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细妹
(东莞市高埗医院,广东 东莞 528270)
当前临床对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尚无明确根治方案,多通过药物及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等方式控制或延缓疾病的持续发展[1]。当前CHD的常用治疗药物为阿司匹林、波立维、泰嘉、培达、欣维宁等抗血小板药物,起到避免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的作用[2]。但上述药物多存在一定的药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胃肠道反应,对于中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不高,且受身体机能退化影响,本身存在的慢性疾病等,再加上药副反应,会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3]。当前临床对于CHD患者的临床干预多侧重于用药指导和健康生活指导,缺乏对患者个体进行针对性干预,对患者的药副反应缺乏防控干预,再加上CHD患者多为门诊患者,对其的健康教育时间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会随着病程而逐渐降低,甚至出现擅自停药等不良事件发生[4]。因此,加强患者的临床干预,最大程度避免患者的药副反应,并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保障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提高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就CHD患者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进行临床药师干预对提高疗效和用药依从性的作用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电脑系统随机抽选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内收治的100例CHD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以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的临床干预差异分为常规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40~80岁之间,平均61.32±12.01岁;CHD病程4~8年,平均(6.98±1.25)年。药师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40~80岁之间,平均60.99±12.15岁;CHD病程4~8年,平均(6.87±1.17)年。所选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符合CHD临床诊断标准[5];所有患者及直系亲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存在恶性肿瘤、器官衰竭及免系统疾病患者;排除既往病史资料不全患者;排除存在语言障碍、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2.1 常规组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干预,即患者就诊时,根据患者的用药方案,告知药物的使用剂量及规律,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
1.2.2 药师组
对药师组患者在常规临床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实施临床药物干预,具体干预措施为:①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患者就诊时临床药师应配合患者的主治医师,建立患者病例档案,掌握患者个人资料(如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紧急联系人等),并建立CHD病友群,邀请患者直系亲属进群,不定期在群内发布CHD日常注意事项及科学饮食和运动对控制病情的好处等。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患者家属展开详细的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对患者病情的重视和认知,并教会家属使用血压计,叮嘱家属每日早晚测量患者血压并记录在册;②调整用药方案:在患者定期复诊时,临床药师应主动询问患者及家属用药后的情况,如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出现何种不良反应、每日血压及心率指标等临床药师根据患者上述情况酌情调整用药方案或剂量,最大程度降低或缓解药副反应;③定期随访:对无法定期复诊的患者,临床药师应联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家属患者无法复诊原因,并询问当前用药情况等,并根据患者描述,评估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对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叮嘱家属带领患者到院进行详细复诊。
(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定标准:以《临床疾病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6]的临床标准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其中显效:经干预,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趋近正常,无不良反应发生;有效:经干预,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较前下降50%,有轻微肠胃道反应;无效:患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或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用药依从性评分评定标准:以MMAS-8(用药依从性评价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用药依从性,此量表包括8个项目,量表满分为8分,评分与依从性呈正比。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药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48/50),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42/50),药师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用药依从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药师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用药依从性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用药依从性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常规组 50 4.16±1.12 6.26±1.46 8.707 0.000药师组 50 4.04±1.43 7.13±0.51 14.392 0.000 t - 0.467 3.978 - -P - 0.641 0.000 - -
CHD的主要病因尚未明确,吸烟、饮酒、遗传、身体机能退化等均可引起CHD[7]。且CHD患者多存在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甚至堵塞,造成心脏供血不足,严重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和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CH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若病情控制不佳,长期处于高糖、高脂及高血压状态下,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CHD高发于中老年患者,此年龄段患者,记忆力功能减退,且思想固执,再加上门诊就诊时间短,患者难以通过短时间的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形成遵医行为,导致患者在家期间,常因药副反应或忘记吃药等因素,尤其是受药副反应影响,患者可能出现听信偏方、随意更改药量、用药时间或擅自停药等,导致病情控制不佳,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等不良现象[8]。再加上CHD患者多需终生用药,漫长的治疗周期也可导致患者逐渐降低治疗依从性。而药物的正确和持续使用是控制CHD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9]。
因此,加强患者的临床干预,在对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的同时,结合临床药师对患者家属进行临床干预,提高家属对CHD的正确认知,促使家属成为患者院外的用药监督和健康饮食生活的管理者,可最大程度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保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便起到理想的病情控制效果[10]。临床药师对于药物的代谢、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时辰药理及药剂学等了解较高,参与到CHD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和用药指导,专业的药学指导可最大程度缓解或消除患者的药副反应,并以此增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主动性,促使患者合理用药、规范用药及遵医用药,进一步加强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CHD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增加临床药师干预,通过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调整患者的用药方案及定期随访等临床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用药依从性评分,其治疗有效率及用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常规临床干预的患者。由此可见,在CHD患者的临床干预中,联合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干预,具有积极应用价值。在崔健[11]及潘姝[12]等的研究中也表明,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能够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为如何制定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CHD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依从性,起到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应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