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教学:从“直觉演绎”到“活性素养”

2021-09-15 20:05陈彩萍
江西教育C 2021年9期
关键词:乱象直觉意识

陈彩萍

估算教学分为数量估算、计算估算、测量估算和统计估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估算,与精算相比,估算的起源更早,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广,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精算”而轻“估算”的倾向。受到这一倾向的影响,估算教学的效果不佳,存在“直觉演绎”的乱象,就此教师应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促使估算成为学生“活性素养”提升的现实源泉。

一、估算乱象面面观

(一)凭词而估

谈及估算,学生脑中即刻浮现出来的是“大约”“差不多”等关鍵字眼,这些字眼在他们看来等同于估算,这是他们的直觉使然。其实,有些题目里虽然有“大约”,但并没有暗含需要估算的意思,只是为了表述的严谨。到底要不要估算,还是要结合生活实际和具体题意来分析和判断。

(二)先算再估

学生喜欢计算而不喜欢估算,拿到题目后,习惯使然,学生喜欢先算一算。而且他们选择的估算方法不是“四舍”就是“五入”,这种为了估而估的形式主义,完全失去了估算的意义。估算有很多现实意义,如果先算再估,那就失去了估算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二、乱象成因层层剥

(一)教材编排轻重不均

纵观苏教版全册12本数学教材,没有一个单元是专门教学估算的。估算教学被分解穿插在各个章节中,其中以“数与代数”领域居多。因为内容编排不均,所以使人产生估算不重要的感觉,以及误认为估算仅包括数量估算和计算估算,忽视了测量估算和统计估算的存在。因此,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把估算渗透到各个章节的教学中。

(二)教师对估算重视不足

教师普遍认为,考试对估算知识考查的分值不多,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忽略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另外,教师对于多种估算方法的优化选择,往往表现出知识储备不够和经验不足,甚至都不知如何引导和评价估算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三)学生缺乏估算习惯

学生生活经验不足,估算意识薄弱,经常主观地认为精算更便捷,这是因为不仅精算方法唯一,而且结果也唯一。精算过程简单,往往 “按图索骥” 就可得到精确结果。而估算却不同,过程繁杂,方法多样,且思维含量高,非常麻烦。鉴于此,许多学生不愿意估算,算着估,渐渐也就不习惯估算了。

三、消除估算乱象的策略

(一)培养“想估”的估算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感受估算的优越性,将估算浸润于整个情境中去解决问题,则会内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如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中的问题:“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欲解决这个问题,需结合情境和每年身高折线走势图进行预测。比如,张小楠的身高如果不是增长趋势,可能家长要人为干预,给他增强营养或补钙,促进其增长。这属于统计估算,这类估算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学生也感兴趣,完全能够激发学生的估算兴趣。

(二)注重“会估”的估算方法

虽然估算方法多样,答案多元,但估算并不是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常见的估算方法有:凑整的方法、取一个中间数法、用特殊的数据特点进行估数法、去尾进一法、大小协调法、先估后调法、用乘法口诀凑数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无论采取何种方法,笔者认为估算都需经历以下过程:一是数据重组,即简化数据;二是算式转化,即凑整数;三是数据补偿,即调整结果;四是数据兼容,即取得可视范围内的合理结果。如862×65,这两个数可以一个向上取整,一个向下取整,即可看成900×60或者800×70,从而得到相应可视范围内的估值;还可以两个数都向下取整成800×60,再把结果整体向上取整,或者两个数都向上取整成900×70,再把结果整体向下取整,从而得到精确结果在48000到63000之间。只有学生会估、掌握估算的方法,估算教学才会真正落地生根。

总之,教师要善于捕捉每一个教学契机,创造适合学生的估算材料,深究适合学生的估算方式,让学生真正愿估、会估,从而让估算教学从“直觉演绎”走向“活性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将军山小学)

猜你喜欢
乱象直觉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数学直觉诌议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
晨农直销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