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 翟根广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例如;比如;偏误;建议
[摘 要] 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检索结果显示:对于汉语中被高频使用的列举类词语“例如”和“比如”,留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比如”,“比如说”的使用频率也非常高;将二者与标点符号搭配使用的频率高于母语使用者,且搭配的标点符号类型多样。留学生对二者的使用中存在书面语表达口语化,与标点符号搭配随意化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汉语词典对二者辨析得不够具体,对外汉语教材对二者收录的疏漏和一些相关示范的不严谨,以及母语使用者使用意识的不确定性等形成的目的语负迁移造成的。因而,完善释义和搭配标准,科学有效地进行示范,建立明晰的母语者使用规约,才能保证第二语言学习者正确掌握和运用汉语。
1. 研究缘起
关于“例如”“比如”的探讨,早期学者们主要关注了“例如”和“比如”的定性问题,如朱光华(1988)、张庆余(1999)、江山丽(2009)等;后续的研究单独关注“例如”和“比如”的较少,多是探讨列举现象或是列举范畴时谈及,如《列举逻辑方法及其现代汉语表达》(陈紫,2010)、《现代汉语列举类词语考察》(徐敏,2010)、《现代汉语篇章中的举例连接成分研究》(林田,2012)、《现代汉语例举范畴研究》(徐洋,2016)等。
从已有研究看,关于列举类词语“例如”和“比如”本身的研究不多,也缺乏对这两个词语使用现状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本文试图从汉语国际教育的角度入手,以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语料作为分析基础,以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语料作为对比依据,参照汉语词典和对外汉语教材的讲解与示范,描写留学生对“例如”“比如”的使用现状,揭示留学生使用二者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2. 留学生对“例如”“比如”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笔者以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作为检索基础,对留学生“例如”“比如”的实际使用频率,与标点符号、“说”“什么的”的搭配使用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
2.1“例如”“比如”二者的使用频率
在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中,检索到含有“例如”的词条125条,共使用“例如”126次,含有和使用“比如”的词条均为873条;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含有“例如”的词条471条,共使用“例如”473次,含有“比如”的词条1976条,共使用“比如”1985次。见表1。
可以看出,留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比如”。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中“比如”词条的数量是“例如”词条数量的7倍多;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比如”词条的数量是“例如”词条数量的4倍多。
2.2 与“说”“什么的”的搭配使用
语料库的检索结果显示,有一部分留学生在使用“例如”“比如”列举时,习惯与“说”“什么的”搭配使用,形成“例如说”“比如说”或是“例如……什么的”“比如(说)……什么的”的固定结构用法。见下面的语例:
(1)例如说,我生一个孩子我教他汉语。(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2)第一次来这儿生活时,我遇到不少的困难,例如很干燥的天气、吃不惯的菜和很难理解的思想问题什么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3)除了夫妻关系以外也学了很多东西。比如他们的思想,行为,爱好什么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4)比如说:女博士有几个是漂亮的,自负,不懂生活,很难接触什么的。(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例如”“比如”与“说”“什么的”的搭配中,“例如说”“例如……什么的”“比如(说)……什么的”使用的频率不是很高,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都不到5%,没有“例如说……什么的”的形式,而“比如说”的使用频率很高,在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中有312条,占带有“比如”的语条总数的35.74%,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占比更高,达到40.96%。几种搭配形式的具体使用情况见表2。
