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巨娥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仅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忽略了学生的生命成长,使课堂失去了生命的灵动。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通过引导学生创编情景剧,提升学生的合作技能与自主学习能力。情景剧风趣幽默、寓教于乐,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使他们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感受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魅力。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表演情景剧的形式展现所学内容,在编、排、演的过程中实现知与情的交互。情景剧具有情景性, 能引发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体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构建;具有生动性,使抽象的知识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调用各种感官去感知内容;具有开放性,教师要将剧本的创作、角色的安排、剧情的排练等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表演、讨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具有合作性,学生在撰写、表演中都离不开生生之间的合作,有情感的相互包容,也有行为的相互支持,他们在合作中实现有意义的建构。
一、营造氛围,让学于生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活动的组织者,在学生排演、讨论时给予必要的引导,能调动他们参与排演的积极性。初中生情绪易激动,注意力也易分散,教师要引导他们融入排演之中,这样,课堂的参与度会大大提升。教师要舍得“放权”,要相信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演”,让他们在编演、讨论中获得深刻的感悟,这样的理解才会更深刻。教师让学生去分享、交流,让他们表达不同的见解,让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在编排情景剧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学习热情高涨。例如,在统编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四课第一框“青春的情绪”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同桌的陈玲与芳芳,体会陈玲的表现体现了青春期情绪的哪些特点。学生上台表演,教师进行补充、整合,并指出青春期情绪具有反应激烈、固执闭锁等特点,会给他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因而要懂得激发正面情绪, 学会面对负面情绪。
二、優化过程,展示魅力
在创编情景剧前,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等选择恰当的主题。编写的剧本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相贴近,要具有思想性,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冲突,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这样能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剧本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要实现促学的效果。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特点与能力,让学生自愿选择表演的角色,如果学生不能胜任,教师要与学生在沟通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让情景剧的表演得以顺利完成。学生在排演时要认真对待,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越多,表演效果就越好。在学生排演时,教师要予以适当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排演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教师也要明确纪律,让学生认真对待,通力合作,让情景剧表演得以顺利完成。
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合理掌握时间,表演的时间过长会影响教学进度,时间过短也不利于故事情节的展现。在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评价:你的感觉如何?从中学到了什么?表现的中心思想是否到位?还有哪些不足?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评价、解答的主体。当表演者无法解答时,教师要帮助他们答疑。很多学生在第一次表演时有点胆怯,教师要运用眼神、动作肯定他们,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展示最好的状态。教师也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这样既能让他们看得仔细,也能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适度运用,融合他法
编排情景剧能活跃氛围,激发学生思维,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但耗时长,也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如果盲目使用,会增加师生的负担。情景剧的编演要与合作、探究学习等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深入分析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设置情境片断,这样才能让情景剧发挥良好的效果。如果一味追求表面的热闹而盲目使用,不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内容,就不能达成教学目标。在使用情景剧教学中,如果教师把握无“度”,频繁使用,会让学生感到厌倦,只有适度使用,才能让学生保持好奇心。只有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依据教材、学情设计,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教师只有将情景剧表演与讲授、探究、合作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使用,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情景剧表演,丰富学习内容,增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在设计、排练、扮演等活动中提升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