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利化浊方联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Hp感染脾胃湿热证临床观察

2021-09-15 00:25魏永生
广西中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四联胃炎证候

魏永生

(遂平县人民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以腹胀、腹痛、恶心、反酸、嗳气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认为,幽门螺杆菌(Hp)是唯一可定植于人胃黏膜的细菌,可造成胃黏膜腺体损伤,为引起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根除Hp能减轻慢性炎症程度,促进患者康复[1]。西医治疗慢性胃炎伴Hp感染常以促胃动力、清除Hp为主,常用四联疗法,虽效果肯定,但存在患者依从性差、停药后易复发等缺陷[2]。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伴Hp感染可归于“胃脘痛”范畴,治疗时应遵循清热利湿、理气化浊、健脾益胃的原则[3]。本研究旨在探讨清利化浊方联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Hp感染脾胃湿热证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诊治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112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6例。研究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18~69(46.72±10.58)岁;病程1~21(3.16±0.85)年。对照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19~68(44.96±9.42)岁;病程1~20(2.97±0.7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4]中慢性胃炎的西医诊断标准,且伴Hp感染(13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值>4)。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5]辨证为脾胃湿热型,症见上腹胀满、胃脘痛、大便黏滞、反酸、口苦并结合舌脉、胃镜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③患者近1个月未采取系统治疗;④患者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②合并其他类型消化系统疾病;③合并肝、心、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④胃黏膜重度异型增生或者病理检查怀疑存在恶变;⑤对本研究应用药物过敏者。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药四联疗法:枸橼酸铋钾颗粒(广州小奇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976),每次2.0 g,每天2次,早餐与晚餐前0.5 h口服;克拉霉素胶囊(宁夏启元国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113),每次0.5 g,每天2次,早餐与晚餐后口服;阿莫西林颗粒(海南涛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0014),每次1.0 g,每天2次,早餐与晚餐后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黑龙江诺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4032),每次20 mg,每天2次,早餐与晚餐前0.5 h口服。

1.6.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利化浊方,组方:厚朴10 g,黄连10 g,半夏10 g,黄芩10 g,茵陈10 g,佩兰10 g,枳壳10 g,陈皮12 g,白豆蔻10 g,防风15 g,茯苓20 g,薄荷12 g。随症加减:呃逆明显者加代赭石15 g,反酸明显者加海螵蛸10 g,胃脘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10 g。中药每日1剂,加水400 ml,先浸泡1 h,而后煎0.5 h,取药汁200 ml;二煎再加水400 ml,煎取药汁200 ml,将两次煎液混合,分装两袋早晚温服。

两组疗程均为2周。

1.7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1.7.1 中医证候积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对患者上腹胀满、胃脘痛、大便黏滞、反酸、口苦等症状按严重程度无、轻、中、重分别记0、1、2、3分,各项评分累加为最终得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1.7.2 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及胃泌素17(G-17)水平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样5 ml,以离心机高速离心10 min(转速3 000 r/min),提取血清,-20℃冰箱中冻存待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GⅡ、PGⅠ、G-17水平。试剂盒购于上海歌凡生物有限公司,操作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执行。

1.7.3 Hp根除率 治疗1个月后应用YH08型13C红外光谱仪(安徽养和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计算Hp根除率。

1.7.4 复发情况 治疗后以电话或门诊复查等方式随访6个月,统计Hp复发情况。

1.8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5]拟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与炎症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0%;显效:临床症状与炎症显著减轻,中医证候积分降低60%~89%;有效:临床症状与炎症有所减轻,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25%~59%;无效:临床症状与炎症未见减轻,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25%。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9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描述,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取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6%,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研究组对照组n 56 56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上腹胀满1.82±0.49 0.51±0.14①②1.68±0.43 0.64±0.18①胃脘痛1.95±0.42 0.43±0.16①②1.81±0.39 0.86±0.23①大便黏滞1.87±0.73 0.36±0.12①②1.65±0.67 0.89±0.20①反酸1.49±0.48 0.29±0.11①②1.35±0.43 0.97±0.24①口苦2.29±0.65 0.51±0.19①②2.06±0.72 0.74±0.26①

