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
摘 要:根据2020年教育部最新数据,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1.6%。按照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三阶段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普及化阶段。虽然数量上已经发展到了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发展质量仍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本研究对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划分为起始阶段、早期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调整改进阶段,以期通过总结美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现代化的经验,为我国高等教育组织现代化的促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9-0015-03
一、以“赠地学院”为标志的起始阶段
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起点,源于高等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回应。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背景下,州立大学的兴起以及实用技术类课程的引入,改变了美国过去宗教色彩和传统色彩浓重的高等教育,为其增添了实用性、现代性色彩。1862年,《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在高等教育政策的完善、课程的丰富方面为促进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注重应用技术课程,促进课程现代化
美国高等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依然受到欧洲特别是英国中世纪高等教育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古典色彩和宗教色彩。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的大学多为模仿牛津、剑桥设立的传统大学,在课程上重视通识教育,少有实用技艺类课程。赠地法案颁布以后,明确要求政府的财政拨款必须应用于农业、工业艺术、数学、物理、自然与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的教学事务上。政府这一举措为实用性课程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从此与各行业相关的文理和实用教育逐渐大范围开展。各州在法案的约束下,都开始实施关涉工农业实际生产的农业与工业教育。法案彻底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重视古典课程而轻视实用技术的倾向,使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得以加强,促进了大学课程的现代化进程。
(二)开创了以法令形式管理高等教育的先河,促进管理现代化
1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案》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颁布的第一部大学法案,开创了美国政府以法令形式介入和影响高等教育的先河。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议员的实际数量向各州分配土地和拨款,对土地和拨款的使用由州政府直接进行管理,董事会成员均由州长任命。由于美国采取分权制,教育的最高权力一直都由各州掌控,而这一举措直接赋予了联邦政府以法案法令或拨款形式对各州的教育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利,在保障对各州教育事务管理的公平性的基础上,也给各州的权力发挥留有足够空间,这种以法案来管理高等教育的形式促成了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代化[1]。
(三)满足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促进规模现代化
在《莫雷尔法案》颁布之前,各州的高等教育课程大都缺乏实用性强的工农业相关课程,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技术严重脱节,知识实用性的欠缺导致了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低迷。“赠地学院”的出现增加了美国高等学校的数量,满足了人们掌握应用型技术的需求;各州结合自己的发展实际开办有特色的学院,提供的实用知识满足了工农业发展要求,吸引了众多公民到“赠地学院”接受教育,为各州培养了大批工农业专门人才,为美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做出了贡献。
二、以威斯康星大學、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为标志的早期阶段
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早期阶段的特征表现为大学职能发展的多样化,从最初的教学职能不断完善,逐渐发展出了科研职能与社会服务职能。职能的完善代表着美国高校与社会联系的进一步加深,社会需求层次提高,因时制宜地发展出了具有美国特色的初级学院,进一步完善了美国高等教育结构。
(一)威斯康星大学——促进美国高等教育职能现代化
提及威斯康星大学,最有名的就是“威斯康星理念”。这是当时担任校长的范海思与威斯康星州州长拉弗莱特的思想结晶。“威斯康星理念”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最响亮的名片,赠地学院运动的改革与发展也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威斯康星大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切实结合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需求,认识到大学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进行紧密结合,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的发展而独立存在的。“威斯康星理念”的出现标志着美国大学开始走出象牙塔,关注大学在社会发展进步中所应该承担的角色和任务,不断地走入社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在“威斯康星理念”的指导下,美国的许多大学纷纷将为社会服务列入大学的发展目标,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高等学校的实用主义改革进程,催生了美国高等教育职能的现代化。
(二)霍普金斯大学——加快美国高等教育组织系统现代化
在德国大学的影响下,美国在19世纪后期开始改造殖民地时期的传统学院,新建研究型大学,实现了从传统学院制度向现代大学制度的转变。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在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新成立的研究型大学内部,学校课程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了相应改革,以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对当时以教学型大学为主的高等教育领域来说,研究型大学的出现无疑丰富了美国的高等教育结构。研究型大学的出现,是美国学习德国柏林大学的结果,也是在当时美国社会发展背景下大学进行改革的必然结果,丰富了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类型,为美国高等教育组织系统向现代化迈进做出了贡献[2]。
(三)芝加哥大学——推动美国高等教育结构现代化
哈帕在出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职务期间,把本科学院分为初级学院和高级学院两个层次,确立了“两年制学院”这一独特的高等教育形式。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教育,学生在此完成一、二年级的学习后就可以获得副学士学位,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选择继续进入大学三、四年级学习。初级学院的建立初衷,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想要谋生和就业的学生提供一定量的职业教育。因此,既避免了因为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以及文化水平低而无法顺利完成四年制本科学习,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又满足了急剧上升的想要接受大学教育的人的学习需求。初级学院的建立,使美国形成了由大学、学院和两年制学院构成的三级高等教育结构以及由副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构成的四级学位制度,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现代化。