2.3 与标点符号的搭配使用情况
语料库的检索结果也显示出“例如”“比如”与标点符号的搭配分为几种情况:“例如/比如(说)+逗号+例子”“例如/比如(说)+冒号+例子”“例如/比如(说)+分号+例子”“例如+句号”。具体调查结果见表3。
从“例如”“比如”与标点符号的搭配形式看,“例如”出现5种搭配形式,“比如”出现4种搭配形式。从“例如”“比如”与标点符号的搭配频率看,“例如”在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中,不加标点使用或者与冒号搭配使用频率较高,分别为40.48%和39.68%;与逗号搭配使用的频率为17.46%;还有一部分将“例如”与分号和句号搭配使用,分别为1.59%和0.79%;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不加标点的使用频率46.93%也是最高,加逗号的为31.71%,加冒号的为20.73%,与分号和句号搭配使用,分別为0.42%和0.21%。“比如”在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中,不加标点的频率最高,为60.25%,与冒号、逗号、分号搭配使用频率依次降低,分别为21.07%、17.53%和1.15%;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比如”不加标点使用,以及与逗号、冒号搭配使用频率,也呈依次降低的状态,分别为49.92%、44.33%和5.75%。
3. 留学生对“例如”“比如”的使用偏误分析
分析了留学生“例如”“比如”的实际使用状况之后,笔者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外汉语教材等展示的“例如”“比如”的使用讲解和示范,参照母语者的使用习惯(以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作为参照依据),概括出留学生“例如”“比如”使用中存在的偏误。
3.1 书面语中过多使用“比如”
上文的数据显示,对于“例如”和“比如”,留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比如”,和母语使用者的使用情况区别较明显,这一点从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的使用频率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出。见表4。
表4显示,同样是书面语语料库检索的结果,母语使用者使用“比如”的频率为17.86%,与此相对照,留学生在两个语料库中使用“比如”的频率分别为87.64%和80.75%,远远高于母语使用者的使用频率。
3.2“比如说”的泛用
在词典的释义当中,不同的词典对于“例如”“比如”其后能不能加“说”持有不同的意见。为了更明确这一用法的实际使用情况,本文对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其和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统计结果做了对比分析。
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母语使用者使用“例如说”“比如说”的比率仅为0.25%和0.52%;其中两个留学生语料库中使用“例如说”的比率分别为“4.76%”和“2.34%”,留学生比母语使用者的使用频率高一些,但仍处于使用频率不高的状态;而使用“比如说”的频率却远远高于母语使用者,在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中为35.74%,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为40.96%。见表5。
可见,在书面语表达中,留学生在使用“比如”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留学生会直接用“比如说”,这是对汉语“比如说”的一种过度使用。
3.3 不恰当的与“什么的”搭配使用
有一部分留学生习惯将“例如”“比如(说)”和“什么的”连用,而“什么的”是一个口语色彩比较浓郁的词语,一般不会出现在较为正式的语体中,留学生的这种搭配使用很多情况属于语言中的冗余现象,或是不当搭配。见下面的语例:
(5)*例如:小姐好白,死到临头,环游地球80天,欲望都市什么的,所以第三天跟第四天我不去哪里了,只在家看DVD,我很喜欢,看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的,第五天我跟朋友去大河马水上世界游泳。(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6)*我也听到很大的声音的时候,我有些生气了,例如:汽车喇叭声,自行车的铃声什么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7)*世界上,还存在粮食不足的地方,比如说非洲的几个国家,北朝鲜什么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8)*我们有两种称谓第一是亲属比如:爸爸,妈妈,姥姥,姐姐,哥哥什么的不过在我们国家你也可以这样叫你的好朋友,第二是社交比如:经理,售货员,师傅什么的不过那边说的时是比较轻松。(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
