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和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中国实践

2021-09-15 11:47高晓雨
互联网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要素协同制造业

□ 文 高晓雨

0 引言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带动数字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特别是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蓬勃发展,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企业形态的系统变革。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产业链金融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衍生的新兴业态加速发展,不断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促进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水平迈进。数字化转型正在深刻改变经济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式,重塑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如何抓住数字化转型这个历史发展机遇,深刻把握新时代的“时”与“势”,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产业革命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关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而不仅仅是技术革命本身。从历次产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出现颠覆式的新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爆发的起源,但只有在技术、资本、人才、应用、市场、政策等诸多要素协调作用下,产业体系才会不断解耦、融合和重构,才能深刻改变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和价值体系,最终触发产业革命,才可为经济社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产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与纺织业的融合推动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向现代工业模式转型。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实现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分工,推动工业向流水线生产方式转型。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微电子等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使得工业向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模式转型,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呈群体爆发式发展,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引发新一轮数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正在并必将全面推动传统产业体系加速实现系统性创新和重构。

2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要素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要素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融入到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中,实现生产要素价值提升、资源优化以及对生产要素产生替代效应,为企业(组织)创造新的价值。

数据要素的价值不是数据本身,而是与基于商业实践的算法、模型聚合在一起,通过数据应用以如下三种方式创造价值:一是价值链拓展,通过数据要素赋能与跨域数据综合利用,提升传统单一要素的生产效率和价值创造渠道,例如对于农机制造商,基于农机联网,实现不同农机作业数据的融合,构建智慧农机系统,将提升机械本身的价值。如果能够将农机数据与气象、种子等外部数据资源有效融合,构建起精益农业服务,将大大扩展农业工程机械本身的商业价值外延与社会效益;二是资源优化,提升传统生产要素之间资源配置的效率,例如采用智能优化调度,面向复杂的计划编排和调度任务,在大量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以最优化为目标,动态地、合理地进行优化安排,提高生产效率;三是投入替代,替代传统要素的投入和功能,通过投入要素优化激活传统要素,改变产品及商业模型,实现传统生产要素的降低,例如通过智能能源监控与管理,可及时发现能源消耗异常,定位潜在的节能点,提升企业精细化能源管理水平,减少产品能耗,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企业绿色生产。

3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形成的典型模式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主体,是数字化转型的主场。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向传统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渗透,打破了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企业形态,重新定义了制造业的组织运行机制和价值创造方式,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型模式加速涌现。典型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包括: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

3.1 数字化管理

当前,数据逐渐取代资本成为资源汇聚和精准配置的主导要素。高效挖掘和正确利用海量数据已成为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这要求打破企业内部与企业间“数据孤岛”,构建数据驱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最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发展数字化管理,重点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打通核心数据链,重塑企业的战略决策、组织管理、运营管理、市场服务等活动,构建数据驱动的高效运营管理模式,关键要点包括:打通企业核心数据链条,建设适应数字化转型要求的业务流程体系,构建面向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组织结构,并开展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

2020年,中国制造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2.1%,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3.0%,实现在研发设计、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人力、办公七大环节全面数字化工具普及应用覆盖的制造企业比例达到49.3%,接近半数。

3.2 平台化设计

平台化设计是指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高水平高效率的轻量化设计、并行设计、敏捷设计、交互设计和基于模型的设计,变革传统设计方式,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发展平台化设计,重点是在云端构建产品研发的统一协同工作环境,发展平台化、虚拟化仿真设计工具,实现无实物样机生产,推动设计和工艺、制造、运维一体化,关键要点包括:搭建规范化的协同设计平台,发展平台化仿真设计工具,推动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化设计能够解决的痛点问题包括:一是复杂产品各设计环节一致性较差。二是产品研发设计成本高、周期长。三是设计与制造存在沟壑。

3.3 网络化协同

当前,伴随着产品分工日益细化,产品复杂程度日趋提升,技术集成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依靠单个企业、单个部门难以也无法覆盖企业的创新和生产活动。网络化协同正在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方向,加快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在线汇聚和精准对接,推动生产方式由线性链式向网络协同转变。发展网络化协同,重点是推动企业共享客户、订单、设计、生产、经营等各类资源,实现网络化的协同设计、协同生产、协同服务,促进协同资源共享、业务优化和产能高效配置,关键要点包括:开展协同设计、协同生产、以及协同服务。2020年,中国实现网络化协同的企业比例达到37.9%,近五年年均增长达到2.0个百分点。目前,网络化协同在航空、船舶等行业加速普及。

