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的内涵意义原则

2021-09-15 02:09王菲
兵团党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金课

[摘要]在全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书育人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发挥引领各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弘扬社会主义新时代道德风尚等功能,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1)04—0061—05

[作者简介]王菲,女,石河子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金课”是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界频出的热词,反映出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对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注。2018年我国教育部基于高等学校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提出了“金课”概念,用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要求打造“金课”,在第11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又提出了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金课”)建设标准,用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来衡量“金课”建设成效。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承担铸魂育人重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须主动回应时代关切,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设定高阶性育人目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合理增加课业挑战度,发挥出思政课在各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价值塑造、文化传承、道德规范等方面引领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的内涵

高校“金课”建设旨在振兴本科教育,落实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前沿地位。思政课是高校“金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既要符合教育部关于“金课”“两性一度”的基本要求,又因鲜明的意识形态功能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高校思政“金课”建设内涵的理解,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和 教育部“两性一度”的要求思考,即以高质量课堂教学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再造“教”与“学”的互构关系,通过科学理论的涵养,培养大学生高阶思维,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塑造时代新人。

(一)引领各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对指引中华民族发展建设、治国理政的道路、理论、制度以及领导力量的支持倾向与服从意识”。[1]政治认同是多民族国家政治统治正当性基础,更是中国多民族国家长治久安的心理长城。新时代各族大学生成长成才,既受到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塑造,又是未来参与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后备力量,其政治认同程度高低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自然是培育、增强各族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阵地。高校思政“金课”通过科学而系统的课程建设,以透彻的学理回应学生思想关切,用优秀中华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增进各族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认同,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各族青年学生所理解、认同、增信;以培养各族青年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树立全球视野和世界胸怀,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人类命运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以百年党史的学习,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激励青年学生立志报国,勤奋学习,以有信仰、有情怀、有本领、有担当的积极姿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实践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建构新疆民族团结的价值坐标和价值体系,为促进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对增强新疆各族青年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起着重要的凝聚作用。一方面,新疆高校思政“金课”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培育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美好道德风尚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西方更加注重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传播便利,抓住中国“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的历史条件,加大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而我国新疆恰恰是西方敌对势力力图分裂渗透的突破口。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以所谓新疆的人权、民族、宗教问题等为借口,肆意制造事端,污蔑攻击中国政府反暴恐、反分裂、去极端化的正义之举,借机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和宣扬分裂思想,各族学生仍存在“价值认同过程中形成一些‘非理性认识”[2]的思想困惑,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仍需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用好批判的武器,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与宗教观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遵循课程体系向育人体系转变的逻辑路径融入高校思政课,通过融入思政课教材、融入教学体系、融入隐形教育场域,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政课中育人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有针对性地融入人权、民族、宗教等重大理论与现实内容,教师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勇于直面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重大问题,对新疆的现实问题做出“中国的回答”。

(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高校思政“金课”建设要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就“需要充分借鉴和吸收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资源,用中华优秀文化滋养教育内容,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民族优秀文化智慧的深层融合”[3]。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都有铸魂育人的功能,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有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我们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要用新时代最强音挖掘中华优秀文化中的意识形态资源,阐释马克思主义对待中华优秀文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升各族大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新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不仅是高校思政“金课”建设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理所应当成为思政课的鲜活教材。注重挖掘新疆历史文化中蕴含的“五个认同”思政资源,增强学生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注重传播红色文化中兵团人无私奉献、守疆建疆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热忱;注重利用西方媒体涉疆问题的不实报道为契机,驳斥西方媒体虚假言论及其险恶用心,讲好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故事,讲好中国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大国担当的故事。

(四)弘扬社会主义新时代道德风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开放,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青年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和快捷,多样开放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给青年学生道德建设带来现实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族大学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成长需求,探索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与道德建设的内在同构性,进一步推进道德建设与专业发展深度融合,成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社会矛盾必然会反映到或影响到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何助力青年学生在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认识、理解、接受、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也是新时代道德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大历史责任,也是民族复兴大任接续传承的时代要求。近些年,新疆高校思政课在激发大学生道德意愿、提升其道德认知水平方面不断革故鼎新,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不断提高,大学生爱国奉献、诚信守法、团结协作、责任担当意识不断增强,校园德育文化已形成浓厚氛围,但是思政课重道德说教,轻道德践履的现状,仍是困扰大学生道德发展和增强学生获得感、满足感的重要因素之一。“较之理论教育, 实践教育对于大学生道德观念及道德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4]因此,高校思政“金課”建设在坚守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应该优化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路径,通过一系列道德实践拓展思政课的形式与内容,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性公益性活动、“三下乡”、走进红色兵团、访谈道德楷模先进人物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涵养完善人格。总之,青少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关键阶段,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要创新道德教育“工艺”,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内需和生活体验,推进道德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的意义

新时代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要牢牢把握时代机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回应时代之需、国家之需。

