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高强
东阳市光明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 东阳 322100
近年来,电力事业的发展迅速,但随着国民用电需求的不断膨胀,电力能源的供应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做好配电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力配电自动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在配电管理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实用价值,故而有必要对电力配电自动化展开深入的探究。
电力配电自动化指的是一种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实施对电能的计算、传输、管理等于一体的技术模式,在电力管理中的使用比较常见。从系统配置上来看,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故障、负荷管理、配电SCADA、配电网高级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这五个组成部分,不同模块在管理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配电SCADA的作用在于收集和处理一些基本的数据信息,并将这些经过处理后的信息提供给DA/DMS;而负荷管理则是帮助企业实现电网自动化调度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将负荷控制系统与配电系统有效结合起来,落实分层配电管理的模式。从眼下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来看,它在实际工作中的涉及面较广,如自动化管理、电力控制技术等,该系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工劳动力的使用,简化工作流程,同时也有利于进行对电力设备的动态化监控,使供配电系统在运行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从而改善电力能源的供应效果,提高配电管理的整体水平[1]。
2.1.1 变电站自动化。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它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城市的供电稳定性,是决定着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国家总体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之而来的用电需求量的日益上涨,尤其是在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这就对发电机组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方面,加快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是解决该问题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个路径。
2.1.2 馈线自动化。馈线自动化作为当下国家电网规划中的一项新型技术,对提高电力系统配电的自动化水平有着极大的优势。这里所说的自动化主要作用的是配电网中的高压、中压和低压这三个部分,通过在变电站的二次出口处进行配电的设置,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2.1 变电站主断路器和馈线断路器的配合。针对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指的是出线保护开关与馈线开关的配合,构建基于双电源的环网供电方案。简单来讲,也就是对当下的配电网结构进行优化,实行“手拉手”的变电站配电模式,借助线路开关的自动操作和远程控制功能,实现对整个线路及相关联设备的实时监控,第一时间确定故障范围和故障类型,下达指令,使故障段的开关自动断开[2]。
2.2.2 自动重合器设计。该方案指的是对双电源的环网供电结构进行科学的划分,使其分裂为有限段数,其中每一段的供电线路都依靠相邻的重合器实施保护。一旦发生故障,上一级重合器便会发挥作用,同时对故障段两侧的自动重合器进行分断处理,确保完全将故障隔离。而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分支线故障,则主要通过重合器与分段器的次数搭配将故障切除。
2.2.3 自动重合分段器设计。进行自动重合分段器设计,作用在于辅助工作人员结合自动重合分段器去判断关合故障的发生时间,确保直至变电站内的断路器自动断开之后,配电线路的断路器才自动断开,也就是延时断开的一个操作,之后再进行故障段的锁定和断开,由此确保二次送电的顺利完成。
在配电管理中,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对于提高电能质量、加快电能的输送和调配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能有效改善国民的整体用电水平。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在电力配电自动化建设上还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也就是说部分地区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趋于完善,而一些地区却仍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以东西部地区为例,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这种情况下电力配电的发展便有了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但西部地区的经济条件受限,所以电力配电自动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十分缓慢。想要进一步推动电力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深入,必须尽快消除这种地域化的差异。
目前,我国关于电力配电自动化的研究已经小有成果,但是在正式的推广阶段仍面临着较大的阻碍,这不仅是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很多地区的电力建设部门并未认识到做好这一工作的必要性。想要使电力配电自动化得到科学的使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准和实操能力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但现阶段来看,我国各地区电力工作队伍的建设水平普遍较低,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匮乏,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综合上述内容,电力配电自动化在技术层面上还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这是我国电力从业者和相关科研人员应不断努力的方向[3]。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总体用电量也在持续提升,这时采用传统的配电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工作需求,故而应加快全新管理措施及方法的落实,为国民提供更优质的供电服务。在目前的配电管理工作中,不乏一些智能系统、高科技软件等的使用,这些先进的技术体系成为促进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助力,但随着电力配电自动化的深入,这种平衡开始被打破。具体而言,由于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管理系统中的某些功能有冲突,或者存在功能覆盖的问题,这时将会对工作人员开展工作造成一定的干扰,反而大大降低了管理效率。不仅如此,功能的协调、连接方面出现问题,也会产生比较严重的能耗情况,同样会加大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阻力。
电力配电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除了做好一些基础性的建设工作,也要注意监测电力系统及设备的运行状况,加大运维管理和巡检力度,处理好各个工作细节。在具体的工作阶段,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作用下收集设备在整个运行期间产生的大量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判断供配电系统有无异常情况发生,由此保证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安全。若监测过程中发现故障问题,应第一时间开展抢修工作,借助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锁定故障的发生位置,确保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避免引发严重的电力安全事故。
为了加快电力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提高配电管理水平,必须做好整体规划工作,保证配电管理工作得以高效化、规范化的开展。首先,对于电力配电自动化建设而言,了解实际工作期间所使用到的各类技术以及技术的实现方式是研究成果优异的必要前提,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打好提前量;其次,必须保证资金到位,为电力配电自动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对此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并号召社会上的组织、企业等团体进行援助,从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予以支持,有利于尽快达成总体建设目标;最后,需要重视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协调性设计,将GPS等技术与配电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连接,确保各项技术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推动我国电力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4]。
在部分电力企业中,电路老化等问题时有出现,类似情况将会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电能的质量也会大大降低,由此加大了配电管理的工作难度。为改善这种情况,除了要定期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测核实,也要注重及时更换破损、落后的设备和元器件,避免制约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效用发挥。在采购设备的过程中,在必要情况下应同时与多个厂家建立合作关系,方便跨平台、跨区域选择所需的各类设备,提高设备的广泛性,促进系统性能的进一步优化。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所选设备与系统建设要求完全相符,同时也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需要由专业人员认真核实设备的型号、参数和品质等,避免一些不合格的产品被投入到使用中,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
从长远发展来看,明确划分各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有利于配电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同时也能减少由于人为原因所导致的工作误差,确保电力配电自动化得到广泛的推行。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员工责任制度,明确每名员工应负责的工作范围和所应承担的责任义务,避免出现管理懈怠、甚至无人监管的情况;其次,应进一步强调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和要求,明确好责任分区,以免出现一条线多人维护或部分线路无人维护的情况。在此期间,若职责范围出现变动,必须根据管理需求做出及时的调整或补充,就此展开全新的规划;最后,应注重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标准化的开展配电管理工作。
在电力配电自动化建设中,能否获得良好的工作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故而有必要建设高质量的配电管理队伍,确保工作人员具有做好这项工作的能力,同时也保证队伍结构满足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要求。在这方面,相关部门应督促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不断巩固自身的专业基础,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展开深入的研究,不仅要明确系统的构成、运行规律等,也要认真从以往的工作中总结问题,从中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故障类型和异常状况,据此尝试不同的解决办法,形成宝贵经验。与此同时,电力部门也应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促进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从而全面提高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水平[5]。
综上所述,电力配电自动化是我国配电管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十分有必要。就目前来看,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仍面临较大的困境,对此必须从多加强运维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健全责任制度等方面入手消除发展阻力,加快电力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深入,确保目前工作中出现的电力供应、自动化技术分配等的问题得到尽快的解决,从而提高电力配电管理水平,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快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