上述句子中,例(5)和例(6)中的“例如”和“什么的”搭配存在语体错位问题,例(7)和例(8)中的“什么的”属于冗余成分,这几个例子中的“什么的”都可以删掉。
3.4 与标点符号的搭配不当
留学生在使用“例如”“比如”时,出现和标点符号搭配的多种形式,而“例如”和“比如”能不能与标点符号搭配,适合和哪些标点符号搭配,并没有明确规定和说明。为此,笔者统计了汉语词典的例句示范以作为参考依据。在15本汉语词典①中共统计出含有“例如”的例句36条,含有“比如”的例句55条,这些例句中“例如”“比如”与标点符号的搭配情况,详见表6。
通过对汉语词典中的例句考察发现,含有“例如”“比如”的例句一般不和标点符号搭配使用,86.81%的例句直接和列举项相连;与标点符号搭配使用的少数情况中,只与逗号搭配使用。
将汉语词典中例句展示的情况和留学生语料库检索的结果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出:留学生在使用“例如”“比如”的过程中,一是存在将二者与标点符号搭配过多的问题,其中与标点符号的搭配使用频率分别为42.24%和50.65%,即留学生在使用“例如”“比如”时,一半左右的情况下都是与标点符号搭配使用;二是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依据新版《标点符号用法》(2018)中标点符号的定义和用法,只有在冒号的基本用法中明确表明冒号可以用在“例如”之后②,但是用于总说或提示时使用;对于“逗号”而言,表示句子或是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从逗号使用的适宜情况看,能用在列举词后面的情况应该限于较长的列举项之前;而“分号”“句号”在表达中表示较大的停顿,列举类词语在举例时一般在例句之前,例句结束后才属一个完整的句子,在语气上通常不会有较大停顿。因而,“例如”“比如”可以有条件地与“冒号”和“逗号”搭配,但是不适合与“分号”“句号”搭配。
3.5 小结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留学生在“例如”和“比如”的使用中,过多使用了“比如”,也过度使用了与“说”构成的“比如说”、与“什么的”搭配形成的“例如(比如)……什么的”的表达形式,这些都体现出在实际的表达中,留学生并未区分汉语的书面语和口语,用口语的表达代替了书面语的表达,造成了书面语表达的口语化;同时,在与标点符号的搭配使用上,也过度采用了与标点符号搭配的使用形式,在不适合使用标点符号的时候随意使用,如逗号的过度使用,并且存在明显的搭配不当问题,如与“分号”“句号”的搭配。
4. 留学生“例如”“比如”使用中存在偏誤的原因分析
本文在对《现代汉语词典》《HSK词语用法详解》等15本汉语词典中“例如”“比如”的释义,和《HSK标准教程》《发展汉语》《博雅汉语》等18套对外汉语教材①中“例如”“比如”的实际收录和释义情况考察之后发现,留学生在“例如”“比如”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汉语词典对二者释义区分不够明确、具体,对外汉语教材对这两个词语的收录和释义情况存在不足等有一定关系。
4.1“例如”“比如”的释义不够明确
汉语词典中普遍存在着“例如”和“比如”的释义简单,对二者区别不明确的问题。在同一部词典中对二者往往给出了相同或是基本相同的释义,而且这些词典只是对它们的举例特征做了解释,并没有深入解析其具体使用规则。如《现代汉语词典》《实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比如:举例用语,放在所举的例子前面,表示下面就是例子。例如:举例用语,放在所举的例子前面,表示下面就是例子。”②“比如:(连)举例时的发端语。例如:(连)举例用语,放在所举的例子前面,表示下面就是例子。”③
汉语词典对“例如”和“比如”的释义过于笼统,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详细讲解的依据,无法展开讲解二者的具体用法以及深入辨析二者之间的差异,导致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二者混同,产生使用中的混用或错用等问题。
4.2 教材生词表中“例如”“比如”的录入情况存在不足
通过教材统计可以发现,18套对外汉语教材中,只有6套对外汉语教材将“例如”和“比如(说)”都列入课后生词表,占调查教材总数的33.33%;有8套对外汉语教材只将“比如(说)”收录进课本生词表中,占比44.45%;有4套教材都未将“例如”和“比如”收录进教材生词表中,占比22.22%。而且,“例如”和“比如”作为生词出现的频率也不同。在18套教材的生词表中,共出现“例如(说)”6次、“比如(说)”17次,后者的出现频率几乎是前者的三倍。
从18套教材的收录情况看,对于“例如”和“比如”存在没有收录或是收录不平衡的情况,“比如(说)”的收录情况明显好于“例如(说)”;从作为生词出现的频率看,“比如(说)”的出现频率也远高于“例如(说)”。因此,留学生在实际使用中“比如(说)”的使用频率高,在这个层面上得到了一定程度地解释。
4.3 教材讲解过于强调与“说”“什么的”搭配
18套对外汉语教材的课后词语解释上,有5本教材①对词语“比如”进行了用法说明,而且这5本教材中的一些教材还着力展示了“比如”与“说”“什么的”的搭配。以《基础汉语综合教程》(下)和《新实用汉语课本》(3)中的例句为例:
