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围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优化研究生培养顶层设计、完善实践育人“导师制”、搭建全社会实践平台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研究生实践育人协同体系。
关键词:研究生,实践育人,共同体
实践育人不仅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关键。研究生是最高学历层次的学生,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做好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对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上海大学研究生实践育人现状
通过对“上大研究生实践育人形式及功能”的调研,我们发现上大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研究生通过专业实践、公益活动、竞赛创业增强了个人能力和社会认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研究生对实践育人的认同度有待提高
学生是实践育人的客体,同时也是接受实践教育的主体,更是提升实践育人实效的关键。调研发现仅18.82%的研究生经常参加实践教育;反之,8.9%的研究生从不参加实践教育,甚至12.5%的研究生没有参加实践教育的意愿。访谈得知,部分学生认为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科研;部分学生认为参与实践活动与个人能力的提升关系不大。相对来说,研究生更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并没有认识到实践育人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成长成才方面的作用。
2、研究生实践活动与育人的衔接度有待提高
访谈得知,部分学生认为实践育人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处于非主体地位,并没有规范进培养方案。特别是学术性研究生,大多都以学术科研为主,鲜少参与实习实践。研究生实践教育与科研教学的分离同时也是研究生实践育人最大的难点。
3、研究生思政课程缺少实践环节
当前学生对教育载体的要求逐渐多样化,传统以课堂为主体的教育载体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学生对于教育形式的选择也逐渐趋于隐形。上大针对研究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三门思政课程。调研发现,56.7%的学生表示研究生思政课程没有设置实践环节,相比,82.6%的学生认为研究生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十分必要,在研究生思政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更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研究生实践育人体系有待完善
上大在多年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微实践、大智汇”的研究生实践育人格局,但是尚未形成完善的实践育人体系;虽有多方资源联动提供实践平台,但尚未形成有整体、有层次的实践育人机制。部分研究生表示志愿服务和实践创新活动较多,但与科研学习相关度较高的实践教育却少。部分学生反映实践方式多为参观式、印证式,对组织、探究能力的锻炼非常有限,对研究生的吸引力也相对较低。由此可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实践育人体系十分必要。
二、研究生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构建
实践育人亟需构建完善的协同体系,使之规范化、有序化、持续化开展,逐步丰富其内涵,切实增强其实效。
1、尊重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作用
要想切实提高研究生实践育人实效最重要的就是从上大研究生的思维特点、和现实需求出发,打造与研究生学术科研相关度较高的实践教育活动,发扬上大研究生培养“三自方针”,积极构建“大实践”格局,以科研、就业等研究生关心的事情为抓手,以党支部、课题组等研究生科研生活的最小单位为突破,让学生在实践育人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此外,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细化研究生“2+3实践育人条线”,强化以专业知识为主导的课程化实践和以“思政引领”为主导的教育型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创新以社会认知为主导的社会化实践、以创新创业为主导的项目化实践和以志愿服务为主导的服务型实践,鼓励学生在实践教育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2、完善实践育人顶层设计,构建实践育人机制体系
将实践育人纳入研究生教育培養全过程,强化一条与科研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教育路径,切实解决研究生实践活动与育人的衔接问题。强调实践育人的价值引领,抓住研究生思政课程主渠道,推进社会实践学分化,在研究生思政课程中设置实践环节、通过隐性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牢牢把握研究生导师这个关键,建立和完善实践育人“导师制”;同时,在“大思政”格局下构建学校各职能部门、导师、辅导员、学生,层次分明、上下联动的校内全链条实践育人共同体。
3、完善实践育人交互协同模式,打造多维跨界互动平台
面对新时代研究生的特点,还需整合校内研究生实践育人的教育资源,精炼一些与研究生科研学习相关度高、生活就业衔接度好的实践育人项目。同时,面对不同学历阶段、不同学制类型研究生的需求,发掘实践育人资源多方优势,链接校外导师、行业企业、社会需求、科研院所,提供相关实践育人资源,探索联合培养机制,多维构筑实践育人跨界平台。
参考文献
[1]管华,邓文萍,吴劲芸.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物联网实践平台研究[J].计算机教育,2020(08):97-101.
[2]崔睿.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106-107.
[3]梁欢欢.三二分段“1+4”学业辅导模式实践育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365-366.
[4]许波荣,陈滔娜.当代高校实践育人策略研究[J].教育评论,2020(07):94-99.
[5]张启星.在研学旅行中探索实践育人[J].吉林教育,2020(Z4):64.
上海大学 曹文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