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庆奎
纵观目前的高中历史课堂,因为高中历史学科的特殊性,有时会发现教师不遗余力地讲,但是学生却懒得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明显。
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要努力树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思想,同时,配合以恰当的课堂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的全部流程,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做出努力。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内心深处树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思想
笔者认为,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认清历史学科的独特性。虽然教材内容离现在年代久远,但是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认清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且能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力求使自己的教育活动更加贴近学生,能够让学生快乐地学,老师愉快地教,从而达到双赢。在课堂上,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教师应该以一种有效的提问来启迪学生思维,从而让他们学会学习。例如,在教学岳麓版高中历史中的《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探讨台湾问题的由来,为了早日实现两岸统一,党和国家提出了哪些政策等,为讲述“一国两制”做好知识铺垫和心理准备。
二、根据课标有效整合教材,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各个科目的课程标准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有力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有力凭借。历史课程同样如此。教师要想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就要准确地把握课标,深入研读教材,针对历史教材专题性强、跨度大的特点,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提供多维的学习和思维空间,不割裂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在正式开展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大胆进行取舍,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课程整合。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调整教材的先后顺序,从而能够在头脑中形成网状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效果。
选修教材是对必修教材的有力补充,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因此,教师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整合教材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只要教师换一种思维角度,就能够巧妙地把课程内容全部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
三、合理采用多樣化的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真实存在的,教师要面向全体,促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时空转变法。
历史事件距离现在十分遥远,如何去看待当时的人和事,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难题。用我们当今的思维和目光自然无法了解历史本来的面目,所以我们应该把它放置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妨采用时空转换的方法,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引导他们用历史思维来评判事物,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当时的人和事,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北宋时期出现的“三冗”和“两积”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角色转换的方法:假设你是王安石,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在实际的改革中可能会遭遇哪些问题?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当时北宋的危机?等等。这样就把学生真正置身于改革的实际场景中。采取时空转换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当时的时代发展背景、人物的思想观点,同时对最真实的人和事进行评判和分析,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2.联系实际法。
对于距离现在非常遥远的事件,因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学生不愿意去学习。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要求学生将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用联系现实的方法,让学生增强在历史事件中的感悟和反思能力,从而养成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例如,在学习英国的制度创新时,教师要联系实际,讨论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实施原则。这样,联系现实生活,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教师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课堂教学发挥最大价值,回归教育本色,让师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