三、以“社区学院和研究生院”为标志的快速发展阶段
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社区学院以及研究生院为接纳快速增长的高等教育受教育者做出巨大贡献。在二战期间,美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一直处于平稳增长态势。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了几乎十倍。究其原因,一是二战后大批的退伍军人加入了接受高等教育的队伍,二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扩大。此外,时代对科技的要求也为一批研究型大学提供了发展机遇,以上因素共同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
(一)社区学院的开办——推动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美国社区学院的创建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初级学院运动。二战时期,基于对退伍军人的学习水平考虑,美国开设了大量的社区学院,以满足军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战争尚未结束之时,美国联邦政府就颁布了《退伍士兵权利法案》和《军事人员重新整理法案》,以安排退伍军人接受程度适合的高等教育。在法案的保障下,大批退伍军人纷纷走入校园接受教育,与此同时,各州创办的大批社区学院也不断增加招生人数,吸收了大量退伍军人。这一措施使美国高校入学人数在短时间内获得猛增,美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3]。
(二)研究生院的兴起——推动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
直到1800年前后,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仅为本科。南北战争后,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逐渐开展起来。60年代,美国成立了全美研究院委员会(CGS),这个组织对于全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培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耶鲁大学自1861年授予了美国第一批博士学位后,又于1872年创办了研究生院,同年,哈佛大学也成立了文科和科学研究院。在1960年到1970年之间,美国研究生人数飞速增长,并且在之后都保持着很高的增长速度。从发展规模上看,美国培养的研究生数量从成立耶鲁大学至今一直居于世界领先位置;从发展质量上看,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著名高等学府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也居于世界一流水平。
四、调整改进阶段
经历了高等教育结构的不断完善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了一系列问题。此外,美国在70年代中期经历了严重经济危机,经济衰退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80年代以后,美国的高等教育就进入了调整与改进阶段,主要解决高等教育在之前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经费问题。
(一)颁布系列法案,促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在80年代后,美国高等教育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出现了质量问题,伴随着学费增长以及“消费主义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盛行,美国社会各界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广泛质疑。在对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后,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小组”于1984年10月提出了一项题为《积极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高等教育过分职业化、基础教育日渐薄弱、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为了改革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报告针对以上质量问题提出了关于本科教育改革的十四项建议,1998年4月又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旨在从美国高等教育全局的高度去思考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改进问题[4]。
(二)成人教育及校企合作,促成高等教育理念与组织现代化
美国在二战以后就意识到了开展成人教育的紧迫性,通过制定退伍军人法、开展相关的成人教育计划等来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分别于1966年和1976年颁布了《美国成人教育法案》和《终身学习法》(Lifelong Learning Act),对成人教育的内容、范围经费以及管理体制等作出了规定。除了颁布法案外,美国还推广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机构,如成人学校、大学推广中心、函授大学、无墙大学等。部分企业也开始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学生在完成被认定的企业教育内容后,可申请将在企业内的学习成绩转换为大学的正规学分。企业与大学的这种合作,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及理念上的创新,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组织上的现代化。
(三)联邦政府与企业提供经济支持,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现代化
任何国家教育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美国也不例外。在三螺旋发展模式的指导下,美国联邦政府和社会机构通过设置科研机构以及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美国高等教育通过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来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源保障[5]。
五、经验借鉴
纵观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从最初赠地学院的设立,到社区学院的开办,在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结果促成高等教育规模的现代化;而后在“威斯康星理念”的指导下,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出了现代化的职能,高校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与高校之间相互作用,最终促成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的现代化。聯邦政府与各州颁布相关政策法案,规范高等教育办学规范,为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活动奠定良好的法制基础,促成了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高等教育课程的不断更新,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日益丰富,促成了高等教育组织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续润华. 美国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及其历史意义简析[J]. 外国教育研究,1998(02):17-21.
[2] 张斌贤. 美国高等教育沿革的阶段特征与历史分期[J]. 教育研究,2018(06):146-153.
[3] 郑彩华,杨旭. 哈珀校长的办学理念及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2010(08):92-95.
[4] 周敏. 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透析[J]. 苏州大学学报,1998(04):118-122.
[5] 左彦鹏.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及办学经验[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04):56-58.
(荐稿人:田美玲,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