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瑜
鄧永源,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常委、通利建築置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澳門廣西聯誼總會會長、民福社會福利基金會副主席、澳門踢拳總會會長、澳門蔡李佛拳聯會會長、澳門青少年發展協會會長、大中華武術家協會副會長等。在事業成功之餘,身兼多項社會職務,關心社會事務,熱心公益慈善。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熱愛中華傳統文化,並致力發揚光大。
本期的人物專訪,特邀鄧永源先生,就社會公益、傳統文化等方面進行分享。
事業與慈善並舉
記者如約來到澳門廠商會大廈鄧永源會長的辦公室,他正在忙碌中,只見寬敞的辦公室的角落處,放置了一個習武用的木人桩,特別顯眼。他笑說:“功夫一天不練即會生疏,有空時我都會練上一會兒。為了不打擾同事們工作或休息,我一般都是在下班後練習。”
談及自己的事業,謙遜而又低調。他說:“自己中學畢業後,一邊工作,一邊讀夜校,學習測量等,還會去地盤學習,後來自己開了間室內設計公司。2007年,他接手家族企業後,將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條,生意蒸蒸日上,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在澳門建築界享有一定聲譽。鄧永源說:“在公司大家有商有量。公司和伙計之間是合作關係,讓伙計感到自己是公司一分子,是一家人。”因為實現人性化管理,所以在他的公司裡,員工心繫公司,也有積極性,企業充滿生機。在事業成功的同時,他不忘父親的教誨,熱心慈善公益事業。他真誠地說:“父親常常教育我,賺了錢要好好利用,幫助的人越多,你的錢才越有意義。”話語樸實無華,但著實令人感動,發人深思。
作為廣西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僑聯澳門顧問,澳門廣西聯誼總會會長,多年來鄧永源關注廣西的社會發展,積極建言獻策,長年堅持在廣西扶貧助學,盡其所能,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詮釋情繫祖國家鄉的大愛情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捐款捐物,為廣西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僑界力量。記者問他是否祖籍廣西,他爽朗地笑言自己現已是半個廣西人了,言語中充滿了對廣西的感情。
此外,鄧永源還在廣東新會開展助學扶貧,并和當地超市簽協議,發放一些愛心券給貧困地區家庭,資助其去超市購買生活必須品,如大米、面油、食用油等。他說,到時自己會和超市用現金結賬。記者問迄今為止,大概共資助了多少金額,他直搖頭表示已記不清了,而且自己也不會去記住這些事情。
情繫祖國盡顯赤子情
近年來,鄧永源積極加強桂澳聯繫,支以持廣西發展為己任,帶領澳門多個團體去廣西考察投資,助力廣西脫貧攻堅、發展經濟,同時還積極參與公益幫扶及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據瞭解僅2017年至2019年期間,他先後累計出資560萬元人民幣,用於資助廣西貧困地區在校學生解決上學困難問題。
鄧永源熱心助學,支持廣西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教育,以及資助生活所需。他告知記者:“發現兒童輟學,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家裡希望孩子早些出來掙錢。所以我助學,除了給學費之外,也會適當給一些生活費,令到其家庭讓孩子去讀書。”記者深深感到,他是在用“心”做慈善。在他看來,做慈善是在做自己需要做的事,已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做過之後就忘記了,不會記在心中。
他坦言:“做慈善是不求回報的,自己不喜歡拿一張捐款大支票拍照。但見到受資助的小朋友開心的樣子,這種發自內心的笑容,他很是難忘。做慈善,不是給錢這麼簡單,你要讓孩子們知道有人在關心他們。如澳門廣西聯誼總會和澳門弦樂協會合作,去廣西不同的地方義演,如老人院、學校等,看到這些演出,孩子們甚是激動,因爲感受到溫暖和關懷。為何需要讓孩子們知道有人在關心他們呢?因為希望孩子們長大後也會去關心別人,能將這份愛傳遞下去,讓更多人能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
澳門融入大灣區
發展才有出路
談及澳門目前的經濟困境,鄧永源認為:澳門一業獨大,經濟結構太過單一,自身先天條件不足,屬於微型經濟體,這是難以改變的事實。目前澳門建築行業還算景氣,但很多行業可以說面臨困難,澳門需要和大灣區融合發展,這樣才有發展空間,才有出路。應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大機遇,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國家賦予“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定位發展優勢,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協同珠海將橫琴打造為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在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同時,助力國家雙循環發展。
他認爲澳門的投資環境不算好,樓價也有泡沫。自己也會走出去投資、做生意。澳門要突破發展瓶頸,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澳門產業結構單一,就業空間有限,青年人很多進入博彩業產業鏈中發展。內地行業多元,就業空間廣闊,可為澳門青年創造充足就業機會。鼓勵澳門青年去內地實習、工作或創業。此外,澳門可充分發揮在制度上的優勢,加強與廣西在投資、人才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發展。
熱愛並推廣中華傳統文化
鄧永源受父親的影響,對中華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熱愛武術、茶藝、國學等。七歲開始學功夫,通過習武,他知道什麼是武德,什麼是尊師重道,以及做人的規矩。曾獲得武術賽事的獎項。他熱愛武術,參加澳門多個武術社團,並身兼會长,出錢出力支持其發展,致力支持中華武術的傳承。當他見到澳門的武術社團成員勤力苦練時,會樂於支持。信仰佛教的他笑稱,這其實也是一種緣分。他擔任世界何金銘詠春總會會長、澳門蔡李佛拳聯會會長等,推動澳門詠春、劍道、蔡李佛拳、搏擊等在澳門的發展。他認為武術中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如社會責任感以及見義勇爲、扶危濟困的俠義精神,所以中華武術在今天仍值得承傳下去。
此外,鄧永源先生還熱愛茶道,對茶文化頗有研究。因為喜歡茶道,在珠海還開了一間茶館。他説:“無論是武術、書法,還是茶藝,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極好的一部分。傳統文化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信仰,需要承傳我們自己民族所擁有的文化。”在他看來,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首先需要感染其他人,記者問及如何感染其他人對茶文化感興趣,他直言:“一方面參加茶藝協會;另一方面多舉辦些茶道活動。平時我喜歡約朋友一起在茶館談事。”閑來無事時,鄧永源喜歡自己靜靜泡上一壺茶,閲讀歷史、國學等書籍。他常常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周邊的人,推廣中華傳統文化。
採訪中,記者常常被鄧永源樸實而又感人的話語所感動。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他,已在用實際行動踐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此祝福鄧永源未來的日子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