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
见字如面。
仿佛就是一觉醒来,推开窗,暑热已完全散去,秋意渐浓。一场秋雨一场凉,说的正是这个时候。此时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人们抢抓农时,颗粒归仓。
刚刚过去的八月是不平凡的一个月。中国健儿征战奥运,用实力夺得88枚奖牌;南京疫情锁定“德尔塔”,各地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入汛以来暴雨侵袭多地,防汛迎来大考……我们为全力拼搏的奥运健儿欢呼,我们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而奋斗,我们为灾区捐款捐物共克时艰。这就是中国人的热血与不屈。
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强大精神支撑的,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八期上半月刊的“独家策划”《文科的大用》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需要用传统文化和人文软实力凝聚文化自信”为立足点,深度阐述文科的使命。这组专题收获了众多好评。读者连红大赞这个选题正当其时,“文科对外能塑造国家形象,对内能建立精神文明,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中,更需要文科的及时跟进。”84岁的读者黄百强甚至连读三遍。因家庭贫困,初二就辍学的他,从借来的各种文学名著中得到精神养料,并受用终身,“文科是一切的基础。”
文科大有可为,理科亦如是。第八期下半月刊的“独唱团”《你好,科学接班人》讲述了科技于中国的重要性,中国要作为科技强国立于世界之林,还需要培养更多“国之栋梁”。读者杨衍庆读过之后深受触动,“后生可畏,未来可期。”读者黄思慧说,“两個策划一文一理,相互辉映,体现了编辑的匠心和巧思。”
作者张家鸿同时也是我们的读者,他喜欢“观察”栏目的深度和广度,《中国人的底气从何而来》《全面小康,惊天动地的现代奇迹》《高学历人才当中学老师应成为佳话》等文章读来让人思考良多。读者陈青延从“语文”栏目的《只有运河知道》《荷花开处是我家中》等文章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正被口腔问题困扰的读者杨颖,则从“致青春”栏目的《我们曾经唇齿相依》中得到了抚慰。
能够引人思考、给人力量,身为文字工作者的我们倍感荣幸。
日历翻到九月,又是一个崭新的篇章。作为中华儿女,九一八是不能忘却的记忆。90年过去,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曾经历山河破碎的中国人比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放眼国际,昔日文明古国阿富汗的“喀布尔时刻”让人感慨万千。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是人类的永恒期望。守护和平,锐意进取,让五千年不曾断流的中华文化更加灿烂,是吾辈之使命。
明月入怀,佳节将至,祝诸君中秋快乐!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