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集虫装置对斜纹夜蛾诱捕器效果的影响

2021-09-15 03:34郭笑笑代克松李君汪诗凯徐明旺王琳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网袋斜纹夜蛾

郭笑笑, 代克松, 李君, 汪诗凯, 徐明旺, 王琳*

(1.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1102; 2.泉州市绿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昆虫,食性杂,是一种间歇爆发性害虫,经常以幼虫取食寄主植物的花、果实和叶片,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以及莲藕、大豆、棉花、花生、烟草及甘薯等作物,为害范围广,为害程度严重[1]。斜纹夜蛾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欧洲地中海地区和非洲地区,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发生严重,其余各省也均有发生[2]。目前,对于斜纹夜蛾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造成抗药性。据报道,斜纹夜蛾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及新型杀虫剂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且抗药性产生速度逐渐加快,这为斜纹夜蛾的防治增加了难度[3],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还会污染环境和危害食品安全[4]。

昆虫性信息素是由昆虫体内散发出的引起昆虫产生行为变化的化学物质,是在昆虫间起通讯作用的一种化合物[5]。昆虫性诱剂具有高效、无毒、灵敏度高、选择性强、不伤害天敌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在果蔬及水稻等农作物上均有应用报道[6]。利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斜纹夜蛾,通过性诱剂释放性信息素来大量诱杀雄虫,干扰其正常交配活动,降低交配率和产卵量等,以达到控制种群的目的[7-11]。而应用性诱剂诱集害虫,不仅对诱芯的引诱效果有要求,且需要搭配特定的诱捕器,诱捕器的造型设计同样影响虫口的捕获量。本研究在田间应用经验的基础上,选择3种不同材料的集虫装置,探究其对夜蛾类诱捕器诱捕效果的影响,筛选出最佳集虫装置,为诱捕器的改进奠定基础,为夜蛾类的绿色防治提供研究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北京二商中鹤农场试验作物为定植期甘蓝;泉州市安惠县坤德农场试验作物为地瓜;瓶型集虫装置、塑料袋型集虫装置和网袋型集虫装置均为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斜纹夜蛾性信息素PVC诱芯为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夜蛾类诱捕器为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1.2 方法

试验在北京市通州区大德路西的北京二商中鹤农场(面积约0.67 hm2)和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坤德农场(面积约1 hm2)进行。试验时间为2020年8月5日至10月19日。诱捕器采用夜蛾类诱捕器,诱芯为斜纹夜蛾性信息素PVC诱芯,集虫装置分为网袋型、塑料袋型和瓶型3种,每个诱捕器配置1枚诱芯和1个集虫装置,每种集虫装置作为1个处理,每处理重复5次,共15个处理,诱捕器田间分布采取随机区组法。诱捕器放置高度为进虫孔距地面1.0~1.5 m,每套诱捕器间隔10 m左右,每隔2 d调查1次,每次调查要及时清除已经诱到的虫体。

1.3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利用SPSS 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urkey法比较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集虫装置对诱捕器诱捕效果的影响

表1显示,北京地区每个瓶型集虫装置诱捕器的日均诱捕量为31.4头,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其他2种装置;每个瓶型装置单日最高诱捕量为182.0头,诱捕效果约为塑料袋型的4.5倍,为网袋型的6.6倍;瓶型装置总诱捕量为2 196.0头,分别为塑料袋型和网袋型的4.2和4.9倍。

表1 二商中鹤农场不同集虫装置的诱捕量

表2显示,泉州地区每个塑料袋型集虫装置诱捕器的日均诱捕量为54.7头,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其他2种装置;每个塑料袋型装置单日最高诱捕量为101.7头,分别为水瓶和网袋的3.6和43.6倍;塑料袋型总诱捕量为830.0头,分别为水瓶型和网袋型的4.4和51.9倍。

表2 坤德农场不同集虫装置的诱捕量

2.2 夜蛾类数量消长动态与发生高峰

由图1可知,北京二商中鹤农场斜纹夜蛾成虫的主要为害高峰期为9月8日左右,整个试验期间均有发生,8月发生量较低,8月底诱捕量开始上升,直至9月上旬达到最高峰,随后发生量开始逐渐下降。

图1 3种集虫装置斜纹夜蛾诱捕器的日均诱捕量变化

泉州坤德农场斜纹夜蛾成虫为害期主要在10月9日左右。从整体水平看,该地区斜纹夜蛾在9月下旬发生量较低,9月底至10月初发生量开始上升,10月上中旬达到高峰,随后缓慢下降。

3 小结与讨论

性诱监测等技术在农业上已逐渐被应用,如在烟田、葡萄、甘蓝等多种作物上均有研究报道[12-14],性诱技术防治害虫成本低,无污染,可提高作物品质,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目前,国外信息素已基本实现商品化生产,田间使用取得较好防效。国内相关信息素方面虽已有研究,但还存在技术和使用等多种问题[4]。本试验通过斜纹夜蛾类诱捕器试验,研究3种集虫装置对诱捕效果的影响,筛选出效果最好的集虫类型,为斜纹夜蛾类诱捕器的改进奠定基础。

通过对瓶型、网袋型和塑料袋型3种集虫装置进行试验表明,北京地区瓶型集虫装置的诱捕效果最好,每个水瓶日均诱虫量31.4头,单日最高诱虫量182.0头,总诱虫量2 196.0头,显著高于其他2种装置;塑料袋的效果次之,网袋效果最差。泉州地区塑料袋诱捕效果最好,每个塑料袋的日均诱捕量为54.7头,单日最高诱捕量为101.7头,总诱捕量为830.0头,显著高于其他2种装置,此结果与北京二商中鹤农场的结果有差异。

诱芯、诱捕器装置、外界气候等环境条件都会影响性诱的诱捕效果。在不同试验点所使用的诱捕器和诱芯为同批次生产,且使用方法一致,因此,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外界环境因素所导致,如风力、雨水和光照等都可产生影响[9],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在部分试验中发现,在以塑料袋为集虫装置时,在其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使得塑料袋绷紧,可提高诱虫量,但在本试验中都未进行该项试验操作,故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肖留斌等[8]发现,9月上中旬为斜纹夜蛾发生为害高峰期;袁红银等[10]研究结果表明,斜纹夜蛾的盛虫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由试验可知,北京地区9月8日左右为斜纹夜蛾的最高发生期,泉州地区的为害高峰期为10月9日左右。由此推测,试验地区斜纹夜蛾的为害期主要集中在9月上中旬和10月上中旬,这一结果与肖留斌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根据斜纹夜蛾的发生期及时做好监测,重点防治,如利用性诱、防虫网和生物农药等其他防控手段进行综合防治,尽量减少大量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天敌和农业生态平衡。此外,斜纹夜蛾的发生还与外界的温度、种群基数等因素有关,关于斜纹夜蛾的有效防治还需进一步研究[11]。

猜你喜欢
网袋斜纹夜蛾
新衣软又暖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网袋埋藏和自然环境下测定森林凋落物早期分解过程的比较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骨填充网袋在治疗kummell病中的应用
清新格纹
斜纹夜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二倍体西瓜种子发芽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