、法律与政治保障等。其中,教育培训为重点讲解部分。
5.民国时期水警对当代水警建设的启示
关于这部分内容,需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近代水警的作用与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思维,加深学生对水警的认识。通过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回顾,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根据RTTP教学法的理念,应赋予学生历史角色,并使他们沉浸在精心设计的游戏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然后,才由想象的媒介进入记忆的领域,然后,才由细微的末节生出普遍的理解,最后,才有对于业已领会的事实的判断,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牢实地确定[6]。结合本课程的具体内容,通过历史背景介绍与文本阅读,以“水警成立缘起”为例,将教学过程分为历史背景介绍、文本阅读、角色扮演、讨论总结四个步骤(见图2),实现课程的知识学习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价值塑造目标。
图2 RPPT教学法教学实施步骤与说明
1.课前预习
(1)主要内容:清朝末年,为了救亡图存,有识之士呼吁“以警政为新政之基”,在中国建立近代警察制度。1905年,清廷设立巡警部,1906年扩大为民政部,其警政司行走郎中张仁提议改巡洋水师为水警,维护水上治安。(2)主要方式: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等App发布微课、文字、图片资料、在线讨论、在线测试等,引导学生进行在线课前预习,了解相关历史背景,为课堂学习搭建“知识脚手架”,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2.文本阅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讲授外,组织学生阅读《中国近代警察制度》《水域警务理论与实践》等相关历史文献资料。
3.角色扮演
按照“体验——思考——行动”的逻辑顺序,依据不同角色进行分组,开展协作式学习。每组分别从支持水师改革的晚清大臣张仁、反对水师改革的晚清大臣甲、晚清皇帝光绪三个人物角度思考其可能面对的问题,撰写脚本。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扮演本组分配的人物,结合历史背景,对水警成立的必要性进行辩论,其他同学作为观察员进行记录与思考。
4.讨论总结
结合课程相关的文本与学生表演的内容,配合录音、录像等手段,教师通过开放式与封闭式问题,引导观察员与“演员”讨论、发言,从而进行“参与式课程总结”,帮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分析水上警察的建立原因,正确认识水上警察建立的必要性和曲折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对知识传授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九零后”“零零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表现自我。教师如果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将越来越难在课堂上留住学生,所以应转变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满堂灌”为主,转变为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为主体的提升性教学活动为主。真正从学生出发,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并及时复盘、改进,提升群体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通过互联网主动了解更多更新的教学方式。当前受年轻人欢迎的B站、抖音、快手等视频网站、App,有大量的知识型UP主、主播,由于互联网用户黏性低、流失风险高,他们通过模拟情景、调动情绪、分类人群、独特的语言标签等吸引年轻人注意力的方式进行播讲,传递知识。高校课堂虽然不存在显性用户流失风险,但隐性用户流失风险较高,即学生人在课堂心在外,知识留存率低。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RTTP教学法作为美国开创多年并广泛使用的教学法,其效果已经得到时间与实践的检验,而其教育理念也非常适用于中国水警史课程。
其次,在互联网时代,利用超星学习通等教育类App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一方式具有实时性、主动性、自主性等特点[7]。在中国水警史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将课程PPT、微课、图书、视频等资料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并发布主体讨论、在线试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进行投票、主题讨论以及在线测试。课程结束,教师可以布置多样化的作业,如考察、走访,制作视频、微课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8]。
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基本素质。提高教师知识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是保证中国水警史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水警史课程基础理论包括历史、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教师不仅要具备大量的历史知识,对警察的基本概念、职能、特点、警察立法、执法等警察学基础理论也要有所了解,并要对当前的水警制度有一定把握。中国水警史课程对教师的理论水平、综合运用能力要求高,教学难度大,客观上能将该课程讲得理论联系实际、富有吸引力是不容易的,需要教师具备较为深厚的学识素养积累及丰富的授课经验。
首先,教学团队应积极参加线上线下培训。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高校应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推动高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立高校中青年教师国内外访学、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制度[9]。教学团队既要参加历史学、治安学方面的讲座、培训,也要参加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从而提升教师的知识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教学团队应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申报教研课题,撰写教研论文,并及时就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进行研讨,复盘课程中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出现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提出解决方案。第三,教学团队应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在赛中学,在赛中练,以赛促讲,提高教学能力。
中国水警史课程对全国警察院校及其教师来说都是全新的,不仅在我校首次开设,在国内院校也无开设先例,所以当前没有专门教材。为切实有效完成教学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可以从充足的历史资源和教学资源中筛选建立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拟包含四个子库:(1)文字资源库。主要包括中国水警史的著作资源、论文资源、史料资源。(2)视频图片资源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关于中国水警史的视频资料,如《历史映像》《历史讲堂》,学生课堂参与教学活动视频等;另一个方面是关于中国水警史的图片资料。(3)PPT资源库。主要包括教师团队的授课PPT资源与学生课堂参与RTTP教学法的PPT资源。(4)题目资源库。主要包括教师团队根据授课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堂组织活动提炼出的知识测试题、课堂讨论题、小组活动题等。
以上资料库的建立不仅对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有益,也为打造中国水警史线上课程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中国水警史课程作为国内公安院校首次开设的课程,注重内容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入“回应历史教学法”,利用超星学习通等教育类App,创新教学方法,力求打造“金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良好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