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成武县供电公司 范 玲 胡丛飞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成武县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立足资源优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多渠道、多形式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化产业布局,为乡村振兴产业注入新活力。国网成武县供电公司以汶上集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棚电气化推广项目为典型引领,积极推动大棚种植电气化改造,建设一批电气化农业大棚,形成示范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化、产业电气化”发展的新引擎,强化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公司加强乡村电气化项目实施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与专项工作组,领导小组由公司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督导乡村电气化规划与实施进度,协调营销、发展、运检等成员部门共同推进电气化试点示范项目落地。专项工作组由营销部主任牵头负责乡村电气化项目实施,组建一支由农电、综合能源及市场、电费电价业务专责及供电所长等骨干力量组成的乡村电气化工作团队,明确工作职责,定期召开月度通气会,梳理任务清单,及时解决问题,保障项目进度。
汶上集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成武县汶上集镇秦田庄行政村北,总投入约4800万元。一期建设40座冬暖式日光温室、7座高标准现代拱棚、2座高标准连栋薄膜温室、1座智能玻璃温室、2座高标准阴阳棚、1座多排水泥立柱葡萄棚。二期建设1座包装仓储中心、1座农业科研馆、10栋高档保温拱棚、20栋高标准冬暖式温室、119栋春秋高档拱棚。产业园年产值在2000万元左右。
汶上集镇是鲁西南地区小有名气的“蔬菜之乡”,该镇积极引进潍坊寿光农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和蔬果种植先进技术,其蔬菜大棚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较早,蹚出了一条“大棚兴农、农业富农”的致富之路。但是针对经济欠发达的县域,蔬菜大棚仍依靠传统的日光冬暖式,大棚农作物浇水、喷洒药剂、取暖保温方式较为落后,素有“草帘子当被,覆光膜当衣,背桶打药赶趟急”的说法,反映了传统大棚电气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其保温性、操作性、生产能力较为滞后的突出弊端。
在前些年,该农业产业园大棚用电都是合作社雇佣社会电工拉线,走线较为混乱,有的仅用简易的木桩作为支撑点,既不规范也不安全。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在勘查布点、结合规划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电力设施升级改造,新增改造配变3台,促请汶上集镇政府投资改造10 kV线路2.2 km,0.4 kV线路3.4 km,产业园内的电力线路和表箱均按照国家相关安全规范和最新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整改,参照《温室电气布线设计规范》《蔬菜大棚施工用电专项技术方案》等对产业园各类大棚的接电技术要求、布线方式和安全用电事项进行统一规范,提高大棚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司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多次走访产业园技术负责人,宣传推介适合蔬菜大棚的成熟电气化技术应用,对农业大棚电气化升级改造,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全方位的设备用能、农业生产和种植环境的监控,并根据农业生产情况进行智能用电控制。该产业园学习“寿光经验”后陆续引进多种电气化设备,基本完成全部大棚电气化改造项目,机械化、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
深入农业大棚开展调研
育苗棚实现集中式碳纤维电暖器进行采暖,每个棚安装10个电暖器,10个补光灯,另有箱式全自动催芽机两台(恒温自动淋水)。高温棚内具备自动喷药机,比常规喷施药物年可减少药剂使用量30%以上,节水50%,解决阴雨天病害高发期无打药的难题,引进的自动土肥一体机分区循环、定时定量控制,实现灌溉水与注肥系统单向隔离,极大节省了人力。高标准连栋薄膜温室安装自动放风机可以智能控温、自动通风换气排湿,确保大棚最合适的温度,智能蓄冷式循环空调、自动遮阴网在夏天可增强棚内控温精度,使应季蔬菜始终处在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全部大棚均实现电动水泵、电动卷帘机全覆盖,机械智能劳作代替人工劳作,同时降低产业园大棚用电成本。
初次投入成本。大棚电气化设备购置包括电暖器、土肥一体化、电动放风机、电动喷药机、补光灯、电动水泵、电动卷帘机、智能化蓄冷循环空调系统等,电气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约为120万元。
运行成本。一是维护成本,产业园大棚电气化设备均正常投入使用,电动水泵、自动放风机等设备除需在寿命周期内更换泵嘴、元器件等个别零部件,在夏、冬季启用电气设备必要试机检修外,基本无运维成本投入。二是运行成本,大棚实现平均节水50%,节肥30%以上,平均节省劳动力12人•天/亩,每棚每年节约生产成本近2000元,每年可多供电量30.25万kWh,年度约新增用电容量0.092万kW,执行农业电价0.525元/kWh,每年电费增益近16万元。
运行维护人员由产业园所属农业合作社熟悉水电技术的管理人员担任,在进行必要的大棚电气化常识培训后可胜任,主要负责农业产业园内低压线路巡视、电机和电气化设备维护、常见一般电气故障排查及元器件更换,设备新启用试机等工作,可节省专职电工成本至少5万元/年。往年使用人工棉被卷帘保暖、人力灌溉施肥及喷洒农药,人工成本较高,实施电气化改造后,原雇工人数减少70%,每年可节省人力雇工费用约66万元。对农药、水肥等资源支出费用大幅度降低,每年节水、节肥、节药数量保持在40%左右,显著减轻合作社投资成本压力,用户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社会稳定方面。该农业产业园借鉴“寿光经验”进行农业大棚集聚化产业化经营发展,通过电气化改造摒弃了传统人工灌溉、施肥、打药及卷帘等费时费力、效率偏低的工作模式,电气设备的普遍使用能够智能育苗、卷帘、喷灌和施肥,大幅提升工人的工作效率,减轻人工劳累压力,通过电气化应用培训提升工人的业务技能,满足工人们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安全方面。电气化设备改造升级确保农业大棚产业呈现清洁化、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在施肥、农药喷洒等方面避免工人直接与药剂、化肥接触,杜绝人工喷药吸气中毒或沾染皮肤侵蚀的风险,全部设备实现了智能应用、电能替代的特点,安全可靠用电确保蔬菜生产稳定有序。
环境方面。电能是一种清洁能源,该农业产业园育苗、灌溉、加热、通风、控温等全都实现了电气化,电抽水代替了柴油机抽水灌溉、电辅助施肥喷药放风代替了人工劳作,电采暖和电动卷帘设备代替了人工用棉被覆棚及卷帘保暖,能够持续打造清洁低碳产业园项目,助力当地打造“美丽乡村”和打赢蓝天保卫战。
减排方面。该产业园电气化项目推进电能深度替代,升级美丽乡村能源消费,电气化改造后推动农业生产电气化发展和用能绿色化转型,对于防治大气污染、降低化肥农药残留、解决雾霾问题至关重要,同时有效助力该镇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