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淑荣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瑞舒伐他汀的使用效果,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选取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期间接治的80 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对照组40 例,采用阿司匹林单一药物治疗,剩余40 例作为研究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规范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脂以及凝血功能。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内中膜度、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要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相关参数比对照组明显较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之后,可以观察到患者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对比常规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有效率更高,临床效果更好。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动脉粥样硬化;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9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4-0066-02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不仅人们的生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增长的问题,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不断增加。该病变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致病因素,而脂质代谢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老年患者的血管、血液等随着年龄增长都处于“累积性老化”的进程中,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首先会发生脂质与复合糖类的集聚,导致出血以及血栓的形成,随状况持续则会导致纤维组织的增生、钙质沉着,同时动脉中层出现蜕变与钙化,导致动脉壁硬化、增厚化,最终导致了血管腔狭窄的情况发生[1]。并且随着病变的不断累积,最终病变会导致大中肌性动脉出现病变,动脉腔内如果出现阻塞的情况,则会导致病变动脉供应的器官或者组织出现缺血缺氧以至坏死的情况[2]。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的疾病对老年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该疾病。为此,本次选取我院于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期间接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其使用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药理作用,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于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期间接治的80 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40 例中男28 例,女12 例,年龄57~84(63.21±5.15)岁,研究组40 例,其中男27 例,女13 例,年龄57~83(64.31±5.33)岁,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标准,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无研究药物禁忌症,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其他器官性功能患者;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治疗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BJ39569,药物规格:0.1 g×30粒),患者在睡前服用100 mg,每天服用1次,治疗时间为6个月。持续观察治疗效果,同时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考虑给予患者疾病知识以及药物知识的宣教,同时告知注意事项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储备。
研究组患者则使用瑞舒伐他汀(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433375,药物规格:0.1 g×7片),患者睡前服用10 mg,每天服用1次,治疗时间为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予以记录。持续观察治疗效果,同时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考虑给予患者疾病知识以及药物知识的宣教,同时告知注意事项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储备。
1.3 疗效标准
(1)治疗效果:按照疗程规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显著(患者疾病症状消失或极大改善);有效(患者症状有效缓解);无效(疾病症状持续甚至恶化)。治疗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
各项指标:内中膜厚度(IM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凝血功能比较:血小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如表1。
2.2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相较对照组表现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如表2。
2.3 凝血功能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研究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如表3。
3 讨论
近幾年,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从而使得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概率增加[3-4]。动脉粥样硬化依照病理学则为炎性反应,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并且对凝血系统予以激活,因此形成血栓.但是实际上动脉粥样硬化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研究已证明主要的因素为高血压、高血脂、长时间大量吸烟、肥胖、糖尿病、遗传等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5]。
阿司匹林在过去常常是被作为广谱消炎药使用,随着药学的发展,人们注意到阿司匹林能够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被应用到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6]。在脑血栓治疗中,阿司匹林能够活化血小板,抑制减少分子粘附性以及炎性介质的表达,同时能够高效的抑制血栓的生成,并且该过程不可逆[7]。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其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可有效抗血栓、抗氧化,对患者的内皮功能有着显著的改善。该药物的抗炎作用表现在患者的超敏反应蛋白、金属蛋白酶降低,以及对核转录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的抑制体现[8]。其抗血栓、抗氧化主要表现为患者血小板活性得以抑制,因此能够降低血管内膜脂质沉积,以及减少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进而达到降低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最终对动脉斑块的形成予以有效抑制[9]。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现实,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内中膜厚度、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相关参数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结果可以证明,瑞舒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之后,可以观察到患者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对比常规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有效率更高,临床效果更好,具有进一步研究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Masuda J,Tanigawa T,Nakata T,et al.Effect of combination therapy of ezetimibe and rosuvastatin on re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3,34(l1):2270.
[2] 高艳丽,张宝奇,刘玉才,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2017,12(5):673-676.
[3] 李晓莹,周伯荣,罗建华,等.他汀类药物联合氯吡格雷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20):2713-2717.
[4] 周慧芳.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的调节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的效果[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3):257-258.
[5] 赵圣吉,刘超权,郑伟民.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5):1552-1555.
[6] Wu H,Han YL,Wang XZ,et al.Effects of short-term rosuvastatin therapy on heart and kidne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ombining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ncomitant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2014,39(7):546-552.
[7] 路斌.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196(87):182.
[8] Berry DA,Berry SM,Mckellar J.Bayesian analysis of lipid-lowering potentials of rosuvastatin and atorvastatin[J].Atherosclerosis,2001,2(2):90.
[9] 吳静.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