(9)“比如+a+b+c……什么的”多用于口语中。①我喜欢吃中国菜,比如麻婆豆腐、炒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什么的。②这个手机功能很多,比如上网、查字典、看电视什么的。②
(10)“他们常常到别的地方去,比如去咖啡馆。”The verb“比如”(also “比如说”in spoken language)is employed by a speaker when giving an example. It is usually placed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For example。①他很喜欢吃中国菜,比如说烤鸭、刷羊肉。②有些公共场所,比如饭馆、车站,人们说话的声音太大,她不习惯。③
可以看出,两本教材中明确地用汉语和英语表明了“比如”和“什么的”“说”的搭配使用方式和习惯,因而,留学生高频使用“比如说”“比如(说)……什么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教材讲解的影响。
4.4 汉语词典和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例句在与标点符号搭配的示范上存在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上文的分析表明,留學生在使用“例如”和“比如”时,不仅存在与标点符号搭配使用频率较高的问题,还存在与标点符号搭配使用类型多样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和汉语词典以及对外汉语教材的实际示范有一定关系。
本次调查也统计了对外汉语教材中含有“例如”和“比如”的例句,共有25条。其中,有12条例句中的“比如(说)”和标点符号搭配使用,7条和逗号搭配,5条和冒号搭配,这种情况和表6显示的汉语词典的统计结果相比,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例句中“比如(说)”和标点符号搭配使用的频率更高,也多了一种和冒号搭配的形式;而且,相似的列举情况,汉语词典和对外汉语教材中给出的例句,与标点符号的搭配也存在差异,见下面的语例:
(11)国人经常送礼物,比如:结婚、生日、节日要送礼物。(《初级汉语·上册》)
(12)我非常喜欢体育运动,比如网球、排球、足球我都喜欢。(《学汉语用例词典》)
例(11)和例(12)显示,汉语词典的示例中“比如”不与标点符号搭配使用,但教材中的示例与标点符号相搭配,这样的示范差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留学生在实际使用中的疑惑,也会造成留学生在使用“例如”“比如”时与标点符号搭配的不确定性和随意化倾向。
5. 关于“例如”“比如”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留学生在书面语表达中使用“例如”“比如”时存在的问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为了更好地完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汉语词典需细化对“例如”“比如”的描写
留学生在书面语表达中使用“例如”“比如”存在的问题,和汉语词典对于“例如”“比如”的描写还不够具体有直接关系,因而,细致描写二者的特点,辨析清楚二者的差异,对留学生的教学、学习情况乃至对词汇学的研究都会有很大帮助。
从词性归属看,学界对二者的词性判定存在分歧,存在“动词说”“连词说”两大阵营。事实上,二者的用法具备两种词性的特征。首先,具备连词的特征,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偶尔在使用中受表频率的副词“又”“再”的修饰,当被表示频率的副词修饰时,说明所举的例子不止一个,而且多见于口语使用层面。另外,也具备动词的一些特征,和后面的连接成分结合应紧密,因而,二者和列举内容之间不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占主流,在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中,后接成分为句子的较为多见。
从语义特征看,“例如”的语义特征主要是[+列举][+举例],“比如”的语义特征主要是[+列举][+举例][+假设]①;从适用语体看,“例如”常用于书面语语体,不适合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具有口语意味的话语等表达,“比如”常用于口语语体,有时会与“说”“吧”“呢”等构成“比如说”“比如吧”“比如……吧”“比如呢”等搭配形式,但这些形式使用频率并不高。
5.2 对外汉语教材应加强示范和选词的科学性
对留学生学习汉语而言,主要通过教师、教材、词典等获取词语信息,而教师讲解需要依据教材,因此,对外汉语教材的讲解和示例,对于留学生学习“例如”“比如”两个词语至关重要。针对这一点,结合上文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教材中的讲解应减少或是降低一些相关形式的推荐力度。本文的调查研究表明,《新实用汉语课本》(3)中的“‘比如(also ‘比如说in spoken language)……”的语句,会让留学生误以为“比如说”是“比如”的并行形式,二者可以通用;《基础汉语综合教程》(下)中对“比如+a+b+c……什么的”的举例说明,也会让留学生仿造出类似的句子。因而,对外汉语教材在词语的讲解中,应避免出现带有误導可能的展示方式;在选择例句时,应尽量选取母语者最为常用的表达,避免过多、过度地展示母语者使用较少的情况。