2.3 两组治疗前后PGⅡ、PGⅠ、G-17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PGⅡ、PGⅠ、G-17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GⅡ、PGⅠ、G-17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GⅡ、PGⅠ、G-17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GⅡ、PGⅠ、G-17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研究组对照组n 56 56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PGⅡ(ng/L)15.59±2.41 27.49±3.36①②16.08±2.17 21.72±2.84①PGⅠ(ng/L)75.03±9.07 124.68±15.73①②76.94±8.65 101.85±13.04①G-17(pg/ml)301.07±35.64 379.48±51.96①②306.64±33.82 346.25±42.07①

2.4 两组Hp根除率、复发率比较 经治疗,研究组Hp根除46例,Hp根除率为82.14%(46/56);对照组Hp根除36例,Hp根除率为64.29%(36/56),组间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53,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研究组、对照组各有1例病例脱落,研究组Hp复发2例,复发率为3.77%(2/53)(统计复发率时已排除无效与脱落患者);对照组Hp复发8例,复发率为18.18%(8/44);组间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P<0.05)。

3 讨 论

慢性胃炎伴Hp感染临床较为常见,本病发生可能与水源、职业、生活质量等有关。西医治疗慢性胃炎伴Hp感染多采取四联疗法。四联疗法中的枸橼酸铋钾为胃黏膜保护剂,可在胃酸条件下生成弥散性保护层,抑制胃酸、食物、酶对胃黏膜的破坏,且能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促进黏蛋白分泌与黏膜释放前列腺素E2,并杀灭Hp,促进胃炎康复;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能抑制胃蛋白酶与胃酸分泌;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为抗生素,可抑制Hp活性,进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7]。但笔者发现,随四联疗法的广泛应用,其根除Hp感染的效果逐渐降低,且停药后易复发。

慢性胃炎伴Hp感染属中医“胃脘痛”“痞证”等范畴,脾胃湿热型为该病临床常见证型,主要病机为湿热之邪侵入机体,引起脾胃损耗、升降失常,清浊相干,致使气机不利,临床治疗时应以健脾益胃、清热利湿、理气化浊为基本法则[8]。白海燕等[9]研究报道,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辅助应用化浊解毒方治疗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效果。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疗效、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相互支持。表明应用清利化浊方辅助治疗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与Hp根除率,减少疾病复发。清利化浊方中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解毒,为君药;厚朴、半夏、茯苓理气化痰,且茯苓可健脾,三者共为臣药;茵陈、佩兰、白豆蔻芳香化浊,枳壳、陈皮理气化痰,均为佐药;防风、薄荷除湿止痛、清胃热。诸药联合,共奏健脾益胃、清热利湿、理气化浊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连可起到抗病原菌微生物、解毒、抗血小板聚集、抗炎等作用[10];黄芩含有黄芩苷、黄芩酮、黄芩素等成分,可抗菌、抗炎、抗变态反应、抗血小板聚集、调节机体免疫功能[11];半夏可抗菌、抗炎、镇静、抗凝,且能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黏膜,加速胃黏膜修复[12];茯苓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并可抑制胃酸分泌[13],诸药作用最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此外,PGⅡ、PGⅠ、G-17在慢性胃炎伴Hp感染发生、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PGⅡ、PGⅠ属胃蛋白酶原,能反映胃黏膜形态与功能,G-17为胃肠激素,可促进胃分泌,加速肠道黏膜生长,在调节消化道功能与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方面作用重大,故测定三者水平可为疾病病情与治疗效果评价提供一定依据[14]。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后血清PGⅡ、PGⅠ、G-17水平高于对照组,表明应用清利化浊方辅助治疗可提高PGⅡ、PGⅠ、G-17表达。分析其原因与清利化浊方方中黄连、黄芩、半夏、茯苓、防风等药物具有抗菌、抗炎、调节免疫、减轻机体炎症、促进胃黏膜修复等作用有关。

综上,应用清利化浊方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PGⅡ、PGⅠ、G-17水平,提升疗效与Hp根除率,减少疾病复发。

猜你喜欢
四联胃炎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左肺动脉狭窄的处理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四联工作法”走活老促会这盘棋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