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部分教学内容已经被删减,教学难度也有所降低,这对于农村学校是一件好事。数据显示,有不少农村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家长外出打工,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初中数学教学造成了不少阻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解决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 了解学生基础,因材施教
义务教育给农村学生一个受教育的机会,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态度有可能决定农村学生的未来发展。大多数农村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学好就继续上高中考大学;如果学不好,就随便凑合着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也就学到尽头了。在这种家庭背景的影响下,很多学生有“读书无用论”的想法,这时如果教师不加以积极引导,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涯可能就会戛然而止了。
要想让学生继续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办法。农村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针对这种学习差异,教师应该学会因材施教。比如,对于因成绩不好而害怕沟通的学生,教师就要“主动出击”,采用课后谈心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及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難,而后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消除沟通障碍;再如,对于基础知识薄弱但积极上进的学生,教师可以先经过测试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重新复习学生不懂的知识,采用有效的学习手段提高学习效率,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二、 利用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知识从本质上说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计算方法、数学定理等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学生很容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不起精神。教师可以尝试用问题进行课堂导入,利用一个故事、一首诗、一个动画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平淡的课堂有一些新颖的变化,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教学“鸡兔同笼”这一课时,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用一个数学游戏来进行导入,首先请两个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分别画兔子和鸡,想画几只就画几只,构造出鸡兔同笼的氛围。然后请一个学生数一数黑板上有多少只动物,有多少条腿,引导出问题的结果。最后请学生思考动物数量和腿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环环相扣的游戏内容设计使学生的思维紧随教师,学习解决该类问题的原理和程序,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强化课堂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生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更多的自主意识,对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了解,教师如果继续沿用对待小学生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能会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学生存在差异性,教师应该分类处理,强化课堂管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内向的学生在与教师交流时通常都不喜欢看对方的眼睛,手上或脚上的小动作也比较多,教师在对待他们时应以引导、关怀为主;外向的学生在与教师交流时爱说爱笑,调皮捣蛋的事情不会少做,教师在对待他们时应当平等对待,适时进行约束,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班级规章制度,用制度约束学生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
四、 改善教学模式,满足教学实际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也无法跟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比如,在教学“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时,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将生活中的菱形物品进行展示,而后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推理出菱形的性质和特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最后总结出菱形的特性和判定方法。这种翻转课堂模式也可以应用到很多图形类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栗县东源乡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