2)对外汉语教材的生词表中应均衡收录“例如”和“比如”。上文的分析表明,“例如”和“比如”的生词收录比例整体偏低。已调查的18部教材中,“例如”和“比如”都没有录入生词表的教材占到总数的22.22%,而将“例如”和“比如”全部录入生词表的教材只占总数的33.33%,其余44.45%的教材只将“比如”录入教材的生词表中,而没有将“例如”录入教材的生词表。
“例如、比如”都是规定的“汉语国际教育用一级(初级)词汇”,在汉语表达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对汉语初级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两个词语很重要。因而,“例如”“比如”均应列入每一个教材适宜阶段的生词表中,这样在教师和学生层面都能加强对这两个词语的重视程度,也能有效减少留学生过多使用“比如”的情况。
5.3 实际教学中应加强留学生语体意识的培育
上文的现状分析显示出,留学生对“例如”和“比如”的使用,存在书面语表达口语化的倾向。因而,在留学生教学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留学生“例如”和“比如”二者语体差异区分的讲解,解释二者在语体上的差异,当留学生在书面语表达中使用“比如”“比如说”“比如呢”“比如吧”“比如(说)……什么的”“比如……吧”时,应及时指出这种使用属于语体的误用,帮助留学生建立明确的语体意识。
事实上,词语的语体区分问题在留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一直存在,关涉到书面语和口语语体的区分,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帮助留学生准确掌握汉语、提升写作水平等具有现实意义。当然,这个问题不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更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和参考依据,这样才能指导教师完成对留学生语体意识培育的任务。因而,学界和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合作,尽快研制出能够区分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语体词语表。②
6. 结语
本文从汉语国际教育的角度调查研究了列举类词语中经常被使用的前置类词语“例如”和“比如”,发现了留学生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表明,词典释义不够具体和明晰化,教材对两个词语收录的缺失和不平衡性,是导致留学生使用中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同时,母语者的使用规约意识不强,也是导致留学生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本次调查中也发现一些教师对于“例如”和“比如”以及“如”在内的一些列举类词语,没有明确的区分意识,而大多数的普通母语使用者更是如此,这种母语者使用的不确定性也会导致忽视留学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本次调查研究看,推进汉语词典尤其是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类词典对词语释义的具体化,加强教材对词语收录的严谨性和示例展示的客观性,是解决留学生词语错用、误用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本次研究也显示出,深入了解母语者的使用习惯,概括出母语者的实际使用情况,将其作为汉语词典释义具体化和教材示范客观化的依据,是保证第二语言学习者有效学习目的语的基石;另外,从更深层面看,加强汉语本身使用规范研究的具体化,建立起良好地母语使用规约意识,才能从根源上保障第二语言学习者学好汉语。
[参考文献]
陈 紫 2010 列举逻辑方法及其现代汉语表达[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江山丽 2009 “例如”是词还是词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3).
吕叔湘 1999 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林 田 2012 现代汉语篇章中的举例连接成分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徐 敏 2010 现代汉语列举类词语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徐 洋 2016 现代汉语例举范畴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
朱光华 1988 “例如”是动词吗?[J].语文学刊(6).
张庆余 1999 “例如”是动词还是介词[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4).
朱景松 2007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