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陈思颖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人在社会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职业道德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201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又称“职教20条”),其中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肯定了职业教育的社会重要性,不管是普通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还是高等普通教育的学生,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精神,也是一流员工应该必须具备的首要职业素养。
爱岗敬业是指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基础。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爱岗敬业是各项职业道德规范之首,是选择、培养和考核员工的重要标准。同时,爱岗敬业也是在经济飞速发展、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员工得以生存的必备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既是切实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员工不断实现企业个人价值和取得个人成功的有效途径。
爱岗敬业精神是一个人职业素质的体现,更是职业道德的总体要求,可以充分展现出实际工作管理的能力,体现出个人对社会、企业、集体的责任感与无私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是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道德品质;同样,具备爱岗敬业工作精神的员工一定会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并从日常工作中因此获得更多乐趣和社会肯定。
在当前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努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和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培养其成为具备健全人格及良好道德品质的中国社会主义接班人。爱岗敬业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将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与踏实进取、乐观向上的人文素养渗透在思政教育中,可以培养其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具有正确、积极的核心价值观。
1.树立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一个人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热切向往和自我追求。高职院校学生大多18岁左右,正处于理想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处于理想人格孕育的关键时期。职业理想教育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追求,即择业选择。职业发展教育具有社会差异性、发展必要性、导向性。因此职业院校的老师是学生职业理想的领路人,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要有责任并且有义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逐步了解职业,了解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气质性格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确立“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就业观,先找到合适的岗位,融入社会,发展自己,然后才能最终实现自身价值。人生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必然是通过职业理想建设得以确立,有了清晰明确且十分切合实际的人生职业发展理想,再经过自身的努力不懈奋斗,人生发展中的目标必然有机会得以实现。
2.强化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应当承担的特定的专业职责,包括个人工作和应承担的社会义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设定工作场景,让全体学生懂得在获得了一份工作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接受了一项任务,要具备责任感,肩负使命。只有让学生对工作充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生才会愿意更主动地深入学习行业相关知识,培养对工作的浓厚兴趣,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3.提高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即指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是就业的根本,也是顺利就业的途径之一。高职学生与大学本科学生相比,虽然高职学生的学期短,但是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大多数是经过市场调研,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和专业课程。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规定从业者需要积极主动提高技能。作为高职学生,在学校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不管是在校期间,还是就业之后,都要保持积极乐观学习的心态,不断通过职业培训,或者自学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善于学习并且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
爱岗敬业是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要求,爱岗敬业的精髓是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把爱岗敬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是我国培养大批高职技术人才的内在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就要养成良好、平和的心态,学会正确处理好现实生活与自己理想职业期望的平衡匹配关系,即使以后有段时间所从事的某个职业与期望不符,也应该兢兢业业地去干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是一种职业奉献精神。因此,学生要时刻学会及时调整好工作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处理好自己的工作理想与实际工作生活间的关系,不断反思,找准工作定位,能够以正确的角度认识自己,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安心切实的立足本职,发挥好自己在工作应有的作用。同时还要学会如何正确处理职业与个人物质利益的关系,热爱本职工作,不能单纯地以努力追求眼前的利益,随意“跳槽”,给企业带来损失。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踏入社会前的岗前实践。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会遇到一些不可控的实际问题,因此,在顶岗实习前,高职院校的相关指导老师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对爱岗敬业教育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正确认识,注重将爱岗敬业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融入到日常的专业知识、基础教育、实践活动和创新技能教育中,促进高职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在授课时应多采用案例说明的形式,为学生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练习,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性。在实习中,要与学生保持联系,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如岗位工作内容与学校学习有出入;缺乏自信心,担心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够,不能很好的胜任工作;不够乐观,不能与同事很好的相处等负面情绪,及时进行心理正面干预并进行心理辅导。
创建校内模拟企业实训室,并将5S等企业文化纳入到日常训练中,引入优秀企业的价值观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学校里营造一种“学校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与企业沟通讨论的平台。制定与我国企业管理同步、接轨的高职院校学生实训规章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让在校学生在参加实训的整个过程当中严格遵守执行该规章制度。学生在“学校企业”实践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快速进入近似于在企业的工作状态,还可以缩短企业就职的适应期。将企业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在校学生的企业实践创新活动中,尝试通过开展与专业文化有关的实训技能创新竞赛,让在校学生在与企业文化磨合中不断创新,使学生的企业实训技能、创新实践活动与企业发展更加地紧密贴近,同时也可以借此帮助企业不断选拔更多的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优秀专业技能创新人才。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对职业道德的正确理解,激发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自觉形成岗位责任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情感,帮助学生完成企业到公司员工的职业角色转换;将现代企业管理文化教育引入高职校园,可以迅速有效满足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培养需求,也大大缩短了学生与企业艰难地磨合期,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是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市场需要。
职业素养包括“敬业”和“精业”两个方面,“敬业”是职业精神的体现,“精业”是职业能力的体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白热化的企业竞争最终都是归结于人才的竞争。而且当今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对企业精细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对于员工的要求会更加严格。想真正立足于社会,更好地更快适应企业的需求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就必须加强培养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认真钻研学习好相关专业知识,打好扎实的工作基本功,努力提高职场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爱岗要尽职敬业,敬业爱岗要尽职精业,精业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前提。认准一个职业目标,努力提高职业综合心理素质,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努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达到尽可能的高度,最终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
责任是人的职业使命所在,拥有强烈的职业责任心,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职业观念是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做好一切本职工作的基本保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是爱岗敬业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过程中,要时刻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意识。责任心是做好个人工作、成就个人事业的基本前提。责任心是做好各项工作、成就事业的重要前提,只有对整个企业发展高度负责、有责任心,才能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地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现在学生大多为00后,出生于优渥的家庭环境当中,没有机会吃苦,所以更应该注重培养社会责任心,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身处怎样的困境都不要找借口,更不要轻易放弃,不随意推脱责任,迎难而上,把责任心放在第一位,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多反思;只有勇于担当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迎来有更多的挑战,最终成就自己,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