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冰冰 ,田在锋 ,王月锋 ,朱 静 ,李 橙
(1.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050031,石家庄;2.河北省水环境科学实验室,050031,石家庄)
水生态环境风险通常包括累积风险、突发风险和原生风险,对水生态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是水环境污染防治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河北省是我国唯一兼有海滨、湖泊、高原、山地、丘陵的省份,较大的湖库有潘大水库、岗南水库、官厅水库、白洋淀、衡水湖等。由于部分水库早年遭受污染,长年接收严重污染水体,或位于矿山附近,导致底泥中重金属、有机物、TN、TP 等污染物浓度较高。 底泥中污染物向水体释放,危害水体健康、加重水体污染, 亟须进行水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
水环境累积风险指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中潜在的可能导致水环境破坏从而引发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的行为。 近年,由于底泥释放污染物,冀北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潘大水库)水质受到影响。20 世纪90 年代,潘大水库网箱养鱼过程中投放的过剩饵料及鱼类产生的粪便含有大量的氮磷营养物质。 网箱清理后,水库污染源主要为上游点源、农业面源及底泥释放,其中底泥释放TN、TP 分别占污染构成的18%、8%, 并且水体中TN 浓度有明显升高趋势。
残留于水体或沉积物中的抗生素类药物对环境的累积风险同样不容小觑。 白洋淀及其上游河流采集沉积物样品中抗生素类药物 (磺胺类、甲氧苄啶等) 检出率均大于70%,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在白洋淀湖区沉积物中对乙酰氨基酚、磺胺嘧啶等的风险商值大于1, 对白洋淀底栖生物具有高风险。
突发性水环境风险主要指突发事故对水环境的扰动,通常来源于水源地附近产生危险气体、 废水的工业企业及矿产采选与尾矿库。2016—2018年, 河北省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4 件,其中危害较大环境事件1 件(见表1)。
表1 2016—2018 年河北省突发环境事件
尾矿废水通常通过地表径流、地面渗透进入地下水,沉积过程中持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甚至放射性污染,具有隐蔽性且难以消除。 另外尾矿废水通过植物富集进入食物链, 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河北省省内太行山、燕山山脉区域工业发展以矿产采选为主,渗坑污水和底泥的长期堆放对周围环境构成潜在的生态风险。
我国地市级行政区内地下水监测点铁、“三氮”等超标率达到10%及以上,2013—2017 年河北省超标10%及以上的监测项目数量≥9 项, 需要着重关注“三氮”、总硬度、铁、锰等指标。 此外,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饮用水地方性氟中毒流行较广、 危害较严重。河北省文安县、安次区等地地下水中F-浓度持续超标,大清河流域台头断面水质为Ⅴ类。
研究表明, 文安县高氟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水—岩间阳离子交换作用及氟矿物的溶解。水—岩间的阳离子交换作用改变周边含水层的水化学性质, 从而进一步促进氟矿物的溶解,释放氟离子至地下水中,形成高氟地下水。文安县含氟矿物的原生地质是造成地下水中F-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
根据河湖底泥、滩涂有毒有害污染物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累积风险调查评估结果,视情况开展治理修复工作。
(1)完善监管措施
对湖库,特别是居民饮用水水源地,完善水质监控设施,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重点监控携带大量污染物入库的上游河流, 推动监管措施健全、奖惩机制完善,确保上游来水水质达标、水量充足。
(2)清除源头污染
对于底泥释放大量污染物的河流、湖库,推动底泥原位治理修复和清淤工作,确保底泥中污染物含量达标, 减弱对水体及水生生物的影响。对于农业生产导致的湖库污染,合理调度湖库周边农业,视情况开展退耕还湿工作;对于水产养殖导致的湖库污染, 按照环境需要减小养殖密度,发展先进养殖技术,改善污染现状。
(1)完善责任体系,全面提高突发风险管控强度
明确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责任及各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始终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严格落实 “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进一步厘清各相关部门职责,从产业规划、立项审批、用地审批等方面全面推进防范化解突发性安全风险。 严格落实企业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第一责任人为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对防范化解突发性安全风险工作全面负责。
(2)强化源头准入,严格控制突发风险源头数量
严格风险企业总量控制、准入条件审查与扩建扩容控制,在保证紧缺和战略性工业企业正常建设生产的前提下,风险企业数量原则上只减不增, 实行风险企业基本情况公告制度,各设区市政府年初公布上年度风险企业信息,主动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 严格对新建风险工业企业项目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审查, 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 一律不予批准。严格对风险企业扩建扩容工程项目的行政审批, 强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凡不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要求的,不予批准。
(3)强化责任落实,有效管控突发风险
全面评估管控企业安全风险,着力防范化解重风险企业风险, 建立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及应急管理机制。 各设区市政府要按照分级监管原则, 明确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推动风险企业构建源头辨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的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制定本市风险防范方案,深入组织开展综合治理,重新摸排、统计风险企业名单,制定“一企一策”治理方案。对于尾矿库突发风险,重点防范化解“头顶库”风险。
(4)建设预防设施、预警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预防设施建设,以环境风险较高的企业为重点,提出预防性设施(事故调蓄池、应急闸坝等事故排水收集截留设施)建设等任务。 以饮用水水源等敏感受体和环境风险较高、事故频发区域为重点,针对有毒有害污染物或持续性有机污染物,提出在线监测设施建设的要求, 明确预警监测、预警管理机制建设等任务。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明确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应急队伍建设、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应急机制。
从科研角度提供科学支撑,鼓励、支持开展原生地质原因导致的水体水质不达标的影响机理及治理方案研究, 推动相关研究成果落地实施,改善水体水质。
流域水环境风险是一个多层次、多准则的复杂系统问题, 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突变性。 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 开展水环境风险综合评价和防治十分必要。 河北省重要湖库水环境累积风险主要来自入库河流与库底沉积物, 突发风险主要来源于工业企业与矿产采选等, 原生风险主要来源于原生地质释放。 环境风险对水生态环境安全产生威胁,找准风险来源,精准管控,可有效降低风险值, 为生态环境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