3.4 智能化制造

智能化制造是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加速创新应用,使得材料、设备、产品以及用户之间可以在线连接和实时交互,实现机器代替人生产,智能化代表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发展智能化制造,重点是推动生产管理与生产制造的全面自感知、自优化、自决策、自执行,实现生产设备、产线、车间以及工厂的智能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关键要点包括:开展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改造,强化生产运行过程的可视化监测和自动化控制,深化人工智能在生产制造环节的融合应用。

2020年,中国智能化制造就绪的企业比例达到9.7%。近年来我国一批具备智能制造基础和经验的企业逐步涌现。

3.5 个性化定制

当前,居民消费需求正日益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方式遇到严重挑战,少品种大批量、多品种小批量和“小作坊式”单件定制等模式逐渐成为市场热点。发展个性化定制,重点是在需求分析、敏捷开发、柔性生产、精准交互等能力建设上下功夫,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全生命周期之中,关键要点包括:精准获取个性化需求,开展个性化研发设计,开展定制化、柔性化生产,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2020年,中国开展个性化定制企业比例达到9.7%,近五年来保持年均1.1个百分点的增幅。

3.6 服务化延伸

目前,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不断融入能够带来商业价值的增值服务,推动原有制造业务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发展服务化延伸,重点是开展设备健康管理、产品远程运营维护、设备融资租赁、共享制造、供应链金融等新型服务,关键要点包括:聚焦产品效能提升开展服务,聚焦产业链条增值开展服务,聚焦行业解决方案提供服务。2020年,中国开展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比例达到27.9%。

4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衍生的新兴业态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实体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价值机理发生了系统性转变,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一批新兴业态加速涌现,促进了我国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衍生的新兴业态主要包括: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产业链金融等。

4.1 平台经济

平台经济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由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网络协同的经济活动单元所构成的新经济系统,是基于数字平台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称。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平台经济”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成为平台经济最活跃的新业态。如果说,消费互联网平台连接广大终端消费者和经营者,实现“人与人”的互联,形成促进供需双方有效对接的双边市场。如今,借助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带动人、机、物互联,推动制造业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快速转变,产能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去年疫情初期,面对口罩、消毒用品、医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短缺问题,制造业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柔性生产与产业链协同功能,快速扩大产能、对接原材料,实现跨界转产防疫物资,保障了防疫物资的供给。

4.2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使用权分享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共享经济是信息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是整合各类分散资源、准确发现多样化需求、实现供需双方快速匹配的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是信息社会发展趋势下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崇尚最佳体验新的消费观和发展观。

共享制造是共享经济的创新模式在制造业的应用。比如,很多小企业买不起大企业的高价值生产设备,在设备空闲时,大企业将这些设备开放给小企业使用,就是一种制造能力的共享。此外,还有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也在共享制造的范畴内。

4.3 零工经济

零工经济是通过技术开源、“双创”孵化、服务众包等服务,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通过平台的信息分发和资源共享,制造企业可以发布弹性化和远程化的用人需求,拥有专业能力的人才主体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灵活为需求企业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零工经济有利于企业汇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应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创新服务对接,通过外部链接打破创新边界束缚,加快产业链和价值链重塑。

4.4 产业链金融

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是产业链金融。很多产业链平台企业拥有赋能金融的能力,构建自金融体系也成为趋势。产业链平台往往通过连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节点企业)、交易平台(要素市场)、第三方专业化平台、金融机构等商业行为、管理行为和教育行为,整合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商流,并借助新兴技术集群,将财务管理、财资经营、金融服务嵌入平台客户的日常经营交易全过程,实现与企业经营信息、交易信息、结算资金、资产、产业链金融等的整合与交互。

5 结束语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与特征主要包括以数据为核心的资源要素变革、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牵引的生产方式重构、以平台赋能为导向的业务模式创新、以及网络化动态组织为特征的企业形态转型。

一是IT与OT融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过IT技术融合应用带动OT技术升级。

二是资源要素变革,数据资源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数据要素驱动传统要素升级。

三是生产方式重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方面生产过程自主优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源智能组织。

四是企业形态转型,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组织形态不断向扁平化、流程化、柔性化、网络化和分权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要素协同制造业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