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研究

2021-09-15 13:46吴枫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课程

吴枫

摘要:语言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英文阅读拓展教学是单元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同时是发展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进行的调查与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实际教学中英语阅读拓展实施的具体策略,以及针对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高段英语;阅读拓展;课程

著名教育学者王蔷老师曾经说过:“阅读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学会阅读英语不仅是他们形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伴随英语课改在小学教学中的推进实施,对学生英语综合素养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也愈发提升和突出。针对英文课外阅读笔者做了系统、细致的调查发现英语课外阅读存在“两个缺乏”。

(一)缺乏课外阅读材料

调查中可以发现,仅仅阅读英语教材的学生不在少数,目前,译林版英语小学阶段课程内容,每单元含有语篇、语法、语音、歌曲、小诗、练习等内容,但由于各种限制,学生接触到的阅读文本类材料比较少,篇幅有限。

(二)缺乏阅读拓展教学策略引领

学生花在课外英文阅读时间非常少。没有老师系统的指导,学生缺乏阅读策略的指引。阅读教学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性,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需多积累经验,并通过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提高自身的阅读教学能力。

二、英语阅读拓展课程化实施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依托单元主题,资源整合利用

在小学阶段,可尝试使用能与学生的阅读水平、单元主题特征相匹配的课外阅读材料。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篇章结构等需要符合学生总体的认知发展水平与语言发展水平;能够对教材中单元主题分布下的各语篇、语法等板块进行有效的补充。以译林版2A Unit 2 I Have a Rabbit与Unit 3 It Has a Short Tail为例:这两个单元都是以动物为主题,展开了丰富的语言对话。根据这样的主题,教师配合使用绘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学生在教材中的两个单元的学习之后,对动物类的语言有了一定的认知与输入,同时可以输出一些该主题语言,为之后的阅读拓展做足了准备;绘本形式与教材对话式文本有所不同,给了学生语言训练上一个新的体验。

(二)阅读拓展,教学有法

1. 培养语音意识

英语是一种用来交流的语言,英语阅读可以让学生多读、多说。学生通过丰富的语音输入,开始有输出时,教师可以运用Phonics教学来帮助学生自主阅读。Phonics是字母读音、字母组合读音和拼读的一系列规则和方法。学生通过学习Phonics自然拼读法,可以进行音节的划分及拼读。以美国分级读物I Can Read 1、2 为例:

学生通过Phonics自然拼读法中的letter sound的学习可以拼读一些简单的读物,再学一些字母组合读音的规则,学生就可以拼读出一些单词。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在学了Phonics自然拼读法中sight words的整体认读后,基本就可以认读一般的分级读物。

2. 整体系统化阅读,把握主旨

英语拓展阅读,开始应该以理清思路,把握主旨为主,不必逐字阅读,不但浪费时间,还缺乏效率,应该采用跳跃式阅读方法,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思想。以An I Can Read Book Level 1 Captain Cat为例:

教师要求学生第一遍整体阅读。第二遍,带着问题去阅读,而且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就给出答案。然后,精读文章,最后进行总结。简单的几个问题足以帮助学生把握主旨,理清文章线索,对文章有个整体系统的把握。

3. 适合学情,激趣导读

原汁原味的课外阅读材料往往都会有一些特别的趣味性,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多采取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创设情境。以The very tiny Baby 绘本为例:

该绘本是以“baby”为主题,讲述“baby”从在“mum”肚子里到出生之后的成长发育一系列的过程以及小主人公的感受。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对“baby”的由来、生长养育过程以及带来的一切外界环境的改变,对于学生来说都很有共鸣,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教师将书中的场景投射进学生平常的生活,激发学生联想并运用。

(三)完善评价体系

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中,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发展。

英文课外阅读评价方法可以多元化:

1. 小组评价

以小组阅读圈为单位做整体性评价。小组完成任务,皆有奖励性评价,如阅读星等。

2. 细节评价

在阅读的各项环节中,教师或者学生代表及时做出过程性评价,以鼓励小组活动。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学生的学习发展状态和需求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反映与肯定。

3. 课后评价

在阅读结束后,可适当布置以阅读材料为核心的思维导图、英文连环画、新闻报道等形式的作业。这样体现了学生主体的地位,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过程,而且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丰富阅读体验

通过一系列的课外阅读学习活动,孩子们体验阅读、分享阅读、快乐阅读,让英语课外阅读有趣有意义。

1. 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即教师将时间还给学生,在做好阅读材料的选择前提下,让学生大量接触高质量的英文阅读材料。为验证自主阅读的力量,A班进行了自主阅读尝试教学,B班则按部就班进行阅读教学,以下为A/B班课外英文阅读意向对比表:

持续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能让孩子接触阅读、喜欢阅读、并逐渐养成阅读习惯。创造机会让学生安静下来,毫无压力地读自己喜欢的书,从阅读中学习阅读,才是最简单且有效的阅读途径。

2. 分享阅读

分享阅读,利用生生、师生、亲子等互动阅读方式,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享受阅读的方式。生生阅读,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阅读同一份材料,每人负责一项阅讀工作,有目的地读并与组内同学讨论、分享;师生阅读,可在教学中设计师生阅读同类型教学阅读篇章,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亲子阅读,是父母与子女共同阅读、欣赏英文阅读的契机。父母与子女同读一个英文故事,互相用英文表达故事梗概,进行阅读感受交流。

通过分享阅读,避免学生走马观花式读书,让学生学会在读书中应该关注的重要面,由此,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读书学习语言与培养思维。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放眼世界,配合现有教材尝试探索更有深度,更有广度的课外阅读教学,并形成校本、班本、生本的课程努力创造适合学生英语学习发展的,能够真正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蔷.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4):16-49.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李霓虹. 小学英语主题拓展阅读教学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2):38-43.

[4]谢文芳.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英语阅读[J].阅读, 2017,(79).

[5]孙磊. 浅析小学英语高年段课堂自主阅读教学策略[J].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 2015,(12):65-66.

猜你喜欢
课程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故事撰写的结与解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构建“双有绘本共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课程融合要学会做“减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