(一)互联网技术催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到来,由互联网技术搭建的网络空间成为西方意识形态向我渗透的新阵地。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等要素因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及微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教育的核心权威受到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思维受限”“精神迷失”“数据奴役”[5]等风险和问题。对新疆而言,各族青少年是互联网的新生代,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国际互联网加大对各族青少年进行西方普世价值观念的文化影响和宗教渗透,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互联网上甚嚣尘上并向高校蔓延,致使一部分学生接受它的观点。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阵地,是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的关键领域,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感、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不够强,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维护功能、教化功能、协调功能和发展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是思政“金课”建设迫切要求,更是意识形态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的高校思政“金课”建设是一个集教学理念、教学技术、教学策略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意识形态属性要求思政“金课”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明确的教育目标;人文关怀属性要求关切各族青年学生身心成长的内在需要,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满足感;互联网技术则搭建了智能化德育的新时空,创设了一种“教师主导下的自主—探究—合作”[7]的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重构了教与学关系,思政课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政治引领、价值导航、解疑释惑时无疑更具有时代性、鲜活性、实效性,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有意义”,还更“有意思”。

(二)助力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新疆的民族团结事业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更是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目前,新疆正处于反分裂斗争干预治疗关键时期,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斗争复杂尖锐,各族青年学生意识形态领域深层次困惑依然存在,“五个认同”依然面临严峻挑战。面对重大而敏感的现实问题,新疆高校思想政治“金课”建设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阐释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敌、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各民族交往流交融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系统而持续进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让各族青年学生在“获知、储能、净心、立德”的过程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养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决抵制极端思想的渗透,自觉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大美新疆的火热实践中去。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时代新人”是新时代、新矛盾与新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国际看,全球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培养“时代新人”是推进科技创新、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从中国发展历史方位来看,新时代拥有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时代新人”;从新疆特殊区情来看,实现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时代新人”;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看,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实践疏离带来的挑战,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与本领疏离带来的挑战,“理想的意图”与责任担当疏离带来的挑战[8]需要“时代新人”。在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高校思政“金课”建设如何更好地为党、国家、中华民族铸魂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成为当务之急。高校思政“金课”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育人方向,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各族大学生的特点和精神需求构建“时代新人”的教育的发展模式。

三、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的原则

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和“金课”建设标准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决定了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这决定了我国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重大问题,理应成为新疆高校思政“金课”建设的基本遵循。

(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增强各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知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公有制决定了我国社会制度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决定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族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课程,具有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青年价值共识、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作用,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表达方式理论化、刻板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陈旧等缺陷导致思政课“曲高和寡”,成为制约思政课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主要因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十大育人”体系,“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各类事务中,统筹推进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形成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9]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围绕学科建设、教学模式、师资培养、育人环境等方面守正创新,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辨析和自觉抵制各类错误社会思潮。

(二)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的成效,其政治立场、育人能力和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关键和保障,党中央殷切希望:“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10]目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还存在着部分教师政治素质不硬、业务能力不强、育人水平不高、学科支撑薄弱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各族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和政治操守,影响到中国大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影响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有效完成。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实施计划,提出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要求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机制保障力度,健全动态准入与退出机制、全面培养与培训机制、统筹管理与激励机制[11]。思政课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新媒体等技术变革,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课堂到“智慧课堂”的转变。

(三)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满足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和现实期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人,是具有强烈主体意识、富有独立思考精神、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大学生,但他们的成长又深受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社会现实、教育环境、新兴媒体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知识水平、理想追求、价值认同、心理成熟、行为习惯、品德素养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和现实需要出发,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关切其精神需求和生命的成長特点,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创造潜能,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其“四个自信”,培养其奉献社会精神。遵循了各族大学生成长规律就掌握了高校思想政治“金课”建设的针对性,满足了学生成长过程的内心需要和现实期待也就释放出高校思想政治“金课”建设的人文关怀。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从本质上看是以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为驱动,提升大学生成长的“获得感”,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涵养人格品格、升华道德境界、提升认知水平,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和满足,这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和期待,也是广大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育人理念。

四、结语

新时代新疆高校承担着培养各民族优秀青年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关键点持续发力,而“金课”建设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和保障,也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时代需要。

参考文献:

[1]孙琳.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内涵要素建构过程与培育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2):116.

[2]申忠玲.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与对策[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2):189-192.

[3]佘双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理论与改革,2021(1):30-35.

[4]王迎迎.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状况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2):105.

[5]张瑞敏.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教育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

[6]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1).

[7]赵浚,张澍军.高校思政课与移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耦合与路径[J].学术探索,2018(5):148.

[8]张国启,汪丹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逻辑内涵与培养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8(12):42-47.

[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

[10]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9-9.

[11]李中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使命与机制创新[J].临沂大学学报,2020(3):86-95.

责任编辑:杨建平

猜你喜欢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金课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刍议
新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研究分析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及对策
试析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社会实践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推进新疆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三转”的路径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强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